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99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包括若干个换热单元和壳体组装而成,所述每个换热单元包括安装片和盘管,所述安装片设有若干换热槽,所述盘管的每根管均卡装在对应的每个换热槽内,所述每个安装片均配合设置盘管进水口、盘管出水口、换热槽进水口和换热槽出水口;所述盘管进水口均连通设置盘管进水总管,所述盘管出水口均连通设置盘管出水总管,所述换热槽进水口均连通设置换热槽进水总管,所述换热槽出水口均连通设置换热槽出水总管;还包括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前盖板、后盖板和每个安装片还设置组装孔,通过所述组装孔配合螺杆组件组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热损耗小,换热效率高。换热效率高。换热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和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是工业生产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的热量交换设备。据有关数据统计:在化工厂用于换热设备的费用约占设备总费用的10%~20%;在炼油厂中换热设备约占全部工艺设备的35%~40%;其它如动力、原子能、冶金、食品、交通、家电等工业部门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如何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就至关重要。
[0003]现有换热器按原理可分为以下几类:
[0004](1)间壁式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是温度不同的两种流体在被壁面分开的空间里流动,通过壁面的导热和流体在壁表面对流,两种流体之间进行换热。间壁式换热器有管壳式、套管式和其他型式的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换热器。
[0005](2)蓄热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通过固体物质构成的蓄热体,把热量从高温流体传递给低温流体,热介质先通过加热固体物质达到一定温度后,冷介质再通过固体物质被加热,使之达到热量传递的目的。蓄热式换热器有旋转式、阀门切换式等。
[0006](3)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是把两个表面式换热器由在其中循环的热载体连接起来的换热器,热载体在高温流体换热器和低温流体之间循环,在高温流体接受热量,在低温流体换热器把热量释放给低温流体。
[0007](4)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又被称为混合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是两种流体直接接触,彼此混合进行换热的设备,例如,冷水塔、气体冷凝器等。
[0008](5)复式换热器:兼有汽水面式间接换热及水水直接混流换热两种换热方式的设备。同汽水面式间接换热相比,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同汽水直接混合换热相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较低的机组噪音。
[0009]现有的换热器依然存在换热效率不高的缺陷,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是需要持续致力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效率较高的换热器。
[001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12]一种换热器,包括若干个换热单元和壳体组装而成,所述每个换热单元包括安装片和盘管,所述安装片设有若干换热槽,所述盘管的每根管均卡装在对应的每个换热槽内,所述每个安装片均配合设置盘管进水口、盘管出水口、换热槽进水口和换热槽出水口;
[0013]所述盘管进水口均连通设置盘管进水总管,所述盘管出水口均连通设置盘管出水总管,所述换热槽进水口均连通设置换热槽进水总管,所述换热槽出水口均连通设置换热槽出水总管;
[0014]还包括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前盖板、后盖板和每个安装片还设置组装孔,通过所
述组装孔配合螺杆组件组装。
[0015]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槽为安装片上设置若干隔板形成配合盘管的蛇形槽;相邻隔板在同一侧为其中一隔板封闭,另一隔板敞开。
[0016]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均设置卡接盘管的卡槽。
[001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片为底面为平面的盘体结构,所述安装片组装后盘体边缘配合处设置为密封,所述隔板和与其配合的盘底接触处为密封。
[0018]进一步地,所述盘管架空卡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盘管进水口和盘管出水口同侧设置,所述换热槽进水口和换热槽出水口同侧设置。
[0020]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槽底部为弧形;或者,隔板和换热槽底部为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整体。如此,减少灰尘残留。
[0021]有益效果:本技术换热槽内热交换媒介完全包覆其内的盘管,盘管内的热交换媒介的热量损耗小,因此,在相同条件下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大大提升;组装方便,便于拆卸,有利于清洗和检查。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换热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安装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换热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安装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安装片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安装片1,盘管11,隔板12,卡槽121,盘管进水口2,盘管进水支管21,盘管出水口3,盘管出水支管31,换热槽进水口4,换热槽进水支管41,换热槽出水口5,换热槽出水支管51,组装孔6,螺杆组件61,后盖板7,前盖板8。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图1至图5出示了一种换热器,包括若干个换热单元和壳体组装而成,所述每个换热单元包括安装片1和盘管11,所述安装片1设有若干换热槽,所述盘管11的每根管均卡装在对应的每个换热槽内,如图4所示,所述每个安装片1均配合设置盘管进水口2、盘管出水口3、换热槽进水口4和换热槽出水口5;
[0030]所述盘管进水口2均通过盘管进水支管21连通盘管进水总管,所述盘管出水口3均通过盘管出水支管31连通盘管出水总管,所述换热槽进水口4均通过换热槽进水支管41连通换热槽进水总管,所述换热槽出水口5均通过换热槽出水支管51连通换热槽出水总管;上述各种支管和总管的连接或和安装片的连接现有技术完全可以实现,本技术的创造点也不在于以上连接,在此不再多作赘述。
[0031]还包括前盖板8和后盖板7,所述前盖板8、后盖板7和每个安装片1还设置组装孔6,通过所述组装孔6配合螺杆组件61组装。
[0032]所述换热槽为安装片1上设置若干隔板12形成配合盘管11的蛇形槽;相邻隔板12
在同一侧为其中一隔板12封闭,另一隔板12敞开。
[0033]所述隔板12上均设置卡接盘管11的卡槽121,如此,可设置两个压片(图中未显示),每个压片和盘管11配合处为圆弧形,每个压片对应一排卡槽121,用于固定和密封,具体可为橡胶材质。有了压片更好,没有也可,在此不作赘述。
[0034]所述安装片1为底面为平面的盘体结构,所述安装片1组装后盘体边缘配合处设置为密封,所述隔板12和与其配合的盘底接触处为密封。具体可设置密封垫。
[0035]所述盘管11架空卡接。即盘管11架空设置在换热槽内,如果盘管11内为热水,换热槽内为冷水,冷水可完全包覆热水盘管11,换热效率更高。
[0036]所述盘管进水口2和盘管出水口3同侧设置,所述换热槽进水口4和换热槽出水口5同侧设置。如此管路清晰。
[0037]所述换热槽底部为弧形;或者,隔板12和换热槽底部为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整体(图中未显示)。如此,减少灰尘残留。
[0038]综上所述,本技术显而易见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换热槽内热交换媒介完全包覆其内的盘管11,盘管11内的热交换媒介的热量损耗小,因此,在相同条件下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大大提升;组装方便,便于拆卸,有利于清洗和检查。
[003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包括若干个换热单元和壳体组装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换热单元包括安装片和盘管,所述安装片设有若干换热槽,所述盘管的每根管均卡装在对应的每个换热槽内,所述每个安装片均配合设置盘管进水口、盘管出水口、换热槽进水口和换热槽出水口;所述盘管进水口均连通设置盘管进水总管,所述盘管出水口均连通设置盘管出水总管,所述换热槽进水口均连通设置换热槽进水总管,所述换热槽出水口均连通设置换热槽出水总管;还包括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前盖板、后盖板和每个安装片还设置组装孔,通过所述组装孔配合螺杆组件组装。2.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国栋张燕莉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化工技工学校宁夏机电工程学校宁夏农业机械化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