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摄影测量、RQD和最佳阈值的RQD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925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10
一种基于摄影测量、RQD和最佳阈值的RQ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摄影测量、RQD和最佳阈值的RQD
t
各向异性求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摄影测量、RQD和最佳阈值的RQD
t
各向异性求解方法,特别的是本专利技术基于摄影测量、模糊等价聚类、RQD指标、裂隙网络模型和广义RQD理论,反演计算出RQD
t
最佳阈值t的范围和最佳阈值t值,给出了RQD
t
各向异性的求解方法,提供了一种基于摄影测量、RQD和最佳阈值的RQD
t
各向异性求解方法,属于RQD
t
各向异性求解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在自然界中,各向异性无处不在。岩体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各向异性,其性质随观察角度和测量方向的变化而变化。岩体各向异性变化的起源可归结于地质起源,如沉积岩中独特的层理、玄武岩中独具的天然孔洞、片麻岩中的片麻状构造和板岩中的劈理,以及贯穿这些岩体的断层等。除了固有的地质起源造成的岩体各向异性外,一些其它因素也会影响岩体的各向异性,如岩体中节理组的产状和分布形态,岩体中的节理会造成岩体的应力各向异性,影响岩体的质量。
[0003]岩体的外观和质量强烈的依赖于岩体的各向异性程度,岩体的稳定性是由岩体质量所决定的。一些地质现象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在巷道或高速公路隧道开挖过程中,会沿着主要节理组倾角出现非垂直性的变形破坏,或者隧道中的某一块岩体出现楔形块体掉落,进而造成整个岩体的失稳或者巷道的坍塌,这种失稳或坍塌对巷道开挖是非常不利的,不仅影响工程施工进度,更重要的是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害或者财产安全。因此,研究并获得岩体质量的各向异性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4]RQD是表征岩体质量的重要指标,RQD具有各向异性。如采用钻孔的方式获得RQD,不同的岩体部位得到的结果完全不同,RQD值结果将取决于方向,当钻孔方向与主要节理组平行时,得到较高的RQD值,当钻孔方向垂直于主要节理组方向时,会得到较低的RQD值。RQD的各向异性,从钻孔RQD到广义RQD的计算公式的拓展也可以看出。Deer在1964年提出了钻孔RQD的概念,由于钻孔RQD在应用时存在着如下两个缺点:对于不同工程规模岩体,100mm的阈值选取是否合理;钻孔钻探方向具有局限性,获得的RQD只能反映局部岩体情况,不能反映出RQD各向异性。因此,部分学者引入阈值t,提出了广义RQD的概念,即对任一间距阈值t,把沿某一测线方向大于t的间距之和与测线总长之比的百分数定义为广义RQD,用RQD
t
表示。广义RQD的引入,让RQD各向异性的求解成为了可能。
[0005]由RQD
t
概念可以知道,阈值t是广义RQD的一项特别重要的参数,是广义RQD能否真实反映出岩体质量的关键,但是阈值t具有任意性,不具有唯一性,因此寻找到能够表征出岩体质量的最佳阈值t,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研究意义。
[0006]RQD
t
的阈值t受测线方向、结构面形态和分布特征的影响,而岩体中广泛发育的结构面,是破坏岩体连续性、完整性,控制岩体力学特征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对岩体质量起着控制性作用。结构面的发育模式和分布形态非常复杂,但同时,不同的节理组之间、节理和断层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成生关系,构成某种特定的组合,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对结构面进行准确和有效的描述分析,获得结构面的产状和分布特征,是研究岩体质量的
基础,也是最佳阈值t的研究基础。摄影测量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快速、高效、准确、全面地获取随机岩体结构面信息的方法,在求解结构面方位和规模信息方面显得尤为先进。聚类分析是统计学上研究分类问题的一种方法,它的任务是把所有的样本数据分配到若干的簇,使得同一簇的样本数据聚集在簇中心的周围,它们之间距离比较近,而不同簇样本数据之间的距离比较远。因此,通过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和模糊等价聚类分析,可以实现结构面数据的快速获取和快速处理分析,为RQD
t
的最佳阈值t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0007]国内外学者针对阈值t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不同阈值t下的RQD
t
计算和最佳阈值t的研究。在不同阈值t下的RQD
t
计算方面,已有的研究主要是探讨阈值t的变化对RQD
t
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模拟岩体裂隙网络模型,布置虚拟钻孔,以求解不同RQD
t
值,研究的载体是裂隙网络模型。但在这个方面的研究中,主要是为了研究RQD
t
的各向异性特征,对最佳阈值t的研究鲜有涉及。
