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输液教学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873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5
一种静脉输液教学模具,设置有底座、仿真血管以及血流控制器,仿真血管模拟静脉血管贴合于底座的血管槽内,仿真皮将仿真血管及底座整体包裹,仿真血管拆卸方便,可多次替换更新。血流控制器与仿真血管的两端连接,使用时由血流控制器为仿真血管提供内部流动的液体进行模拟输液。同时通过血流控制器控制内部液压,用来模拟不同患者的血压,方便学员在实际使用时能够根据不同病患状况进行模拟练习,使操作更加贴合真实效果,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特点。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脉输液教学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教学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静脉输液教学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手臂静脉输液是基础而常用的护理操作,在护理教学中若以真人为对象进行输液操作,因操作不熟练或无菌观念不强可导致被操作者损伤或感染,也违反医学伦理原则。
[0003]已有的高仿真静脉输液手臂模型,因造价昂贵、内置仿真血管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等缺点,难以在输液教学中大量应用。
[0004]因此,提供一种静脉输液教学模具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静脉输液教学模具,该静脉输液教学模具操作方便、成本较低,方便在护理教学中供学生反复练习使用。
[0006]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0007]提供一种静脉输液教学模具,设置有底座和仿真血管,仿真血管装配于底座。
[0008]优选的,上述底座至少一个表平面设置有血管槽,仿真血管装配于血管槽。
[0009]优选的,上述仿真血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液体输入口和液体出口。
[0010]优选的,上述还设置有仿真皮,仿真皮覆于仿真血管表面且仿真皮与底座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上述血管槽设置有多条互通的槽体;
[0012]优选的,上述互通的槽体中至少有一条贯通底座的两端。
[0013]优选的,仿真皮可拆卸装配于底座;仿真血管可拆卸装配于槽体。
[0014]优选的,内置仿真血管活动装配于槽体;
[0015]优选的,上述槽体设置为U型槽。
[0016]优选的,上述还设置有血流控制器,血流控制器分别与液体输入口、液体出口连接。
[0017]优选的,上述血流控制器设置有输液管、回流管、增压循环泵以及储液仓,增压循环泵的入水口设置于储液仓,增压循环泵的出水口与输液管的一端连通,输液管的另一端与液体输入口连接,回流管的两端分别与储液仓、液体出口连通。
[0018]优选的,上述还设置有压力测试装置以及压力显示装置,压力测试装置的探测端设置于仿真血管、回流管或输液管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9]优选的,上述血流控制器还设置有止回阀,止回阀固定于回流管的机身,压力显示装置设置为LED显示屏,压力测试装置设置为IC MPX5700GS;
[0020]优选的,上述仿真血管设置为乳胶血管;血管槽设置为仿真静脉血管网状槽;
[0021]优选的,上述底座长度为13cm-18cm,底座宽度为6cm-10cm;底座高度为3cm-7cm;
[0022]优选的,上述血管槽的槽深为0.3-0.6cm;血管槽的直径为0.5-1.0cm;
[0023]优选的,上述底座设置为有机玻璃底座、陶瓷底座。
[0024]本技术的静脉输液教学模具,设置有底座、仿真血管和血流控制器,其中仿真血管装配于底座,拆卸方便。血流控制器分别与仿真血管的两端连接,使用时可为仿真血管提供内部流动的液体进行模拟输液。具有成本低、易操作、能长期反复使用的特点,可满足护理教学需求。
附图说明
[0025]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00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底座与血管槽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图2中A部位的血管槽和仿真血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实施例2的A部位的血管槽、仿真血管以及仿真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4中血流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4中压力测试装置与压力显示装置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2]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4中压力测试装置与压力显示装置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3]在图1至图7中,包括:
[0034]底座100、血管槽101;
[0035]仿真血管200;
[0036]仿真皮300;
[0037]血流控制器400、输液管401、增压循环泵402、储液仓403、电压控制器404、回流管405、止回阀406;
[0038]压力测试装置500、压力显示装置501。
具体实施方式
[0039]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40]实施例1。
[0041]一种静脉输液教学模具,如图1-3所示,设置有底座100和仿真血管200,仿真血管200装配于底座100。
[0042]其中,底座100的至少一面设置有血管槽101,血管槽用于将仿真血管装配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00的一面设置有血管槽101,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调节如将两个面分别设置有血管槽或3个面设置血管槽或4个面设置有血管槽等等。
[0043]血管槽101设置有多条互通的槽体,槽体设置为U型槽。
[0044]互通的槽体中至少有一条贯通底座100的两端,在本实施例中槽体中设置有一条贯通底座100两端的槽体。
[0045]仿真血管2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液体输入口和液体出口。本实施例中液体输入口、液体出口分别对应装配在该条贯通底座两端的槽体两端。液体输入口和液体出口可连接输
液装置,模拟回血效果,可反复用于输液穿刺练习。
[0046]仿真血管200可拆卸装配于槽体。可通过卡扣方式将仿真血管装配于槽体中,也可以通过双面胶粘贴的方式将仿真血管装配于槽体中,活动装配的方式也可以选择柔性材料的缠绕固定的方式将仿真血管装配在底座100的血管槽101上。
[0047]仿真血管200设置为乳胶血管;血管槽101设置为仿真静脉血管网状槽。血管槽101的槽深为0.3-0.6cm;血管槽101的直径为0.5-1.0cm;底座高度为3cm-7cm。
[0048]上述底座100长度为13cm-18cm,底座100宽度为6cm-10cm。
[0049]底座100可设置为有机玻璃底座或者陶瓷底座。
[0050]该静脉输液教学模具设置有底座和仿真血管,使用时仿真血管贴合于底座的血管槽内进行模拟输液,使操作更贴合临床真实效果。静脉输液教学模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学生反复练习和穿刺,仿真血管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及漏液,本模具中的仿真血管拆卸方便,使用者可自行替换,具有成本低、可长期反复使用的特点。
[0051]实施例2。
[0052]一种静脉输液教学模具,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静脉输液教学模具还设置有仿真皮300,仿真皮300覆于仿真血管200表面且仿真皮300与底座100固定连接。
[0053]通过设置有仿真皮能够进一步模仿人体结构,提高仿真模拟的真实性,方便学生的模拟操作。
[0054]实施例3。
[0055]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脉输液教学模具,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底座和仿真血管,所述仿真血管装配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至少一面设置有血管槽,所述仿真血管装配于所述血管槽;所述仿真血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液体输入口和液体出口;还设置有仿真皮,所述仿真皮覆于所述仿真血管表面且所述仿真皮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血管槽设置有多条互通的槽体;互通的槽体中至少有一条贯通所述底座的两端,所述仿真皮可拆卸装配于所述底座;仿真血管可拆卸装配于所述槽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输液教学模具,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血流控制器,所述血流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液体输入口、液体出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脉输液教学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流控制器设置有输液管、回流管、增压循环泵以及储液仓,所述增压循环泵的入水口设置于所述储液仓,所述增压循环泵的出水口与所述输液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液体输入口连接,所述回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液仓、液体出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晨玲范舒婷张萌邓鹄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