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模架造槽机前支腿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8601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模架造槽机前支腿固定装置,属于渡槽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对接杆,第一杆的一端连接桥墩上的预埋件、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杆的一端连接造槽机前支腿、另一端为自由端;对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杆的自由端和第二杆的自由端,第一杆与第二杆之间的距离借助于对接杆的旋拧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移动模架造槽机前支腿固定装置,具有能在过孔过程中固定前支腿,长度可调,造槽机整体稳定性强,过孔时间短,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技术效果。影响施工进度的技术效果。影响施工进度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模架造槽机前支腿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渡槽施工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移动模架造槽机前支腿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采用移动模架造槽机法施工U型水利渡槽,通过前后支腿支撑在桥墩上,通过可整体开合的外模和纵向移动的内模相互配合作业进行槽体现浇施工,待一个孔施工完成后进行移动模架过孔,逐一过孔完成后进行现浇施工,采用移动模架法可有效解决现浇落地支架搭设及安拆问题,同类型截面的渡槽可重复使用。
[0003]过孔完成后,由于后续工序全部由前支腿来支撑,因此前支腿支撑的稳定性是影响移动模架造槽机整体能否稳定的主要因素,在实际应用中,过孔过程中当前支腿出现轻微晃动后,则要立即停车,待移动模架造槽机整体稳定后再继续进行过孔,不仅过孔时间长,还存在倾覆的风险,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模架造槽机前支腿固定装置,旨在解决前支腿在过孔过程中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模架造槽机前支腿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对接杆,第一杆的一端连接桥墩上的预埋件、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杆的一端连接造槽机前支腿、另一端为自由端;对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杆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杆的自由端,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之间的距离借助于所述对接杆的旋拧调节。
[0006]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均包括第一杆体、连接环和第一连接结构,连接环设于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用于连接桥墩预埋件或造槽机前支腿;第一连接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杆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对接杆。
[0007]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对接杆包括第二杆体和第二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为两组,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杆体的两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
[0008]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安装有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的一端设有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内固结有固定板,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螺纹环,螺纹环固设于所述第一杆体靠近设有所述中空腔体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一杆体同轴设置,所述螺纹环的内壁和外壁上均设有旋向相同的螺纹,所述螺纹环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上的所述螺纹环的螺纹旋向相反设置。
[0009]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杆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旋向相反的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套环和固定部,套环同轴套接在所述第二杆体上,所述套环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杆体的外螺纹与所述套环的内螺纹旋向相同设置,所述第二杆体两端的所述套环的内螺纹旋向相反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上的两组所述套环分别螺纹连接所述第
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上的所述螺纹环,旋拧所述第二杆体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的间距;固定部设于所述套环内侧端,用于固定所述套环至所述第二杆体上。
[0010]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还包括预紧器,预紧器固设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对接杆与所述螺纹环连接中,所述预紧器用于抵接所述对接杆并向远离所述第一杆体的方向推顶所述对接杆。
[0011]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还包括拉索,拉索为多个,拉索的一端连接所述套环的外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杆体的外壁,所述拉索分别与所述套环和所述第一杆体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套环与所述螺纹环连接后,所述拉索用于朝向所述第一杆体的方向拉动所述套环。
[0012]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预紧器包括套筒和弹性件,套筒固设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一杆体同轴设置;弹性件伸缩在所述套筒内,所述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杆体轴线平行,所述弹性件用于抵接并推顶所述对接杆。
[0013]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杆体中部设有通孔。
[0014]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套环的外壁和所述第一杆体的外壁上均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拉索的耳板。
[0015]本技术提供的移动模架造槽机前支腿固定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移动模架造槽机前支腿固定装置,对接杆分别连接第一杆和第二杆,使第一杆连接至桥墩上预埋件上,第二杆连接至造槽机前支腿上,通过调节对接杆,可以调节第一杆和第二杆间距,从而可以调节造槽机前支腿与桥墩预埋件的固定连接长度,将造槽机前支腿固定在桥墩上,前支腿在过孔过程中不晃动,保持稳定,解决了造槽机前支腿在过孔过程中不稳定的技术问题,具有能在过孔过程中固定前支腿,造槽机整体稳定性强,过孔时间短,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模架造槽机前支腿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模架造槽机前支腿固定装置的第一杆或第二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模架造槽机前支腿固定装置的对接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0021]图中:1、第一杆;11、第一杆体;12、连接环;13、第一连接结构;131、螺纹环;132、预紧器;1321、套筒;1322、弹性件;133、拉索;14、中空腔体;15、固定板;2、第二杆;3、对接杆;31、第二杆体;311、通孔;32、第二连接结构;321、套环;322、固定部;4、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4,现对本技术提供的移动模架造槽机前支腿固定装置进行说明。所述移动模架造槽机前支腿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杆1、第二杆2和对接杆3,第一杆1的一端连接桥墩上的预埋件、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杆2的一端连接造槽机前支腿、另一端为自由端;对接杆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杆1的自由端和第二杆2的自由端,第一杆1与第二杆2之间的距离借助于对接杆3的旋拧调节。
[0024]本技术提供的移动模架造槽机前支腿固定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对接杆3分别连接第一杆1和第二杆2,使第一杆1连接至桥墩上预埋件上,第二杆2连接至造槽机前支腿上,通过调节对接杆3,可以调节第一杆1和第二杆2间距,从而可以调节造槽机前支腿与桥墩预埋件的固定连接长度,将造槽机前支腿固定在桥墩上,前支腿在过孔过程中不晃动,保持稳定,解决了造槽机前支腿在过孔过程中不稳定的技术问题,具有能在过孔过程中固定前支腿,造槽机整体稳定性强,长度可调,过孔时间短,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技术效果。
[00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模架造槽机前支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杆,一端连接桥墩上的预埋件、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杆,一端连接造槽机前支腿、另一端为自由端;以及对接杆,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杆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杆的自由端,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之间的距离借助于所述对接杆调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模架造槽机前支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均包括:第一杆体;连接环,设于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用于连接桥墩预埋件或造槽机前支腿;以及第一连接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杆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对接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模架造槽机前支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杆包括:第二杆体;以及第二连接结构,为两组,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杆体的两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模架造槽机前支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有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的一端设有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内固结有固定板,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螺纹环,固设于所述第一杆体靠近设有所述中空腔体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一杆体同轴设置,所述螺纹环的内壁和外壁上均设有旋向相同的螺纹,所述螺纹环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上的所述螺纹环的螺纹旋向相反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模架造槽机前支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旋向相反的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套环,同轴套接在所述第二杆体上,所述套环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杆体的外螺纹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君诚王青蕊贺伟奇聂浩黄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