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单元和显影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9164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显影单元和显影方法,显影单元包含外壳,封闭拉伸于第一和第二滚筒的网目皮带。皮带通过可将承载于网目皮带上的碳粉粒子摩擦生电的一对摩擦板之间。充电发生在整个网目皮带和摩擦板的大宽度上。碳粉在网目皮带表面上送到显影滚筒,再将碳粉送到光导体表面。此显影单元组态降低配合摩擦间电作业的负载,皮带输送系统减小显影单元体积。(*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彩色光电成像装置,详言之,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以单行程显影可提供多色成像的彩色光电成像装置的。大部分电脑系统(特别是小的或“个人”电脑系统)在资讯显示方面几乎都采用彩色,个人电脑的彩色使用的增加反映了低价彩色显示器及较快的微处理器。但在纸张、塑胶(料)或其它材料上提供打印彩色输出的技术却跟不上彩色资讯显示的技术。目前,彩色输出不是品质不佳便是太贵。此传统彩色输出技术的例子包含喷墨打印(不论使用液态或固态墨)及彩色光电成像打印的一些不同措施。喷墨打印相当便宜,至少在使用液态墨时是如此,但难以得到高品质输出。彩色光电成像打印昂贵且缓慢。例如,多行程彩色光电成像打印是多个光导体曝光和多个显影过程用以在纸面上产生多色影像的方法。本质上,传统多行程彩色光电成像打印由使用不同颜色的多个单色光电成像打印过程组成。传统单色(黑白)光电成像打印藉由使用激光或相当的高强度光源使光导体曝光,在光导体的光学活性表面上成像。曝光前,电荷均匀分布在光导体表面上,曝光后,对应于要打印的曝光影像的电荷图型存在于光导体表面上。对应于光导体表面上的电荷图型的潜像由显影剂转换成实际影像,显影剂使带电的碳粉粒子附在光导体上的电荷图型。碳粉影像使用静电转写处理转写于纸张,然后将碳粉影像固定在纸张上。多行程彩色激光打印机或其它类似电成像装置中,此打印过程重复数次。附图说明图1显示传统多行程彩色光电成像装置,为了讨论方便而假设为激光打印机。图1的多行程激光打印机包含感光鼓10、在感光鼓10的表面上产生均匀电荷分布的布电器14、以光学影像使感光鼓表面曝光的激光(镭射)束扫描单元16、含有使潜像显影的多个单色显影单元22、24、26、28的显影装置20、施加转写电场的转写布电器30、将影像固定在诸如纸张的记录介质32上的定著器40。感光鼓10通常是称为光导体的光学活性材料12所覆盖的金属圆柱。光导体通常在黑暗中高度绝缘,而在照射下高度导电。因此,光导体12可在黑暗中于表面上保持电荷,但光导体表面上的电荷在照射时放电。操作中,均匀电荷在多行程打印过程的每一行程开始施于光导体12的表面。以布电器14完成光导体表面的布电,通常使用电晕充电或类似技术以提供电荷给光导体12的表面。布电作业后,光导体12在表面上有对应于±600~800V电压的均匀电荷分布。当光导体12被激光束扫描单元16曝光时,依据控制器(未显示)所产生的影像调变图型,扫描单元16所发出的激光束18照射光导体12的特定区域。激光束18所照射的光导体12的部分上的电压放电到大约0~±150V。在光导体12的表面上连续形成连续单色影像而达成多行程彩色激光打印,因而当所有单色影像在光导体12上结合时,结合的影像提供可接受的彩色影像。典型多行程彩色光电成像打印策略使用四个显影行程,每一连续行程将不同光学影像施于对应于不同单色影像成份的光导体。以具有对于该影像单色部分的适当颜色碳粉的显影剂将每一连续影像显影。为进行此策略,须提供如图1的四个不同显影单元22-28,在四个行程的每一行程施加不同颜色的碳粉。因此,分别对应于黄(Y)碳粉、紫红(M)碳粉、青蓝(C)碳粉、黑(K)碳粉的四个显影单元22-28供给图1的打印机。因此,再生的影像由变化浓度的多个颜色组成以达成各种灰度。图1的多色打印过程的第一行程中,激光束扫描单元16以调变的激光束18使光导体表面曝光,产生对应于要打印的影像的第一单色成份的第一潜像成份。在光导体12以第一潜像成份曝光后,使用第一显影单元22使图型影像的第一成份显影,如下述,对光导体表面提供第一颜色的碳粉。在要打印的彩色影像的第一单色成份给光导体表面后,进行第二行程以提供要打印的彩色影像的第二单色成份。