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液面升降的火锅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82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液面升降的火锅组件,属于厨房器具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虹吸火锅虹吸效果差时无法有效分离食物与汤汁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火锅组件,包括用于容纳汤汁的锅体和置于锅体内的料盘,所述料盘包括底壁和围绕所述底壁边缘并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底壁上还设有用于盛放食物的滤筒以及向下延伸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围绕在所述滤筒外周侧并与所述底壁围成容腔,所述底壁和/或侧壁上设有位于所述环形板外周侧的通液孔,所述环形板底端与所述锅体底壁之间形成流通间隙,所述滤筒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腔内,以提升汤汁沸腾状态下,汤汁自流通间隙流出至料盘底壁以上的液面高度。盘底壁以上的液面高度。盘底壁以上的液面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液面升降的火锅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实现液面升降的火锅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火锅是以热水或热汤来涮煮食物的烹调方式,通常包括锅体、锅盖和料盘等,内置或外置的加热装置对锅体内的汤汁进行加热,放入食材煮熟或者预先放好食材与汤汁一起烹煮。然而目前火锅烹饪存在以下问题:食材和汤汁混杂在一起烹煮,久而久之,食物碎块混杂或者溶解在汤汁内造成汤汁黏度增加,并使汤汁损失原有鲜味,影响用户体验。
[0003]因此,为了使食物与汤汁在烹煮一段时间后做到有效分离,以使用户在食用食物或饮用汤汁的过程中得到分离,是火锅优化体验的核心方法。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升降火锅,利用电机升降或磁悬浮升降等方式驱动料盘升降,以在食物煮熟后分离汤汁,但是结构较为复杂且需要依靠电力实现,因此增加了制造成本和电量消耗。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又开发了一种结构简单和无需耗电的虹吸火锅,其结构是在锅体内放置料盘后,料盘将锅体分隔为容纳食材的上部空间和容纳汤汁的下部空间,然后设置虹吸通道以实现升降。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料盘本身结构、食物的扰动等原因,有时虹吸效果并不理想,导致汤汁无法与食物进行有效分离,因此降低了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实现液面升降的火锅组件,既能在煮沸时提升料盘内的液面高度,又能在止沸时实现汤汁与食物的有效分离。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实现液面升降的火锅组件,包括用于容纳汤汁的锅体和置于锅体内的料盘,所述料盘包括底壁和围绕所述底壁边缘并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底壁上还设有用于盛放食物的滤筒以及向下延伸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围绕在所述滤筒外周侧并与所述底壁围成容腔,所述底壁和/或侧壁上设有位于所述环形板外周侧的通液孔,所述环形板底端与所述锅体底壁之间形成流通间隙,所述滤筒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腔内,以提升汤汁沸腾状态下,汤汁自流通间隙流出至料盘底壁以上的液面高度。
[0007]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板上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靠近所述环形板的顶端设置。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多个透气孔的总面积为10mm2~50mm2。
[0009]进一步的,所述滤筒位于所述容腔内的侧壁上和/或所述滤筒的底壁上设有多个过滤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板的高度为L,所述滤筒底面高出所述环形板底面的距离为H,0≤H≤L/2。
[0011]进一步的,所述滤筒底面低于所述环形板底面,所述滤筒底面与所述环形板底面
之间的距离为0mm~10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侧壁与所述锅体的侧壁之间形成通气间隙。
[0013]进一步的,所述流通间隙为8mm~20mm。
[0014]进一步的,所述料盘还包括设于所述侧壁上并向外延伸的支撑板,所述锅体上设有把手,所述支撑板支撑在所述把手上,以使所述环形板底端与所述锅体底壁之间形成所述流通间隙。
