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生态厕所的污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9290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循环水生态厕所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提升步骤、杀菌步骤、降解毒性、再次降解、污水沉淀和污水净化步骤,该处理设施占地小,对地下空间占用少安装形式多样,地埋式安装、半地下安装、地上室外安装均可,日常运行和维护费用低,处理装置的耗电少,酵素投加量少,机电设施寿命长,基本上达到免维护状态。结合光伏发电可以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无二次污染,不产生剩余污泥,不对外排放污染物,不造成二次污染处理设施的峰值供水能力强,适应高峰期大量冲洗水的需要,不需要配套供水、排水管线,节约投资,运行安全,管理方便,可以达到无人值守要求。可以达到无人值守要求。可以达到无人值守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水生态厕所的污水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水生态厕所的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厕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每天接纳、蓄集并排除人类日常生理活动中排泄的绝大部分污染物,这些粪污排入城市下水道后变成了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也是城市污水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的排泄物通过“厕所-城市下水道

这一途径而输送到污水处理厂或下游水体,这一过程在城市基础设施健全的区域,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在下水道不完善或根本无法完成厕所收集的粪污的二次输送的区域,人类自身的粪污所带来的污染,往往是惊人的,例如在城乡接合部、新建的房地产社区、郊区县的乡村、郊区旅游景点临时会馆等场所,粪污污染较为严重,粪污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当地群众和管理部门的重视,寻找这些粪污的出路成为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在下水道不完善或根本无法完成厕所收集的粪污的二次输送的区域,粪污较为严重等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循环水生态厕所的污水处理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循环水生态厕所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提升步骤,用循环水将厕所内的排泄物冲洗至化粪池的内部,然后将化粪池内的污水提升运输至第一生化池的内部。
[0005]S2、除臭降解氨气、硫化氢步骤,在第一生化池的内部加入由枯草杆菌、绿脓杆菌组成的复合菌,枯草杆菌和绿脓杆菌的配比为1∶1,枯草杆菌和绿脓杆菌组成的复合菌投入量为50-100mg/L,并通过第一生化池内部安装的曝气机进行供氧曝气,将污水中的溶解氧提高到3-11mg/L,曝气时间为3-5天。
[0006]S3、降解毒性,将第一生化池内的污水输送至第二生化池的内部,并在第二生化池的内部添加由假单胞菌、节杆菌、放线菌和真菌组成的复合菌,假单胞菌、节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配比为1∶2∶1∶1,假单胞菌、节杆菌、放线菌和真菌组成的复合菌投入量为20-100mg/L,并通过第二生化池内部安装的曝气机进行供氧曝气,将污水中的溶解氧提高到3-11mg/L,曝气时间为1-3天。
[0007]S4、再次降解,将第二生化池内的污水输送至第三生化池内,并重复降解毒性步骤,然后将第三生化池内的污水输送至第四生化池内,并重复降解毒性步骤。
[0008]S5、污水沉淀,将第四生化池内的液体输送至沉淀池的内部,向沉淀池内添加由芽孢杆菌、产气杆菌、产碱杆菌、黄杆杆菌组成的复合菌,芽孢杆菌、产气杆菌、产碱杆菌、黄杆杆菌的配比为1∶2∶2∶1,芽孢杆菌、产气杆菌、产碱杆菌、黄杆杆菌组成的复合菌的添加量为
30-70mg/L,沉淀时间为1-3天。
[0009]S6、污水净化,将沉淀池内的液体经由生物净化系统后,将水质合格的净水输送至集水回收箱内进行收集供厕所冲洗使用。
[0010]优选的,所述集水回收箱内的净水可用于绿化灌溉或就地排放。。
