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的仿汀步复古砼石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949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材结构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高强度的仿汀步复古砼石及其制作工艺。其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仿汀步复古砼石通过水泥和砂石为主要原料做成混凝土浇筑形成的仿汀步复古砼石强度比石头更高,遇磕碰不易受损,且不易开裂。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作工艺中通过将黄色的混凝土和土灰色的混凝土不均匀的融合,使其固化后可形成两种不同颜色的肌理,使仿汀步复古砼石的面层更接近古石板本身的颜色样式,从而使最终制作而成的仿汀步复古砼石可还原古石板原有的风貌。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还可根据加入不同颜色的氧化铁颜料以及制作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模具较为方便的实现的变换仿汀步复古砼石的颜色、形状和大小。由此可见,可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有广阔前景。广阔前景。广阔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的仿汀步复古砼石及其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材结构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高强度的仿汀步复古砼石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汀步石是步石的一种类型,设置在水上,指在浅水中按一定间距布设块石,微露水面,使人跨步而过。目前在园林建设中,有很多人工河塘上均放置有这种古老的渡水设施,质朴自然,别有情趣。
[0003]然而,汀步石大多是直接由石头打磨形成,而普通石头质地较脆,搬运过程容易因磕碰而损伤,并且在铺设之后,若与不慎掉落的硬物碰撞之后还容易开裂,可见石头制作而成的汀步石强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强度的仿汀步复古砼石及其制作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的仿汀步复古砼石,其特征在于,该仿汀步复古砼石包括有基层和固定于基层上方的面层,其中,所述基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泥1~3份、砂石3~8份、氧化铁黄颜料0.5~1份、水1.8~2.5份和添加剂0.5~1份;所述面层由灰色混凝土和黄色混凝土混合制成,所述灰色混凝土包括有水泥0.5~1.2份、砂石2~4份、氧化铁灰颜料0.1~0.5份、水0.8~1.2份和添加剂0.1~0.5份,所述黄色混凝土包含有水泥0.5~1.2份、砂石2~4份、氧化铁黄颜料0.1~0.5份、水0.8~1.2份和添加剂0.1~0.5份。
[0006]作为上述仿汀步复古砼石的改进,所述基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泥2份、砂石6份、氧化铁黄颜料0.6份、水2份和添加剂0.5份;所述面层由灰色混凝土和黄色混凝土制成,所述灰色混凝土包括有水泥1份、砂石3份、氧化铁灰颜料0.3份、水1份和添加剂0.2份,所述黄色混凝土包含有水泥1份、砂石3份、氧化铁黄颜料0.3份、水1份和添加剂0.2份。
[0007]作为上述仿汀步复古砼石的改进,所述基层固定连接有钢筋,所述钢筋两端均延伸出基层外。
[0008]上述一种高强度的仿汀步复古砼石的工艺包括有模具的制作方法和利用模具仿汀步复古砼石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模具的制作方法如下:S1:裁切彩钢板,围成闭环的框体;S2:在所述框体内外均用砂石围住,起到对彩钢板弯曲预定型的作用;S3:在所述框体的内侧壁喷涂一层泥浆使框体形状固定;
S4:在框体高度三分之一处钻孔,形成连接孔,且框体对应的两侧设有同轴心对应的连接孔;S5:将框体分切形成上下两部分,分别为上模框和下模框,且同时将连接孔分切成两部分,分别为位于上模框的上槽口和位于下模框的下槽口;所述上模框连接至下模框上,且所述上槽口和下槽口合并形成所述连接孔之后,即形成模具。
[0009]利用上述模具制作高强度的仿汀步复古砼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水泥和沙石料搅拌,再加入氧化铁黄颜料、加入水和添加剂混合搅拌,直至形成土黄色的混凝土,备用;S2:将所述下模框放置在一平板上,再将土黄色的混凝土浇筑至溢满所述下模框,将钢筋放置在所述下槽口上,同时使钢筋的两端均延伸出下模框外;S3:将所述上模框固定至所述下模框上,继续浇注土黄色的混凝土,且,且浇注至所述模具高度的三分之二处,之后土黄色的混凝土固化后即为所述基层;S4:取水泥和沙石料搅拌,再加入氧化铁黄颜料、加入水和添加剂混合搅拌,直至形成土黄色的混凝土,备用,再取水泥和沙石料搅拌,再加入氧化铁灰颜料、加入水和添加剂混合搅拌,直至形成土灰色的混凝土,备用;S5:将步骤4获得的土黄色的混凝土和土灰色的混凝土搅拌,使其不均匀的融合,获得混合料;S6:将所述混合料浇筑至所述框体上,待所述混合料固化后混合料即为所述面层,且混合料固化后所述面层和所述基层形成毛坯料;S7:待所述混合料固化后,脱模,取出所述毛坯料,用喷砂枪将所述面层的表面打成荔枝面;S8:对所述毛坯料打磨,之后即可获得高强度的仿汀步复古砼石。
[0010]作为上述工艺的改进,在所述模具的制作方法中,在所述上模框和下模框上分别焊接快速扣的子扣和母扣,使上模框和下模框通过所述子扣和母扣的扣合连接实现固定。
