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船用可升降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998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造船用可升降工作台,包括载人平台、底板和一根以上的支撑柱,所述载人平台设置于底板上端,载人平台中间分隔形成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第二半壳的断开端面上形成一U型结构的插槽,第一半壳的一端插入插槽中,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的底面上均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上安装有调整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之间距离的第一调节机构,第二半壳的外壁面上安装有移动块,移动块上安装于调整载人平台高度的第二调节机构,底板的表面上设有电磁铁。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螺纹输送的方式进行平稳的上下移动,且能根据现场情况调整载人平台的大小,增加适应性,同时通过电磁铁能将本装置牢牢的吸附固定在船只上,增加了稳定性。增加了稳定性。增加了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造船用可升降工作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只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造船用可升降工作台。

技术介绍

[0002]造船是指建造或制造船只的生产工业,一般是在一种专业设施造船厂里的船台或船坞中进行,造船本身应用的科技十分广泛,从船身到引擎的使用,造船技术可以分为几大类,包含船体(或称载台,此部份以基本设计及结构设计为主,依材质可再细分为钢船、铝合金船、玻璃钢〔FRP〕船、水泥船、木船、皮革船、塑胶管筏等)、舣装(如电子设备、航仪、家具、主机以外其他设备等)、轮机(船用主机,如蒸气涡轮机、燃气涡轮机、柴油引擎、核子反应炉等)及电机。
[0003]在工人对船舶进行生产制造时,由于船舶大多比较高大,工人需要登上升降工作台对船舶进行零件装配,然而传统的升降工作台稳定性较差,在工作台升降过程中易发生晃动,为了增加稳定性,一般会加装配重,但是一旦配重后其重量非常大,影响移动和运输,同时平台不能根据情况进行大小的调整,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造船用可升降工作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造船用可升降工作台,包括载人平台、底板和一根以上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均安装于底板上,载人平台设置于底板上端,载人平台中间分隔形成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第二半壳的断开端面上形成一U型结构的插槽,第一半壳的一端插入插槽中,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的底面上均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上安装有调整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之间距离的第一调节机构,第二半壳的外壁面上安装有移动块,移动块一端延伸至支撑柱之间,移动块上安装于调整载人平台高度的第二调节机构,底板的表面上垂直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上设有第一螺丝孔,第一螺丝孔中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一端安装有电磁铁,另一端安装有手轮。
[0006]作为优选技术方案,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螺杆,第一半壳下端的支撑杆上设有第二螺丝孔,第二半壳下端的支撑杆上镶嵌式安装有轴承,第一电机安装于第二半壳的底面上,第二螺杆螺纹连接与第二螺丝孔中,第一电机的转轴穿过轴承的内环,并通过联轴器于第二螺杆连接。
[0007]作为优选技术方案,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三螺杆,第二电机安装于底板的表面上,移动块的中间处垂直设有第三螺丝孔,第三螺杆螺纹连接于第三螺丝孔中,第三螺杆下端通过联轴器安装于第二电机的转轴上,移动块的两侧面上均安装有滑块,支撑柱的相对面上均设有滑槽,滑块均滑动安装于滑槽中。
[0008]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底板的底面的四个角上均安装有万向轮。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螺纹输送的方式进行平稳的上下移
动,且能根据现场情况调整载人平台的大小,增加适应性,同时通过电磁铁能将本装置牢牢的吸附固定在船只上,增加了稳定性,也无需使用到配重,降低了重量,方便了移动和运输。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右视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半壳的断口端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造船用可升降工作台,包括载人平台、底板13和一根以上的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均安装于底板13上,载人平台设置于底板13上端,载人平台中间分隔形成第一半壳1和第二半壳2,第二半壳2的断开端面上形成一U型结构的插槽19,第一半壳1的一端插入插槽19中,第一半壳1和第二半壳2的底面上均安装有支撑杆6,支撑杆6上安装有调整第一半壳1和第二半壳2之间距离的第一调节机构,第二半壳2的外壁面上安装有移动块4,移动块4一端延伸至支撑柱3之间,移动块4上安装于调整载人平台高度的第二调节机构,底板13的表面上垂直安装有固定杆10,固定杆10上设有第一螺丝孔,第一螺丝孔中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11,第一螺杆11一端安装有电磁铁9,另一端安装有手轮12。
[0018]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5和第二螺杆8,第一半壳1下端的支撑杆6上设有第二螺丝孔,第二半壳2下端的支撑杆上镶嵌式安装有轴承7,第一电机5安装于第二半壳2的底面上,第二螺杆8螺纹连接与第二螺丝孔中,第一电机5的转轴穿过轴承7的内环,并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螺杆8连接。
[0019]本实施例中,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4和第三螺杆16,第二电机14安装于底板13的表面上,移动块4的中间处垂直设有第三螺丝孔,第三螺杆16螺纹连接于第三螺丝孔中,第三螺杆16下端通过联轴器安装于第二电机14的转轴上,移动块4的两侧面上均安装有
滑块18,支撑柱3的相对面上均设有滑槽17,滑块18均滑动安装于滑槽17中。
[0020]本实施例中,底板13的底面的四个角上均安装有万向轮15。
[0021]使用时,先根据载要载人的数量和载物的数量相同载人平台的大小,调整时,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启动带动了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的旋转带动了第一半壳,使第一半壳沿着插槽向外或者向内移动,有效的调整第一、第二半壳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的情况;
[0022]再调整载人平台的高度,调整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旋转带动了第三螺杆和移动块,使移动块沿着滑槽垂直的上下移动,通过螺纹旋转的方式大大的增加了调整时的稳定性;
[0023]其中,为了增加装配时的稳定性,可旋转手轮,手轮的旋转带动了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的移动带动了电磁铁,直至使电磁铁与船只的外壁面相抵,这时,启动电磁铁,通过电磁铁将本装置牢固的吸附在船只上,大大的增加了稳定性,避免了倾斜或者摔倒,且通过该吸附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船用可升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人平台、底板(13)和一根以上的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均安装于底板(13)上,载人平台设置于底板(13)上端,载人平台中间分隔形成第一半壳(1)和第二半壳(2),第二半壳(2)的断开端面上形成一U型结构的插槽(19),第一半壳(1)的一端插入插槽(19)中,第一半壳(1)和第二半壳(2)的底面上均安装有支撑杆(6),支撑杆(6)上安装有调整第一半壳(1)和第二半壳(2)之间距离的第一调节机构,第二半壳(2)的外壁面上安装有移动块(4),移动块(4)一端延伸至支撑柱(3)之间,移动块(4)上安装于调整载人平台高度的第二调节机构,底板(13)的表面上垂直安装有固定杆(10),固定杆(10)上设有第一螺丝孔,第一螺丝孔中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11),第一螺杆(11)一端安装有电磁铁(9),另一端安装有手轮(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船用可升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第一调节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远昆杨江林陆世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广西船舶及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