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揉捻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包括,开关、揉捻电机、莲花底座、液压杆、揉捻头及揉捻摆动块,所述支撑底架下端焊接安装有金属底座,所述支撑底架右端固定安装有开关,所述支撑底架上端固定安装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上端固定安装有下横梁,所述下横梁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小型电机,所述下横梁中部安装固定有调速器,所述调速器左上端固定安装有减震器,所述小型电机上端固定安装有揉捻摆动块,所述揉捻摆动块两端中部焊接安装有莲花底座,所述调速器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液压支撑柱,所述液压支撑柱中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支撑柱顶端右部固定安装有上横梁,大大提高了茶叶的揉捻效果和美观性。提高了茶叶的揉捻效果和美观性。提高了茶叶的揉捻效果和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揉捻机
[0001]本技术属于茶叶加工
,具体为一种茶叶揉捻机。
技术介绍
[0002]揉捻对于茶的叶作用是基本一样的主要在于:1外形:叶片揉破变轻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2口感: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在一般茶叶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将茶叶进行揉捻,茶叶揉捻的目的是适当破坏杀青后茶叶组织,让茶叶内含物质渗透在叶的表面,同时对茶叶进行造型,使芽叶卷紧成需要的形状。目前高档名优成品茶叶一般以手揉为主,双手握茶,先轻后重,轻重交替进行,嫩叶冷揉,老叶热揉,最后松压,解团,中低档绿茶一般采用机器揉捻的方式。其中一道工序是揉捻,即将杀青后的茶叶用手或设备搓揉,使其白毫脱落并成型,揉捻是造成成品茶最后定型的决定因素。
[0003]现有的揉捻设备通过人为手动控制压盖的提拉和按压,所以压力值不能得到精确的数值化,每次揉捻的力度不能达到统一,使得最终揉捻后的茶型存在差异性,会影响的茶叶的品质;茶叶在进行揉捻过程中会有较多碎末叶产生,在进行出料时,影响茶叶品质或是增加后需要处理工序,浪费时间,而且这种揉捻设备的揉捻盘中没有出料机构,揉捻完成后还需手动收集茶叶,效率较低且浪费人力,现在的揉捻机的揉捻速度不能进行调控,只能针对一种茶叶进行揉捻,实用性大大降低,而且现在的揉捻机没有减震装置,揉捻之后的茶叶外观大大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茶叶揉捻机。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开关、揉捻电机、莲花底座、液压杆、揉捻头及揉捻摆动块,所述支撑底架下端焊接安装有金属底座,所述支撑底架右端固定安装有开关,所述支撑底架上端固定安装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上端固定安装有下横梁,所述下横梁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小型电机,所述下横梁中部安装固定有调速器,所述调速器左上端固定安装有减震器,所述小型电机上端固定安装有揉捻摆动块,所述揉捻摆动块两端中部焊接安装有莲花底座,所述调速器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液压支撑柱,所述液压支撑柱中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
[0006]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支撑柱顶端右部固定安装有上横梁,所述揉捻电机两端通过带有固定槽上的卡片卡接固定,且揉捻电机为YCT电磁电机。
[0007]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揉捻电机下端通过螺丝接板固定安装有揉捻头,且揉捻头为圆柱形,所述揉捻头下端固定安装有带有纹路的保护套。
[000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器外表面为带有圆形卡槽的减震块,所述减震块两端固定安装有减震孔,所述减震块上端通过三角螺丝固定安装在莲花底座上。
[0009]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莲花底座外表面为一层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中
部固定安装有中央出料口,所述中央出料口外端固定安装有莲花叶槽,且莲花叶槽分散在中央出料口周围,呈莲花状。
[0010]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莲花底座表面具有揉捻凸起,莲花底座呈漏斗状,其平面向中央出料口处向下倾斜。