[0011]作为上述工艺的改进,制作高强度的仿汀步复古砼石的方法中,步骤S7对所述毛坯料打磨之后,再在毛坯料的表面喷涂水泥专用保护剂,之后即可获得高强度的仿汀步复古砼石。
[0012]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仿汀步复古砼石通过水泥和砂石为主要原料做成混凝土浇筑形成的仿汀步复古砼石强度比石头更高,遇磕碰不易受损,且不易开裂。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制作工艺中通过将黄色的混凝土和土灰色的混凝土不均匀的融合,使其固化后可形成两种不同颜色的肌理,使仿汀步复古砼石的面层更接近古石板本身的颜色样式,从而使最终制作而成的仿汀步复古砼石可还原古石板原有的风貌,效果十分逼真。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仿汀步复古砼石固定在地面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上模框脱模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模具脱模后取出仿汀步复古砼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高强度的仿汀步复古砼石及其制作工艺,包括有基层12和固定于基层12上方的面层11。其中,所述基层12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泥1~3份、砂石3~8份、氧化铁黄颜料0.5~1份、水1.8~2.5份和添加剂0.5~1份。所述面层由灰色混凝土和黄色混凝土混合制成,所述灰色混凝土包括有水泥0.5~1.2份、砂石2~4份、氧化铁灰颜料0.1~0.5份、水0.8~1.2份和添加剂0.1~0.5份,所述黄色混凝土包含有水泥0.5~1.2份、砂石2~4份、氧化铁黄颜料0.1~0.5份、水0.8~1.2份和添加剂0.1~0.5份。其中,所述添加剂为混凝土添加剂。
[0019]在铺装所述仿汀步复古砼石时,如附图2所示,可在砌筑荷塘前直接将所述基层12和所述钢筋13放置于河塘上,再浇筑混凝土至混凝土淹没过所述钢筋,之后将浇注在河塘上的混凝土铺平,待混凝土凝固后,即形成河塘的底面,且河塘注水后所述面层11露出于水面6。由于所述钢筋13埋入嵌在河塘底面内,因此可使仿汀步复古砼石完全的固定在河塘,从而可提高仿汀步复古砼石铺装后踩踏的稳定性。
[0020]上述一种高强度的仿汀步复古砼石的工艺包括有模具的制作方法和利用模具仿汀步复古砼石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模具的制作方法如下:S1:裁切彩钢板,围成闭环的框体。
[0021]S2:在所述框体内外均用砂石围住,静置1.5~2小时候,取出砂石,此过程起到对彩钢板弯曲预定型的作用。
[0022]S3:参照附图2所示,将彩钢板围成框体,再在所述框体的内侧壁喷涂一层泥浆使框体形状固定;处此步骤S2和步骤S3的方式以外,还可直接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彩钢板的两端焊接使之形成框体。
[0023]S4:继续参照附图2,在框体高度三分之一处钻一排孔,各孔均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的仿汀步复古砼石,其特征在于,该仿汀步复古砼石包括有基层和固定于基层上方的面层,其中,所述基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泥1~3份、砂石3~8份、氧化铁黄颜料0.5~1份、水1.8~2.5份和添加剂0.5~1份;所述面层由灰色混凝土和黄色混凝土混合制成,所述灰色混凝土包括有水泥0.5~1.2份、砂石2~4份、氧化铁灰颜料0.1~0.5份、水0.8~1.2份和添加剂0.1~0.5份,所述黄色混凝土包含有水泥0.5~1.2份、砂石2~4份、氧化铁黄颜料0.1~0.5份、水0.8~1.2份和添加剂0.1~0.5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仿汀步复古砼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泥2份、砂石6份、氧化铁黄颜料0.5份、水2份和添加剂0.6份;所述面层由灰色混凝土和黄色混凝土制成,所述灰色混凝土包括有水泥1份、砂石3份、氧化铁灰颜料0.3份、水1份和添加剂0.2份,所述黄色混凝土包含有水泥1份、砂石3份、氧化铁黄颜料0.3份、水1份和添加剂0.2份。3.如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仿汀步复古砼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固定连接有钢筋,所述钢筋两端均延伸出基层外。4.一种高强度的仿汀步复古砼石及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模具的制作方法和利用模具仿汀步复古砼石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模具的制作方法如下:S1:裁切彩钢板,围成闭环的框体;S2:在所述框体内外均用砂石围住,起到对彩钢板弯曲预定型的作用;S3:在所述框体的内侧壁喷涂一层泥浆使框体形状固定;S4:在框体高度三分之一处钻孔,形成连接孔,且框体对应的两侧设有同轴心对应的连接孔;S5:将框体分切形成上下两部分,分别为上模框和下模框,且同时将连接孔分切成两部分,分别为位于上模框的上槽口和位于下模框的下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华谢胜杰谢雯雯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砼艺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