一种自动调色配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931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调色配墨系统,包括配墨组件和多个吸墨组件,吸墨组件包括吸墨机架、原墨桶、吸墨器和吸墨管,吸墨器的进墨端设于原墨桶内,配墨组件包括配墨机架、控制终端、配墨器、配墨桶和推动气缸,配墨器包括壳体和固定于壳体上的多个进墨口及配墨喷头,进墨口与吸墨管末端连接,进墨口与配墨喷头对应连接,配墨机架的中部固定设有横梁,配墨器的壳体套设于横梁上,推动气缸的推动杆与配墨器的壳体固定连接,带动配墨器沿横梁水平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将原墨桶中的原墨按配方比例吸取到配墨桶中,使成品配方油墨出品稳定,自动调配的方式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调配精度,降低物料损耗。降低物料损耗。降低物料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色配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调色配墨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调色配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印刷包装这个行业针对印刷颜色要求高,颜色色相需统一标准,目前在生产制造业内采用人工进行油墨调配,面对不同的油墨供应商,手动调配带来的数据未能及时进行跟踪,每一位操作人员的调配方式不同,从而导致在成品配方油墨质量不稳定,色差较大,并且存在大量回收油墨,相关的成本增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人工配墨增加配墨记录,增加成品配方研发,提高回收油墨的利用率,从而降低对在手工调配过程中发生的油墨浪费,这种方式进一步提高了人工成本,并且成品配方油墨质量不稳定、色差较大、存在回收油墨的问题依旧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配墨成本提高油墨质量的自动调色配墨系统。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自动调色配墨系统,包括配墨组件和多个吸墨组件,所述的吸墨组件包括吸墨机架、原墨桶、吸墨器和吸墨管,所述的吸墨器与吸墨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的原墨桶设于吸墨器下方,所述的吸墨器的进墨端设于原墨桶内,所述的吸墨管的起始端连接吸墨器的出墨端,所述的吸墨管的末端连接配墨组件的进墨口,所述的配墨组件包括配墨机架、控制终端、配墨器、配墨桶和推动气缸,所述的推动气缸与控制终端连接,所述的配墨器包括壳体和固定于壳体上的多个进墨口及配墨喷头,所述的进墨口与吸墨管的末端连接,所述的进墨口与配墨喷头对应连接,多个所述的配墨喷头平行向下设置,所述的配墨机架的中部固定设有横梁,所述的配墨器的壳体活动套设于横梁上,所述的推动气缸固定于横梁的端部,所述的推动气缸的推动杆与配墨器的壳体固定连接,带动配墨器沿横梁水平移动,所述的配墨桶设于配墨器下方。
[0006]优选地,所述的吸墨器包括吸墨泵、吸墨头和带动吸墨头上下移动的竖直气缸,所述的吸墨泵与竖直气缸分别与控制终端连接,所述的竖直气缸的推动杆的底部与吸墨头固定连接,所述的吸墨泵的进墨端与吸墨头连通,所述的吸墨泵的出墨端与吸墨管连通。
[0007]优选地,所述的吸墨器上设有感应进墨桶内液位高度的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的第一液位传感器与控制终端电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的配墨机架上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的第二液位传感器设于配墨桶上方,所述的第二液位传感器与控制终端电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的配墨组件还包括电子秤,所述的电子秤设于喷墨器下方,所述的配墨桶设于电子秤上,所述的电子秤与控制终端电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的配墨系统还包括用于将配墨桶内墨水混匀的油墨震荡机,所述的
油墨震荡机与控制终端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的原墨桶和配墨桶均包括墨桶本体和盛墨袋,所述的盛墨袋的形状与墨桶本体相适配,并且所述的盛墨袋的深度大于墨桶本体的深度。
[0012]优选地,所述的配墨组件还包括人机交互显示器,所述的人机交互显示器固定设于配墨机架上,所述的人机交互显示器与控制终端电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液位传感器为光电液位传感器。
[0014]优选地,所述的第二液位传感器为光电液位传感器。
[0015]本技术使用时,首先通过控制终端选择要调配的墨水颜色及其配方,然后各吸墨组件根据配方吸取原墨桶内的原墨,原墨通过配墨器进入配墨桶,同时电子秤实时获取配墨桶内的重量,控制终端根据配墨桶重量控制不同原墨的比例,完成原墨的添加后,将配墨桶置于油墨震荡机上混匀完成配墨。吸墨组件吸取原墨时,推动气缸调节对应配墨喷头的位置,保证墨水进入配墨桶。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7](1)本技术能够自动将原墨桶中的原墨按配方比例吸取到配墨桶中,使成品配方油墨出品稳定,自动调配的方式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0018](2)本技术通过电子秤配合控制终端向配墨桶中加原墨,提高调配精度,提高成品配方油墨的产品质量;
