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动力耦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795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速器动力耦合系统,包括内部安装有动力输入轴的分动箱壳体,所述动力输入轴的动力输入端通过旋转连接座连接于分动箱壳体上,动力输入轴上安装有位于分动箱壳体内侧的中心齿轮,所述分动箱壳体内还安装有多个均布在中心齿轮外围并与动力输入轴相平行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与中心齿轮啮合的外围齿轮,所述分动箱壳体外侧安装有多台与转轴一一对应同轴连接的高速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变速器动力耦合系统采用多台高速电机进行动力的耦合,体积更小,工作更加稳定可靠,并且在其中某台高速电机出现故障时,其余高速电机还可以继续工作来保证变速器的运行。还可以继续工作来保证变速器的运行。还可以继续工作来保证变速器的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器动力耦合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速器动力耦合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重型卡车电动系统中变速器的分动箱多是采用单台大功率普通电机来驱动动力输入轴转动,然后通过动力输入轴将动力传输到后面的变速箱;由于大功率普通电机(一般功率为350KW)的尺寸较大,造成变速器整体长度尺寸较大;而且当唯一的一台驱动电机发生故障时,电动系统也就无法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工作稳定可靠的变速器动力耦合系统。
[0004]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变速器动力耦合系统,包括内部安装有动力输入轴的分动箱壳体,所述动力输入轴的动力输入端通过旋转连接座连接于分动箱壳体上,动力输入轴上安装有位于分动箱壳体内侧的中心齿轮,所述分动箱壳体内还安装有多个均布在中心齿轮外围并与动力输入轴相平行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与中心齿轮啮合的外围齿轮,所述分动箱壳体外侧安装有多台与转轴一一对应同轴连接的高速电机。
[0005]进一步的,所述分动箱壳体外侧设置有用以安装高速电机的法兰座,所述高速电机和分动箱壳体的法兰座之间通过连接法兰连接,所述连接法兰中间开设有供转轴穿过的中孔,连接法兰的中孔朝向分动箱壳体一端设置有油封安装槽、朝向电机一端设置有水封安装槽,连接法兰的中孔中间位置设置有环形导油槽,连接法兰外侧部开设有通至环形导油槽的导油孔。
[000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法兰朝向分动箱壳体设置有与分动箱壳体连接的第一法兰部、朝向高速电机一端设置有与高速电机连接的第二法兰部,所述第一法兰部的端面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分动箱壳体的法兰座中间设置有与凸台适配的凹槽;所述第一法兰部直径小于第二法兰部直径,第一法兰部和第二法兰部之间通过一锥形部连接,所述锥形部外周部具有沿圆周均布的加强肋板。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导油孔朝外一端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内设置有内螺纹并且观察口上旋接有透明螺栓;所述转轴朝向高速电机一端设置有花键孔,所述高速电机的主轴上设置有与转轴的花键孔配合的花键轴。
[0008]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输入轴上安装有离合器内圈,所述离合器内圈上套装有多片交错排列的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所述旋转连接座和动力输入轴之间设置有环形油腔R,旋转连接座上设置有引油孔R以及连接引油孔R和环形油腔R的油路R,离合器内圈上套装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部位分布有润滑油孔,动力输入轴和离合器内圈之间设置有环形油腔R1,离合器内圈上设置有连通环形油腔R1和润滑油孔的油路R1;动力输入轴内设置有连通环形油腔R和环形油腔R1的油道R。
[0009]进一步的,所述离合器内圈为两个,分别是离合器内圈K1和离合器内圈K2,离合器内圈K1和离合器内圈K2之间设置有套装在动力输入轴上的缸套,所述缸套外侧设置有能在离合器内圈K1和离合器内圈K2之间滑动的活塞,离合器内圈K1和离合器内圈K2设置有分别与活塞两端配合的油腔K1和油腔K2,所述活塞外部设置有通过活塞滑动顶压离合器内圈K1上主、从动摩擦片或离合器内圈K2上主、从动摩擦片的顶压盘。
[0010]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连接座和动力输入轴之间设置有环形油腔A和环形油腔B,旋转连接座上设置有引油孔A以及连通引油孔A和环形油腔A的油路A,旋转连接座上设置有引油孔B以及连通引油孔B和环形油腔B的油路B;动力输入轴和缸套之间设置有环形油腔A1和环形油腔B2,动力输入轴内设置有连通环形油腔A和环形油腔A1的油道A以及连通环形油腔B和环形油腔B1的油道B,所述缸套上设置有连通油腔K1和环形油腔A1的油路K1以及连通油腔K2和环形油腔B1的油路K2。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采用多台高速电机进行动力的耦合,体积更小,工作更加稳定可靠,并且在其中某台高速电机出现故障时,其余高速电机还可以继续工作来保证变速器的运行;
[0013](2)高速电机安装结构可靠性高,可有效阻止液压油流入高速电机,保证高速电机平稳运行;并且易于判断油封是否破损或者老化,以便能够及时更换油封;