将光导体12布电以提供新的均匀电荷分布。然后激光束扫描单元16在光导体表面上扫描激光束18,以第二潜像成份使光导体12曝光。第二显影单元24施加第二颜色的碳粉,而以对应于第二潜像成份的图型附在光导体12并重叠一碳粉影像。使用第三和第四显影单元26和28,分别对影像的第三和第四成份重复此过程,在光导体上提供四个不同的重叠单色碳粉影像。然后四色碳粉影像在转写布电器30转写于诸如纸张的记录介质32的表面,碳粉影像在定著器40定著于记录介质32。为完成定著,记录介质32通过组成定著器40的加热滚筒42与加压滚筒44之间。诸如卤灯的加热器设在加热滚筒42,配合加压滚筒44所施加的压力,将滚筒表面加热到至少足以软化显影剂的预定高温。此二滚筒之间的高温和压力令碳粉熔化并定著于记录介质32,藉以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彩色影像。对于图1的四行程彩色激光打印机,需要四个显影过程以成像。因图1的打印机大致需要四个完整且独立打印过程以成像,故图1的打印机约为传统单色激光打印机的四倍慢。如此,图1打印机的彩色成像速率太低。图2是显示另一传统彩色光电成像装置的示意图。图2的串列彩色光电成像装置类似图1的装置,打印的彩色影像在重复的不同单色打印过程中建立。但对图2的装置,在四个不同鼓10上进行四个不同打印处理,四个鼓有相关的布电器14、激光束扫描单元16、承载四个不同色碳粉的四个显影剂22、24、26、28、四个转写布电器30。图2装置的操作与图1装置类似,主要差异是潜像的每一成份由图2装置的专用激光束扫描单元形成于不同感光鼓上。形成第一彩色影像从第一感光鼓10再转写到记录介质32,然后第二、第三、第四彩色影像依序从第二、第三、第四感光鼓转写。如所示,图2结构可采纳记录介质32的线性运送路径,使得影像的彩色成份可在单一运送操作转写到记录介质32。其后,定著器40在记录介质32上固定所得的四成份影像。图2装置的优点是其再生速率远高于图1装置,这是由于四个显影过程可同时进行。但图2的串列彩色光电成像装置仍有不利特性。图2装置虽优于图1装置,但因需将四个鼓在四个连续碳粉转写操作对正记录介质,故在转写于纸张或其它记录介质的连续影像之间难以得到满意的定位。更重要的是,因须提供多个完整打印站,故图2装置太大且昂贵。另一彩色光电成像装置示于图3。所示的彩色激光打印机使用单行程打印操作提供四色成份,图3的激光打印机包含具有四个打印站的感光鼓10,各站包含布电器50-56、激光束扫描单元58-64、显影器66-72,皆环绕感光鼓圆周。在第一打印站,感光鼓10被布电器50充电到起始均匀电压,感光鼓依据影像第一成份而曝光以提供第一潜像成份,第一潜像成份被显影器66显影而在感光鼓表面上产生第一碳粉图型。第二打印站使用第二布电器52重复此过程,在感光鼓10的表面上(包含第一碳粉影像所覆盖的部分)再生均匀电荷分布。第二碳粉影像产生在鼓表面上并重叠第一碳粉影像。当鼓旋转通过第三和第四显影站时,第三和第四色影像成份产生在感光鼓10的表面上。然后四色碳粉影像由转写布电器30转写于记录介质32,四色影像在定著器40定著于记录介质32。图3的单行程彩色打印机以高于图1的多行程设计的速度提供彩色输出。但实际上,因为需要严格对正精确度以达成在连续打印站所产生的影像的定位,故图3装置难以达成所需影像定位。为了对图3设计的不同影像成份得到可接受的定位,须排列四个激光束扫描单元58-64,使得激光束描出平行于鼓圆柱轴的鼓表面上的线。因为此对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影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封闭显影单元的元件的外壳,外壳有碳粉可通过的开口; 在外壳中的第一和第二滚筒; 延伸在第一和第二滚筒上的皮带,皮带环绕第一和第二滚筒以回应第一和第二滚筒的转动,皮带可输送皮带表面上的碳粉; 邻近至少一部分皮带的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将电荷赋予经过充电装置旁的皮带上的碳粉; 将碳粉从皮带表面送到外壳开口的输出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渤渤平冈佑二
申请(专利权)人:新采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