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防止堵塞的胃管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30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效防止堵塞的胃管插管,包括管体,管体的轴心同轴心设有管孔,管体的一端为插入端、另一端为连接端,管体的管壁内壁以管体轴心为中心均匀分布有多个螺旋槽,螺旋槽以管体的轴心作为螺旋轴心,螺旋槽沿着管壁延伸至管体的插入端。从上述结构可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效防止堵塞的胃管插管,通过瓣状结构A和瓣状结构B的作用,使得形成单向连通口,即当管孔内有介质作用的时候,管孔内的介质不会通过瓣状结构A和瓣状结构B进入螺旋孔内污染螺旋孔,而当螺旋孔内有介质作用的时候可以打开瓣状结构A和瓣状结构B对管孔进行冲洗,从而防止胃插管内的堵塞,延长胃管的使用时长,降低治疗成本。低治疗成本。低治疗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效防止堵塞的胃管插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耗材器械的
,具体涉及一种有效防止堵塞的胃管插管。

技术介绍

[0002]插胃管也就是口饲或鼻饲,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人工把胃管经口腔或鼻孔置入食道中,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通过手动加压注射器推杆和活塞往患者鼻胃管内和胃里打水和食物,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是临床医护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但是患者在插管后使用的时候,由于通过胃插管进入的流至食物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较大的食物颗粒会堵住胃插管,传统的胃插管一旦被堵住后,疏通操作非常繁琐复杂,而且不一定能够疏通成功,所以一般而言都只能拔出胃插管、再换上新的胃插管。但是这么操作的话,不仅会导致治疗费用的增加,而且每次插管拔管都会造成病患的痛苦,甚至还会导致食道的损伤。
[0003]本医院的医护人员与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在交流活动中对于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一起进行了探讨研究,并在研究改造了胃插管本身结构,以及针对于改造后的胃管插管结构的喂食和冲洗两种功能方便切换使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有效防止堵塞的胃管插管,通过瓣状结构A和瓣状结构B的作用,使得形成单向连通口,即当管孔内有介质作用的时候,管孔内的介质不会通过瓣状结构A和瓣状结构B进入螺旋孔内污染螺旋孔,而当螺旋孔内有介质作用的时候可以打开瓣状结构A和瓣状结构B对管孔进行冲洗,从而防止胃插管内的堵塞,延长胃管的使用时长,降低治疗成本;通过管孔本身的螺旋槽作用,形成螺旋流向,从而有利于管孔内介质的流通,进而尽量减小管孔内堵塞的概率;通过连接套管的作用,从而实现胃插管的进行注射喂食和冲洗的两种功能;通过帽盖的作用,使得不管连接套管与管体的连接方式如何,都能够进行密封;连接套管的隔板所设的连通孔A能够起到第一道过滤作用,避免颗粒较大的食物进入胃插管内。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有效防止堵塞的胃管插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轴心同轴心设有管孔,所述管体的一端为插入端、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管体的管壁内壁以管体轴心为中心均匀分布有多个螺旋槽,所述螺旋槽以管体的轴心作为螺旋轴心,所述螺旋槽沿着管壁延伸至管体的插入端。
[000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管体的管壁内、位于相邻两个螺旋槽之间、还分别以管体轴心为中心均匀设有螺旋孔,所述螺旋孔与螺旋槽平行,所述螺旋孔沿着管壁延伸至螺旋槽的两端、并从管体的连接端贯穿管壁,所述螺旋孔面向螺旋槽的孔壁和面向管孔的孔壁均设有冲刷口。
[0007]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管体的管壁、对应于连接端的端面位置处同轴
心设有环形槽,所述螺旋槽向管体的连接端一端延伸至位于环形槽的槽底位置处,所述螺旋孔穿过槽底后贯穿管体的连接端。
[0008]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冲刷口包括设于面向螺旋槽的孔壁所设的冲刷口A和面向管孔的孔壁所设的冲刷口B,所述管孔的管壁对应于冲刷口A位置处设有瓣状结构A,所述螺旋槽的槽壁对应于冲刷口B位置处设有瓣状结构B;当所述瓣状结构A与管孔的孔壁齐平的时候、所述瓣状结构B与对应螺旋槽的槽壁齐平的时候,所述瓣状结构A和瓣状结构B均为密封封闭状态;当所述瓣状结构A向管孔内弯折的时候、所涉瓣状结构B向对应螺旋槽内弯折的时候,所述瓣状结构A和瓣状结构B均为连通状态。
[0009]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当螺旋槽内的介质对瓣状结构A的压力大于等于螺旋孔内的介质对瓣状结构A的压力时,所述瓣状结构A位于螺旋槽的槽壁对应于冲刷口A位置处所设的定位槽A内、此时所述瓣状结构A与管孔的孔壁齐平。
[0010]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瓣状结构A背向管孔的一侧与螺旋槽的槽壁连接,当螺旋孔内的介质对于瓣状结构A的压力大于螺旋槽内的介质对瓣状结构A的压力时,瓣状结构A向螺旋槽一侧打开,并使螺旋孔内的介质射向对应的螺旋槽、管孔以及管孔相对侧的螺旋槽内。
[0011]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瓣状结构B位于冲刷口B面向管孔的一端,并且冲刷口B内、位于瓣状结构B背向管孔的一侧还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通过连接杆固定于螺旋孔远离管孔一侧的孔壁;当管孔内的介质对瓣状结构B的压力大于等于螺旋孔内的介质对瓣状结构B的压力时,所述瓣状结构B与定位板贴合、所述瓣状结构B与管孔的孔壁齐平并密封;当螺旋孔内的介质对瓣状结构B的压力大于管孔内的介质对瓣状结构的压力时,所述瓣状结构B向管孔一侧打开,并使螺旋孔内的介质射向管孔以及管孔相对侧的螺旋槽内。