[0014](3)冷却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实现对摩擦片进行有效润滑冷却,避免摩擦片温升过高。
[001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内部立体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外部立体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剖面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高速电机和分动箱壳体连接剖面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法兰立体图;
[002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法兰正视图;
[0022]图7是图6中A-A剖面图;
[0023]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输入轴本体剖面图;
[0024]图9是图8中B-B剖面图;
[0025]图中标号说明:100-分动箱壳体、110-凹槽、120-法兰座、130-转轴、140-外围齿轮、200-动力输入轴、210-环形油腔R、220-环形油腔R1、230-油道R、240-环形油腔A、250-环形油腔B、260-环形油腔A1、270-环形油腔B1、280-油道A、290-油道B、300-旋转连接座、310-引油孔R、320-油路R、400-离合器内圈K1、410-主动摩擦片、420-从动摩擦片、430-润滑油孔、440-油路R1、450-油腔K1、500-离合器内圈K2、510-油腔K2、600-缸套、610-油路K1、620-油路K2、700-活塞、710-顶压盘、800-高速电机、900-连接法兰、910-油封安装槽、920-水封安装槽、930-环形导油槽、940-导油孔、950-第一法兰部、951-凸台、960-第二法兰部、970-锥形部、971-加强肋板、980-观察口、1000-中心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1~9所示,一种变速器动力耦合系统,包括内部安装有动力输入轴200的分动箱壳体100,所述动力输入轴200的动力输入端通过旋转连接座300连接于分动箱壳体100上,动力输入轴将动力传递给后面的四挡变速箱,四挡变速箱以及动力输入轴如何将动力传递到四挡变速箱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对其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做具体阐述;动力输入轴200上安装有位于分动箱壳体100内侧的中心齿轮1000,所述分动箱壳体100内还安装有多个均布在中心齿轮外围并与动力输入轴相平行的转轴130,所述转轴130上安装有与中心齿轮1000啮合的外围齿轮140,所述分动箱壳体100外侧安装有多台与转轴130一一对应同轴连接的高速电机800,高速电机800功率为100KW左右;结构相同的多台高速电机以相同的方式与分动箱壳体连接并通过分动箱内的转轴和外围齿轮与中心齿轮相啮合,将动力传输到中心齿轮上进行动力的耦合,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器动力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安装有动力输入轴的分动箱壳体,所述动力输入轴的动力输入端通过旋转连接座连接于分动箱壳体上,动力输入轴上安装有位于分动箱壳体内侧的中心齿轮,所述分动箱壳体内还安装有多个均布在中心齿轮外围并与动力输入轴相平行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与中心齿轮啮合的外围齿轮,所述分动箱壳体外侧安装有多台与转轴一一对应同轴连接的高速电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动力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箱壳体外侧设置有用以安装高速电机的法兰座,所述高速电机和分动箱壳体的法兰座之间通过连接法兰连接,所述连接法兰中间开设有供转轴穿过的中孔,连接法兰的中孔朝向分动箱壳体一端设置有油封安装槽、朝向电机一端设置有水封安装槽,连接法兰的中孔中间位置设置有环形导油槽,连接法兰外侧部开设有通至环形导油槽的导油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动力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法兰朝向分动箱壳体设置有与分动箱壳体连接的第一法兰部、朝向高速电机一端设置有与高速电机连接的第二法兰部,所述第一法兰部的端面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分动箱壳体的法兰座中间设置有与凸台适配的凹槽;所述第一法兰部直径小于第二法兰部直径,第一法兰部和第二法兰部之间通过一锥形部连接,所述锥形部外周部具有沿圆周均布的加强肋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动力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孔朝外一端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内设置有内螺纹并且观察口上旋接有透明螺栓;所述转轴朝向高速电机一端设置有花键孔,所述高速电机的主轴上设置有与转轴的花键孔配合的花键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动力耦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天宝李以聪朱有城叶美琴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维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