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水分子液化传输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820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水分子液化传输利用装置,包括呈环状设置的水分子捕捉器、溶液储存腔、湿润过滤层与水分胁迫带,所述水分子捕捉器包括上部的遮雨装置、水分子液化剂、雨水导流槽,所述溶液储存腔上部通过竖直设置的多根溶液疏导管与水分子捕捉器底部相连通,所述溶液储存腔下部通过竖直设置的水分疏导管网与所述湿润过滤层相连接,所述水分胁迫带由保水剂含量自内而外依次降低的颗粒状保水剂基质层与无纺布交替设置而成,所述水分胁迫带内侧填充有根部基质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空气中水分子液化收集起来并传递转移至植物根系周围,供山坡植物生长,从而保证苗木生长所需水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存活率。高苗木的成活率和存活率。高苗木的成活率和存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水分子液化传输利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建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水分子液化传输利用装置,尤其是利于提高边坡植物成活率和存活率,减少灌溉成本,利于岩石山地边坡绿化,适合当前山地边坡绿化、修复、保护的生态发展需求。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生活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绿地在不断饱和的状态下,我国在完善城市绿化的基础上,对周边的荒山、裸露岩石、破坏矿山的修复也越来越重视,但是种植后的养护灌溉措施技术成本较高,直接影响山地绿化的进度和成果。
[0003]现阶段,我国在山地边坡修复、绿化过程中,后期养护主要是集中管网灌溉,成片统一养护,种植的品种比较集中统一,无法做到单株的根据苗木品种和需要单独灌溉,成片铺设管网难度大,成本造价高,工作风险大;补植的苗木,由于区分困难,无法做到针对性养护,成活率较低。而使用的保水剂措施,只能靠补充水源缓解一段时间的干旱,无法长期的保持水分,并且由于保水剂对空气中的水资源无法利用,因此无法使用在地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以将山地空气水分子液化,通过胁迫传输至植物根系周围,供植物生长利用的空气水分子液化传输利用装置,从而提高山地边坡植物成活率和存活率,实现陡峭边坡覆绿的水分液化利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水分子液化传输利用装置,包括呈环状设置在上部的水分子捕捉器、呈环状设置在中部的溶液储存腔、呈环状设置在下部内层的湿润过滤层与呈环状设置在下部外层的水分胁迫带,所述水分子捕捉器包括上部的遮雨装置、设置在所述遮雨装置内的水分子液化剂、设置在外壁上的雨水导流槽,所述溶液储存腔上部通过竖直设置的多根溶液疏导管与水分子捕捉器底部相连通,所述溶液储存腔下部通过竖直设置的水分疏导管网与所述湿润过滤层相连接,所述水分胁迫带由保水剂含量自内而外依次降低的颗粒状保水剂基质层与无纺布交替设置而成,所述水分胁迫带内侧填充有根部基质层。
[0006]优选地,所述遮雨装置为顶部不透水、侧面设有通风孔的T型圆环空腔结构,所述遮雨装置的顶部设有可活动打开的盖板。
[0007]优选地,所述水分子液化剂填充在所述T型圆环空腔结构的空腔中,所述水分子液化剂为碎屑或颗粒形状的氯化钙。
[0008]优选地,所述遮雨装置由软塑PVC材料制成,厚度为4mm;所述T型圆环空腔结构的上部横向结构宽度为20cm,厚度为5cm,呈圆形设置,所述T型圆环空腔结构的下部竖向结构宽度为5cm,高度为15cm,底部呈凹槽型;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微孔,所述微孔的直径为1cm。
[0009]优选地,所述溶液储存腔的顶部设有入水口;所述溶液疏导管为直径1cm的软管,所述溶液疏导管上部与所述微孔相连,下部与所述入水口相连通。
[0010]优选地,所述溶液储存腔呈环形墙体布置在种植穴周围,所述溶液储存腔的宽度为15cm,高度为10cm;所述水分疏导管网为软塑材质,直径2mm;所述水分疏导管网上部与所述溶液储存腔连接,下部插入所述湿润过滤层内。
[0011]优选地,所述湿润过滤层为外围有8g/

的无纺布包裹的粉末状保水剂基质,所述水分胁迫带设置在无纺布的外侧。
[0012]优选地,所述水分胁迫带包括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第一颗粒状保水剂基质层、第二颗粒状保水剂基质层、第三颗粒状保水剂基质层、第四颗粒状保水剂基质层,所述第一颗粒状保水剂基质层、第二颗粒状保水剂基质层、第三颗粒状保水剂基质层、第四颗粒状保水剂基质层中保水剂质量含量依次为4%、8%、15%、25%。
[0013]优选地,所述水分胁迫带中的颗粒状保水剂基质层由园土与草炭土按照体积比1:1混合后,按质量含量与保水剂进行配比混合制成;所述根部基质层由草炭土、园土、蛭石按照体积比3:3:2混合均匀后加入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保水剂混合制成。
[0014]优选地,所述湿润过滤层与水分胁迫带之间设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上设有渗透微孔,所述阻隔板上还铺设有无纺布层;所述阻隔板为硬质PVC材质,厚度为0.4cm。