[0012]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连接杆为沿着螺旋孔设置的螺旋结构,所述定位板沿着连接杆延伸设置。
[0013]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冲刷口A交错设置于螺旋孔面向相邻两侧螺旋槽的对应孔壁上。
[0014]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管体内所有结构的材料为硅胶。
[0015]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管体的连接端还同轴心设有可插接固定的连接套管,所述套管壁的内径与管体的外径匹配,所述连接套管的套管壁的内壁中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套管壁内分隔为槽A和槽B,所述隔板面向槽A的一端中部同轴心设有内管,所述内管与隔板形成注射连接槽,所述隔板面向槽B的一端中部同轴心设有凸台,所述内管A的外径和所述凸台的外径均相等,并且与管孔的内径匹配,所述隔板位于内管A内的区域均匀设有连通孔A,所述凸台的中心设有瓣状结构C,当瓣状结构C与凸台齐平的时候,所述瓣状结构C为密封封闭状态;当所述瓣状结构C向槽B一侧弯折的时候,所述瓣状结构C为连通状态;所述隔板位于套管壁与内管A之间、以及所述隔板位于套管壁与凸台之间均形成环形槽,所述隔板对应位于环形槽的区域内设有与螺旋孔匹配的连通孔B。
[0016]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连接套管的内壁、对应于槽A的槽口位置处和槽B的槽口位置处分别设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与管体的连接端外侧壁所设的环形卡条A匹配。
[0017]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槽A内的环形卡槽与隔板对应侧端面之间的距
离与槽B内的环形卡槽与隔板对应侧端面之间的距离相等。
[0018]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连接套管远离管体的一端还设有可插接固定的帽盖,所述帽盖面向连接套管一侧端面的边沿设有环形翻边,所述帽盖设有环形翻边的一侧的端面中部同轴心设有内管B,所述环形翻边的内径与套管壁的外径匹配,所述内管B的外径与套管壁的内径匹配。
[0019]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内管B的外侧壁、对应于环形卡槽设有匹配的环形卡条B。
[0020]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瓣状结构C的材料为硅胶。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本专利技术的有效防止堵塞的胃管插管,通过瓣状结构A和瓣状结构B的作用,使得形成单向连通口,即当管孔内有介质作用的时候,管孔内的介质不会通过瓣状结构A和瓣状结构B进入螺旋孔内污染螺旋孔,而当螺旋孔内有介质作用的时候可以打开瓣状结构A和瓣状结构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有效防止堵塞的胃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轴心同轴心设有管孔(2),所述管体(1)的一端为插入端、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管体(1)的管壁内壁以管体(1)轴心为中心均匀分布有多个螺旋槽(10),所述螺旋槽(10)以管体(1)的轴心作为螺旋轴心,所述螺旋槽(10)沿着管壁延伸至管体(1)的插入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防止堵塞的胃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管壁内、位于相邻两个螺旋槽(10)之间、还分别以管体(1)轴心为中心均匀设有螺旋孔(7),所述螺旋孔(7)与螺旋槽(10)平行,所述螺旋孔(7)沿着管壁延伸至螺旋槽(10)的两端、并从管体(1)的连接端贯穿管壁,所述螺旋孔(7)面向螺旋槽(10)的孔壁和面向管孔(2)的孔壁均设有冲刷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效防止堵塞的胃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管壁、对应于连接端的端面位置处同轴心设有环形槽(4),所述螺旋槽(10)向管体(1)的连接端一端延伸至位于环形槽(4)的槽底(3)位置处,所述螺旋孔(7)穿过槽底(3)后贯穿管体(1)的连接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效防止堵塞的胃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刷口包括设于面向螺旋槽(10)的孔壁所设的冲刷口A(14)和面向管孔(2)的孔壁所设的冲刷口B(15),所述管孔(2)的管壁对应于冲刷口A(14)位置处设有瓣状结构A(12),所述螺旋槽(10)的槽壁对应于冲刷口B(15)位置处设有瓣状结构B(11);当所述瓣状结构A(12)与管孔(2)的孔壁齐平的时候、所述瓣状结构B(11)与对应螺旋槽(10)的槽壁齐平的时候,所述瓣状结构A(12)和瓣状结构B(11)均为密封封闭状态;当所述瓣状结构A(12)向管孔(2)内弯折的时候、所涉瓣状结构B(11)向对应螺旋槽(10)内弯折的时候,所述瓣状结构A(12)和瓣状结构B(11)均为连通状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效防止堵塞的胃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当螺旋槽(10)内的介质对瓣状结构A(12)的压力大于等于螺旋孔(7)内的介质对瓣状结构A(12)的压力时,所述瓣状结构A(12)位于螺旋槽(10)的槽壁对应于冲刷口A(14)位置处所设的定位槽A内、此时所述瓣状结构A(12)与管孔(2)的孔壁齐平。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效防止堵塞的胃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瓣状结构A(12)背向管孔(2)的一侧与螺旋槽(10)的槽壁连接,当螺旋孔(7)内的介质对于瓣状结构A(12)的压力大于螺旋槽(10)内的介质对瓣状结构A(12)的压力时,瓣状结构A(12)向螺旋槽(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利赵菁菁周健孙菲菲赵靓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