[001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循环水生态厕所的污水处理方法,有益效果在于:该处理设施占地小,对地下空间占用少安装形式多样,地埋式安装、半地下安装、地上室外安装均可,日常运行和维护费用低,处理装置的耗电少,酵素投加量少,机电设施寿命长,基本上达到免维护状态。结合光伏发电可以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无二次污染,不产生剩余污泥,不对外排放污染物,不造成二次污染处理设施的峰值供水能力强,适应高峰期大量冲洗水的需要,不需要配套供水、排水管线,节约投资,运行安全,管理方便,可以达到无人值守要求,从而解决在城市大型管网覆盖欠缺地区的粪污处理问题,对于临时人员集中地和城近郊区独立住宅粪污的集纳与处理有较好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循环水生态厕所的污水处理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4]实施例一参照图1,一种循环水生态厕所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提升步骤,用循环水将厕所内的排泄物冲洗至化粪池的内部,然后将化粪池内的污水提升运输至第一生化池的内部。
[0015]S2、除臭降解氨气、硫化氢步骤,在第一生化池的内部加入由枯草杆菌、绿脓杆菌组成的复合菌,枯草杆菌和绿脓杆菌的配比为1∶1,枯草杆菌和绿脓杆菌组成的复合菌投入量为50mg/L,并通过第一生化池内部安装的曝气机进行供氧曝气,将污水中的溶解氧提高到3mg/L,曝气时间为3天。
[0016]S3、降解毒性,将第一生化池内的污水输送至第二生化池的内部,并在第二生化池的内部添加由假单胞菌、节杆菌、放线菌和真菌组成的复合菌,假单胞菌、节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配比为1∶2∶1∶1,假单胞菌、节杆菌、放线菌和真菌组成的复合菌投入量为20mg/L,并通过第二生化池内部安装的曝气机进行供氧曝气,将污水中的溶解氧提高到3mg/L,曝气时间为1天。
[0017]S4、再次降解,将第二生化池内的污水输送至第三生化池内,并重复降解毒性步骤,然后将第三生化池内的污水输送至第四生化池内,并重复降解毒性步骤。
[0018]S5、污水沉淀,将第四生化池内的液体输送至沉淀池的内部,向沉淀池内添加由芽孢杆菌、产气杆菌、产碱杆菌、黄杆杆菌组成的复合菌,芽孢杆菌、产气杆菌、产碱杆菌、黄杆杆菌的配比为1∶2∶2∶1,芽孢杆菌、产气杆菌、产碱杆菌、黄杆杆菌组成的复合菌的添加量为30mg/L,沉淀时间为1天。
[0019]S6、污水净化,将沉淀池内的液体经由生物净化系统后,将水质合格的净水输送至
集水回收箱内进行收集供厕所冲洗使用。
[0020]所述集水回收箱内的净水可用于绿化灌溉或就地排放。
[0021]实施例二参照图1,一种循环水生态厕所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提升步骤,用循环水将厕所内的排泄物冲洗至化粪池的内部,然后将化粪池内的污水提升运输至第一生化池的内部。
[0022]S2、除臭降解氨气、硫化氢步骤,在第一生化池的内部加入由枯草杆菌、绿脓杆菌组成的复合菌,枯草杆菌和绿脓杆菌的配比为1∶1,枯草杆菌和绿脓杆菌组成的复合菌投入量为75mg/L,并通过第一生化池内部安装的曝气机进行供氧曝气,将污水中的溶解氧提高到5mg/L,曝气时间为4天。
[0023]S3、降解毒性,将第一生化池内的污水输送至第二生化池的内部,并在第二生化池的内部添加由假单胞菌、节杆菌、放线菌和真菌组成的复合菌,假单胞菌、节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配比为1∶2∶1∶1,假单胞菌、节杆菌、放线菌和真菌组成的复合菌投入量为60mg/L,并通过第二生化池内部安装的曝气机进行供氧曝气,将污水中的溶解氧提高到5mg/L,曝气时间为2天。
[0024]S4、再次降解,将第二生化池内的污水输送至第三生化池内,并重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水生态厕所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提升步骤,用循环水将厕所内的排泄物冲洗至化粪池的内部,然后将化粪池内的污水提升运输至第一生化池的内部;S2、除臭降解氨气、硫化氢步骤,在第一生化池的内部加入由枯草杆菌、绿脓杆菌组成的复合菌,枯草杆菌和绿脓杆菌的配比为1∶1,枯草杆菌和绿脓杆菌组成的复合菌投入量为50-100mg/L,并通过第一生化池内部安装的曝气机进行供氧曝气,将污水中的溶解氧提高到3-11mg/L,曝气时间为3-5天;S3、降解毒性,将第一生化池内的污水输送至第二生化池的内部,并在第二生化池的内部添加由假单胞菌、节杆菌、放线菌和真菌组成的复合菌,假单胞菌、节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配比为1∶2∶1∶1,假单胞菌、节杆菌、放线菌和真菌组成的复合菌投入量为20-100mg/L,并通过第二生化池内部安装的曝气机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济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