[0015]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0016]本专利技术的空气水分子液化传输利用装置主要是通过在地表与空气接触部分设置固体试剂,将空气水分子吸附形成溶液,完成空气水分子的液化;液化后通过单向导管半圆形水分疏导管网,将溶液疏导分布;在运输溶液的导管外侧布置不同粒径和密实度的保水剂,将溶液中水分子胁迫出来,并传递转移至植物根系周围,供山坡植物生长,从而保证苗木生长所需水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存活率。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空气水分子液化传输利用装置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空气水分子液化传输利用装置截面示意图;
[0020]图3为空气水分子液化传输利用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水分子液化传输利用装置,如图1~图3所示,其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将空气中水分子收集起来并传递转移至植物根系周围,供山坡植物生长,从而保证苗木生长所需水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存活率。
[0023]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空气水分子液化传输利用装置包括呈环状设置在上部的水分子捕捉器、呈环状设置在中部的溶液储存腔04、呈环状设置在下部内层的湿润过滤层06与呈环状设置在下部外层的水分胁迫带07,所述水分子捕捉器包括上部的遮雨装置01、设置在所述遮雨装置01内的水分子液化剂02、设置在外壁上的雨水导流槽10,所述溶液储存腔04上部通过竖直设置的多根溶液疏导管03与水分子捕捉器底部相连通,所述溶液储存腔04下部通过竖直设置的水分疏导管网05与所述湿润过滤层06相连接,所述水分胁迫带
07由保水剂含量自内而外依次降低的颗粒状保水剂基质层与无纺布11交替设置而成,所述水分胁迫带07内侧填充有根部基质层08。
[0024]具体地,所述遮雨装置01为顶部不透水、侧面设有通风孔09的T型圆环空腔结构,所述遮雨装置01的顶部设有可活动打开的盖板。所述遮雨装置01由软塑PVC材料制成,厚度为4mm;所述T型圆环空腔结构的上部横向结构宽度为20cm,厚度为5cm,呈圆形设置,所述T型圆环空腔结构的下部竖向结构宽度为5cm,高度为15cm,底部呈凹槽型;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微孔13,所述微孔13的直径为1cm。T型圆环空腔结构外壁刻有雨水导流槽10,导流雨水。
[0025]优选地,所述水分子液化剂02填充在所述T型圆环空腔结构的空腔中,所述水分子液化剂02为碎屑或颗粒形状的氯化钙。在夏季空气湿度达到62%以上时,将空气中的水分子通过与CaCl2为主要组成物资的基质进行充分接触,将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水分子液化传输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环状设置在上部的水分子捕捉器、呈环状设置在中部的溶液储存腔(04)、呈环状设置在下部内层的湿润过滤层(06)与呈环状设置在下部外层的水分胁迫带(07),所述水分子捕捉器包括上部的遮雨装置(01)、设置在所述遮雨装置(01)内的水分子液化剂(02)、设置在外壁上的雨水导流槽(10),所述溶液储存腔(04)上部通过竖直设置的多根溶液疏导管(03)与水分子捕捉器底部相连通,所述溶液储存腔(04)下部通过竖直设置的水分疏导管网(05)与所述湿润过滤层(06)相连接,所述水分胁迫带(07)由保水剂含量自内而外依次降低的颗粒状保水剂基质层与无纺布(11)交替设置而成,所述水分胁迫带(07)内侧填充有根部基质层(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水分子液化传输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雨装置(01)为顶部不透水、侧面设有通风孔(09)的T型圆环空腔结构,所述遮雨装置(01)的顶部设有可活动打开的盖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水分子液化传输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子液化剂(02)填充在所述T型圆环空腔结构的空腔中,所述水分子液化剂(02)为碎屑或颗粒形状的氯化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水分子液化传输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雨装置(01)由软塑PVC材料制成,厚度为4mm;所述T型圆环空腔结构的上部横向结构宽度为20cm,厚度为5cm,呈圆形设置,所述T型圆环空腔结构的下部竖向结构宽度为5cm,高度为15cm,底部呈凹槽型;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微孔(13),所述微孔(13)的直径为1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水分子液化传输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储存腔(04)的顶部设有入水口(14);所述溶液疏导管(03)为直径1cm的软管,所述溶液疏导管(03)上部与所述微孔(13)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会顶张耀兵赵雪晴陈雪梅王青汪天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河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