[0015]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把手通过弹性套套接固定。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的火锅组件使用时,先在锅体内添加汤汁,然后将料盘放置在锅体内,使环形板的底部以及滤筒上的过滤孔位于汤汁液面以下的位置,并且料盘的底壁位于汤汁液面以上的位置,食物放置在料盘底壁和滤筒内。当汤汁煮沸后,由于料盘下方位于容腔外侧的第一空间通过通液孔与大气连通,第一空间内的蒸汽大部分经过通液孔排出,第二空间内的蒸汽聚集,待第二空间内的气压大于第一空间的气压时,容腔内的汤汁在压差作用下被挤出,经流通间隙流动至容腔外,以使料盘下方位于容腔外侧的汤汁液面上升,并通过通液孔上升至料盘底壁以上空间,进而浸没并煮熟食物;另外,在煮沸时进入容腔内的气泡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滤筒至少部分位于容腔内,因此会导致第二空间的横截面积减少,进而会增加汤汁被挤出的量,使得液面上升的更高更快,由此提升了料盘内的液面高度,进而提升了食物的口感。当调小火力后,容腔内位于汤汁液面以上的第二空间气压减少,汤汁经通液孔和流通间隙回流至容腔内,此时料盘下方位于容腔外侧的汤汁液面低于料盘底壁,实现汤汁与食物分离,进而便于用户食用食物,避免食物长时间涮煮而导致营养流失,使用时只要保持锅体内的汤汁量在规定范围内即可实现汤汁分离与食物烹煮;此外,通过设置滤筒,还可实现食物分区烹饪,便于用户捞取相应的食材,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18]环形板上设有多个透气孔,透气孔靠近环形板的顶端设置。如此设计,不仅能使热的蒸汽经透气孔进入容腔内聚集在料盘底壁中间,以使汤汁温度更加均匀,还能在火力调小后,使容腔内的蒸汽通过透气孔排出,以加速汤汁回流。
[0019]多个透气孔的总面积为10mm2~50mm2。如此设计,既能保证煮沸过程中容腔内蒸汽压升高以使汤汁被挤出,又能在火力调小止沸后,使容腔内的蒸汽尽快排出,以加速汤汁回流。
[0020]滤筒位于容腔内的侧壁上和/或滤筒的底壁上设有多个过滤孔。止沸时,过滤孔位于液面以下,以使第二空间形成密闭的空间,便于汤汁被挤出,同时过滤孔的设计,可便于汤汁流入滤筒内烹煮食物。
[0021]环形板的高度为L,滤筒底面高出环形板底面的距离为H,0≤H≤L/2,这样设计,当汤汁被挤出后,可使滤筒内的食物与汤汁实现分离,便于用户食用滤筒内的食物。
[0022]滤筒底面低于环形板底面,滤筒底面与环形板底面之间的距离为0mm~10mm。如此设计,在容腔内的液面降低以后,滤筒内的食材仍处于烹煮状态,因此需要长时间烹煮的食材可放在滤筒内进行烹煮,或者当有部分食物需要涮去多余的油或其他配料时也可放入滤筒内进行,以此提升体验效果。
[0023]侧壁与锅体的侧壁之间形成通气间隙。如此设计,能够增加第一空间与大气的连通面积,由此使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压差,以使汤汁尽快被挤出。
[0024]流通间隙为8mm~20mm。如此设计,既能保证汤汁顺畅被挤出以及回流,又能减少汤汁的用量。
[0025]料盘还包括设于侧壁上并向外延伸的支撑板,锅体上设有把手,支撑板支撑在把手上,以使环形板底端与锅体底壁之间形成流通间隙。用户通过握持支撑板可取放料盘,便于用户操作。
[0026]支撑板与把手通过弹性套套接固定。如此设计,可避免料盘产生上下震动,由此保证了环形板底端位于液面以下,进而保证了汤汁在沸腾时被气体挤出上升至料盘底壁以上空间,或在止沸时回流。
[0027]本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火锅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火锅组件的剖视图;
[0031]图3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液面升降的火锅组件,包括用于容纳汤汁的锅体和置于锅体内的料盘,所述料盘包括底壁和围绕所述底壁边缘并向上延伸的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上还设有用于盛放食物的滤筒以及向下延伸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围绕在所述滤筒外周侧并与所述底壁围成容腔,所述底壁和/或侧壁上设有位于所述环形板外周侧的通液孔,所述环形板底端与所述锅体底壁之间形成流通间隙,所述滤筒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腔内,以提升汤汁沸腾状态下,汤汁自流通间隙流出至料盘底壁以上的液面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液面升降的火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上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靠近所述环形板的顶端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现液面升降的火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透气孔的总面积为10mm2~50mm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液面升降的火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位于所述容腔内的侧壁上和/或所述滤筒的底壁上设有多个过滤孔。5.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陈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