[0008]在最佳阈值t的研究方面,有些学者也曾对最佳阈值t展开过探讨。如有的学者基于三维结构面网络模拟技术,运用分形理论分别计算其结构面分布的分形维数,通过不断改变广义RQD的阈值,得到不同阈值下的RQD
t
值,将各剖面的分形维数与广义RQD值对比分析,为准确选取广义RQD的最佳阈值提供依据。有的学者基于修改后的块度指数MBi,建立了35种假想的三维裂隙网络模型,测量了具有不同阈值的广义RQD值,确定广义RQD的最佳阈值。这两个方面的最佳阈值t的研究,适用条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都是在特定理论和背景下的一种最佳阈值t求解方法,当背景或者模型变化了之后,其最佳阈值t将不再具有最佳性。而且,由于分形维数或者块度指数本身并不具备表征岩体质量的功能,通过分形维数或者块度指数获得的最佳阈值t,能否反映真实的岩体质量,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0009]因此,找到并提出一种最能反映出岩体质量的RQD
t
最佳阈值t的求解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和研究意义,也是RQD
t
阈值t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0010]RQD的各向异性直接影响岩体质量,RQD各向异性对岩体质量的影响机理,目前还尚未探索清楚。由于在阈值t方面,还尚未有学者给出最佳阈值t的求解计算方法,因此也没有得到基于最佳阈值t的RQD
t
各向异性计算公式,也尚未获得最能反映岩体质量的RQD
t
各向异性求解方法。而获得RQD
t
各向异性求解方法是研究岩体质量各向异性的基础和前提。
[0011]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摄影测量、RQD和最佳阈值的RQD
t
各向异性求解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为了实现岩体RQD
t
各向异性的求解计算,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摄影测量、RQD和最佳阈值的RQD
t
各向异性求解方法。本专利技术基于摄影测量、模糊等价聚类、RQD指标、裂隙网络模型和广义RQD理论,反演计算出RQD
t
最佳阈值t的范围和最佳阈值t值,给出了RQD
t
各向异性的求解方法,提供了一种基于摄影测量、RQD和最佳阈值的RQD
t
各向异性求解方法。
[001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摄影测量、RQD和最佳阈值的RQD
t
各向异性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结构面数字摄影测量快速获取,过程如下:1.1:根据观测区域岩体范围与空间位置,选取表面节理发育较好且无障碍物的岩体作为摄影测量区域,将标杆垂直的立于测量区域一侧,用于标定最后生成的三维图像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1.2:在岩体表面选取一块露头的、区域比较大、比较平滑的结构面作为标定点,用罗盘测量出倾向及倾角,并做标记,用于后处理时图像的方位真实化;1.3:使用高分辨率相机,在选定区域正前方左、右位置,对岩体依次拍照,两次拍摄时,镜头离所测岩体的距离D及两次成像位置之间的距离B满足关系B=D/8~D/5;1.4:测点数据采集完成后,取回标杆,返回室内作进一步后处理操作;1.5:将野外摄影测量所获取的左、右视图导入到软件分析系统,采用基准标定、像素点匹配、图像变形偏正纠正对左、右视图中的像素点进行匹配,合成岩体表面三维实体模型;1.6:根据标杆尺寸以及罗盘量出的标定点产状,进行三维实体模型方位、尺寸和距离的真实化;1.7:基于真实化的实体模型,识别定位出每条结构面,并导出结构面数据信息;(2)结构面极点图和走向玫瑰花图绘制;(3)基于RQD指标的岩体质量计算,过程如下:3.1:根据岩土类别和勘察要求,选择回旋钻探方法;3.2:采用75mm口径N型双层岩芯管和金刚石钻头,钻探口径和钻具规格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成孔口径满足取样、测试和钻进工艺的要求;3.3:按设计钻孔位置,采用手持GPS测量进行实地定位,待钻孔结束后,使用GPS正式准确定测;3.4:在钻孔钻进过程中,每百米进行一次丈量,终孔后进行钻具丈量,每50m进行一次测斜、纠偏;3.5:岩芯采取率不小于75%;3.6:全孔进行地质编录,钻孔地质编录内容包括岩芯采取率、观测RQD值、裂隙频率随深度的直方图;3.7:对长度大于5cm的岩芯进行编号,并顺序装箱,岩芯箱按顺序号和回次号依次编号;3.8:按照岩石质量指标分类公式,计算岩石质量指标RQD值,公式如下:3.9:根据RQD值计算结果,确定岩体质量级别;(4)岩体三维裂隙网络模型生成和剖切;(5)RQD
t
各向异性图绘制;(6)基于RQD反演的最佳阈值t求解方法;(7)RQD
t
各向异性求解方法。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摄影测量、RQD和最佳阈值的RQD
t
各向异性求解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RQD
t
各向异性求解方法的过程如下:7.1:基于最佳阈值t和剖切的三个二维裂隙网络模型,求解出最佳阈值t下的RQD
t
值,每个裂隙网络模型求解出36个RQD
t
值;7.2:计算出每个裂隙网络模型上RQD
t
的最大值RQD
tmax
、最小值RQD
tmin
和均值7.3:根据研究方向和RQD
tmin
方向位置关系,结合方差进行修正,提出各向异性条件下RQD
t
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为RQD
t
的均值,RQD