[0019](3)本技术利用推动气缸带动配墨器移动,当配墨器上配墨喷头排布宽度大于配墨桶直径时,使原墨准确加入到配墨桶中,防止物料的浪费,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配墨组件及一个吸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吸墨组件,2、配墨组件,3、吸墨器,4、原墨桶,5、推动气缸,6、配墨桶,7、控制终端,8、电子秤,9、第二液位传感器,10、油墨震荡机,11、竖直气缸,12、吸墨管,13、人机交互显示器,14、第一液位传感器,15、横梁,16、配墨喷头,17、吸墨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注意,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实质上的例示,本技术并不意在对其适用物或其用途进行限定,且本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
[0025]一种自动调色配墨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配墨组件2和多个吸墨组件1,吸墨组件1将原墨从原墨桶4中吸取至配墨组件2的配墨桶中。配墨系统还包括用于将配墨桶6内墨水混匀的油墨震荡机10,油墨震荡机10与控制终端7连接。
[0026]如图1所示,具体地,吸墨组件1包括吸墨机架、原墨桶4、吸墨器3和吸墨管12,吸墨器3与吸墨机架固定连接,原墨桶4设于吸墨器3下方,吸墨器3的进墨端设于原墨桶4内,吸墨管12的起始端连接吸墨器3的出墨端,吸墨管12的末端连接配墨组件2的进墨口。
[0027]进一步地,吸墨器3包括吸墨泵17、吸墨头和带动吸墨头上下移动的竖直气缸11,
竖直气缸11的推动杆的底部与吸墨头固定连接,吸墨泵17的进墨端与吸墨头连通,吸墨泵17的出墨端与吸墨管连通。所述吸墨器3的上设有感应进墨桶内液位高度的第一液位传感器14,第一液位传感器14与控制终端7电连接。
[0028]配墨组件2包括配墨机架、控制终端7、电子秤8、配墨器、配墨桶6和推动气缸5,配墨器包括壳体和固定于壳体上的多个进墨口及配墨喷头16,进墨口与吸墨管12的末端连接,进墨口与配墨喷头16对应连接,多个配墨喷头16平行向下设置,配墨机架的中部固定设有横梁15,配墨器的壳体活动套设于横梁15上,推动气缸5固定于横梁15的端部,推动气缸5的推动杆与配墨器的壳体固定连接,带动配墨器沿横梁15水平移动,配墨桶6设于配墨器下方,电子秤8设于喷墨器下方,配墨桶6设于电子秤8上,电子秤8与控制终端7电连接。配墨机架上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9,第二液位传感器9设于配墨桶6上方,第二液位传感器9与控制终端7电连接。
[0029]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便于人员操作使用,配墨组件2还包括人机交互显示器13,人机交互显示器13固定设于配墨机架上,人机交互显示器13与控制终端7电连接。
[0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色配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墨组件(2)和多个吸墨组件(1),所述的吸墨组件(1)包括吸墨机架、原墨桶(4)、吸墨器(3)和吸墨管(12),所述的吸墨器(3)与吸墨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的原墨桶(4)设于吸墨器(3)下方,所述的吸墨器(3)的进墨端设于原墨桶(4)内,所述的吸墨管(12)的起始端连接吸墨器(3)的出墨端,所述的吸墨管(12)的末端连接配墨组件(2)的进墨口,所述的配墨组件(2)包括配墨机架、控制终端(7)、配墨器、配墨桶(6)和推动气缸(5),所述的推动气缸(5)与控制终端(7)连接,所述的配墨器包括壳体和固定于壳体上的多个进墨口及配墨喷头(16),所述的进墨口与吸墨管(12)的末端连接,所述的进墨口与配墨喷头(16)对应连接,多个所述的配墨喷头(16)平行向下设置,所述的配墨机架的中部固定设有横梁(15),所述的配墨器的壳体活动套设于横梁(15)上,所述的推动气缸(5)固定于横梁(15)的端部,所述的推动气缸(5)的推动杆与配墨器的壳体固定连接,带动配墨器沿横梁(15)水平移动,所述的配墨桶(6)设于配墨器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色配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墨器(3)包括吸墨泵(17)、吸墨头和带动吸墨头上下移动的竖直气缸(11),所述的吸墨泵(17)与竖直气缸(11)分别与控制终端(7)连接,所述的竖直气缸(11)的推动杆的底部与吸墨头固定连接,所述的吸墨泵(17)的进墨端与吸墨头连通,所述的吸墨泵(17)的出墨端与吸墨管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色配墨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峰陈义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洲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