[001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中,揉捻头对下端莲花底座B中的茶叶开始揉捻,莲花叶槽两端的挡片,可以大大提高茶叶的揉捻效果,小型电机带动上端的揉捻摆动块开始运动,揉捻摆动块带动莲花底座进行摆动,对莲花叶槽上的茶叶进行不断揉捻,下端的调速器可以针对不同的条件的茶叶进行调速,大大提高了揉捻效果。
[0013]2、本技术中,揉捻头底部的保护套,上端的减震器大大降低了揉捻时的震动,都能大大提高了茶叶揉捻之后的美观性。
[0014]3、本技术中,当揉捻结束后,关闭开关,机器断电,液压杆开始复位,莲花底座中部的中央出料口21可以排出揉捻好的茶叶,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简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A处的结构示意简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B处的结构示意简图。
[0018]图中标记:1、金属底座;2、支撑底架;3、卡接槽;4、小型电机;5、揉捻摆动块;6、液压支撑柱;7、上横梁;8、螺丝接板;9、揉捻电机;10、固定槽;11、揉捻头;12、保护套;13、液压杆;14、调速器;15、下横梁;16、开关;17、三角螺丝;18、减震孔;19、减震块;20、金属外壳;21、中央出料口;22、莲花叶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参照图1-3,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开关16、揉捻电机9、莲花底座B、液压杆13、揉捻头11及揉捻摆动块5,支撑底架2下端焊接安装有金属底座1支撑莲花底座B,支撑底架2右端安装有开关 16,控制装置的启动,支撑底架2上端固定安装有卡接槽3,固定支撑底架2,卡接槽3上端固定安装有下横梁15,固定小型电机4、调速器14和液压支撑柱6,下横梁15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小型电机4,控制揉捻摆动块5的运作,下横梁15中部安装固定有调速器14,调速器14左上端固定安装有减震器A,小型电机4上端固定安装有揉捻摆动块5,揉捻摆动块5两端中部焊接安装有莲花底座B,放置茶叶处,调速器14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液压支撑柱6,支撑液压杆13,液压支撑柱6中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13,液压支撑柱6顶端右部固定安装有上横梁7,揉捻电机9两端通过带有固定槽10上的卡片卡接固定,揉捻电机带动液压杆运动,且揉捻电机9为YCT电磁电机,揉捻电机9下端通过螺丝接板8固定安装有揉捻头11,通过揉捻头 11对茶叶进行揉捻,且揉捻头11为圆柱形,揉捻头11下端固定安装有带有纹路
的保护套12,保护茶叶的外观。
[0021]参见图1至图2,本申请中,减震器A外表面为带有圆形卡槽的减震块19,大大降低了揉捻时的震动,减震块19两端固定安装有减震孔18,减震块19上端通过三角螺丝17固定安装在莲花底座B上。
[0022]参见图1至图3,本申请中,莲花底座B外表面为一层金属外壳20,金属外壳20中部固定安装有中央出料口21,通过中央出药口排出揉捻好的茶叶,中央出料口21外端固定安装有莲花叶槽22,放置茶叶处,且莲花叶槽22分散在中央出料口21周围,呈莲花状莲花底座B 表面具有揉捻凸起,增大揉捻的面积,莲花底座B呈漏斗状,其平面向中央出料口21处向下倾斜。
[0023]工作原理:本机器为一种茶叶揉捻机,当我们需要对茶叶进行揉捻时,准备好需要揉捻的茶叶,然后倒入到莲花底座B内部的莲花叶槽22,然后打开右端的开关16,机器开始运动,上端的揉捻电机9 带动液压杆13开始运动,然后液压杆13受到压力开始压缩,揉捻头 11开始向下运动,揉捻头11底部的保护套12,可以保护茶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开关(16)、揉捻电机(9)、莲花底座(B)、液压杆(13)、揉捻头(11)及揉捻摆动块(5),支撑底架(2)下端焊接安装有金属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架(2)右端安装有开关(16),所述支撑底架(2)上端固定安装有卡接槽(3),所述卡接槽(3)上端固定安装有下横梁(15),所述下横梁(15)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小型电机(4),所述下横梁(15)中部安装固定有调速器(14),所述调速器(14)左上端固定安装有减震器(A),所述小型电机(4)上端固定安装有揉捻摆动块(5),所述揉捻摆动块(5)两端中部焊接安装有莲花底座(B),所述调速器(14)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液压支撑柱(6),所述液压支撑柱(6)中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支撑柱(6)顶端右部固定安装有上横梁(7),所述揉捻电机(9)两端通过带有固定槽(10)上的卡片卡接固定,且揉捻电机(9)为YCT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高永,李德芬,白培宏,
申请(专利权)人:珙县僰贡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