t
为RQD
t
的修正系数;7.4:修正系数RQD

t
的求解考虑研究方向在某一具体方位角下的RQD

值和方差D,按如下方法修正,当RQD

=RQD
tmin
时,RQD

t


D,D为方差;当RQD

=RQD
tmax
时,RQD

t
=D;当时,RQD

t
=0;7.5:根据修正系数RQD

t
的求解过程,提出RQD

t
修正公式如下:式中:RQD

为θ角下的RQD
t
值,RQD
tmin
为阈值t下的RQD
t
最小值,a,b为相关系数;7.6:提出RQD
t
各向异性计算公式如下:7.7:相关系数a和b的求解,过程如下:7.7.1:计算出每个裂隙网络模型上RQD
t
的最大值RQD
tmax
、最小值RQD
tmin
和均值7.7.2:根据RQD

与RQD
tmax
、RQD
tmin
和以及方差的关系,求解出三组RQD

t
值,并基于三组RQD

t
值,绘制出散点图;7.7.3:根据散点图做出拟合曲线,曲线截距即为a值,斜率即为b值,曲线方程即为RQD

t
的修正公式;7.8:将求解出的a、b值,带入到修正系数公式及RQD
t
各向异性计算公式中,得到与角度θ有关的RQD
t
各向异性公式;7.9:根据RQD
t
各向异性公式,求解出任意角度的RQD
t
值。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摄影测量、RQD和最佳阈值的RQD
t
各向异性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基于RQD反演的最佳阈值t求解方法的过程如下:6.1:基于RQD指标反演RQD
t
范围,过程如下:6.1.1:根据RQD指标计算出的岩体质量级别,查找《岩石质量指标》表;6.1.2:在《岩体质量指标》表中,找到该岩体级别范围下,岩体对应的RQD指标范围;6.1.3:由RQD指标范围反演得到RQD
t
的范围;6.2:最佳阈值t求解方法,过程如下:6.2.1:在三维裂隙网络模型上,过中心点O,以任意角度剖切三个剖面,得到三个二维裂隙网络模型,导出二维裂隙网络模型及数据;6.2.2:针对每一个二维裂隙网络模型,设置不同的阈值t,求解出不同阈值t下的RQD
t
值;6.2.3:导出不同阈值t下的RQD
t
值,计算出RQD
t
均值;
6.2.4:以阈值t为横坐标,以RQD
t
的均值为纵坐标,绘制RQD
t
随阈值t变化的散点图;6.2.5:根据散点图,设置拟合方程,拟合RQD
t
随阈值t变化的曲线图;6.2.6:将反演出的RQD
t
范围值,带入到拟合出的RQD
t
随阈值t变化的曲线图中,结合函数方程和曲线图,求解出在该RQD
t
范围内阈值t的范围,共得到三组阈值t的范围;6.2.7:针对三组阈值t的范围,取其范围的交集,作为最佳阈值t的范围;6.2.8:以最佳阈值t范围的中点值作为最佳阈值t值,得到最佳阈值t;6.2.9:输出最佳阈值t的范围和最佳阈值t值。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摄影测量、RQD和最佳阈值的RQD
t
各向异性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RQD
t
各向异性图绘制的过程如下:5.1:RQD
t
求解计算,过程如下:5.1.1:RQD
t
理论公式如下:式中:x
i
表示沿某一测线方向的第i个大于给定阈值t的整段岩石或间距长度,RQD
t
代表对应阈值t的岩石质量指标,即阈值t下的RQD
t
值;5.1.2确定二维裂隙网络模型的剖面中心点O、长度a和宽度b,以模型的左下角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垂直向上为y轴,则中心点O坐标为: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垂直向上为y轴,则中心点O坐标为:边界方程为:5.1.3:以O为起点,每隔α=10
°
角绘制一条测线,与裂隙网络模型相交,共绘制36条测线,测线长度L等于O点到裂隙网络模型边界的距离,用L0~L35表示,则测线方程为:式中:s表示测线,α表示角度;5.1.4:判断测线与边界的交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高建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