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浆投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778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泥浆投送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料斗,料斗通过支架支撑,料斗的底部设有向一侧弯曲的下料管,下料管连接有向斜上方延伸的上料管,上料管的顶端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的末端设有出料口,所述料斗、下料管、上料管与出料管连通,所述上料管与出料管为直管,所述上料管内设有上料轴,所述出料管内设有出料轴,上料轴和出料轴上均设有螺旋形的输送叶片,上料轴连接有用于驱动上料轴转动的上料电机,出料轴连接有用于驱动出料轴转动的出料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水泥浆的快速投送,水泥浆投送通过上料电机和出料电机的控制,因此水泥浆的投送量可灵活控制,便于实现大批量小批次的投送,无需工人通过人力来搬取,节省人力。节省人力。节省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浆投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物料投送
,特别涉及一种水泥浆投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领域中,通常需要将水泥浆投送至指定位置,目前,上述工作通常通过手工完成,任务繁重时辅助以运输车等工具来完成上述工作,效率低下。在大批量、小批次的水泥浆投送工作中,上述方法更显得捉襟见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泥浆投送装置,其优点是可对水泥浆进行快速投送,节省人力。
[0004]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泥浆投送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料斗,料斗通过支架支撑,料斗的底部设有向一侧弯曲的下料管,下料管连接有向斜上方延伸的上料管,上料管的顶端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的末端设有出料口,所述料斗、下料管、上料管与出料管连通,所述上料管与出料管为直管,所述上料管内设有上料轴,所述出料管内设有出料轴,上料轴和出料轴上均设有螺旋形的输送叶片,上料轴连接有用于驱动上料轴转动的上料电机,出料轴连接有用于驱动出料轴转动的出料电机。
[000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料电机和出料电机工作时分别带动上料轴和出料轴转动,料斗内的物料进入到下料管,随后被输送叶片带动依次通过上料管和出料管后从出料口排出,实现了水泥浆的快速投送,水泥浆投送通过上料电机和出料电机的控制,因此水泥浆的投送量可灵活控制,便于实现大批量小批次的投送,无需工人通过人力来搬取,节省人力。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料斗的底部设有承力架,承力架与支架之间设有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支撑料斗、上料管以及出料管,支架与料斗边缘处接触的位置设有与料斗贴合的角板。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称重传感器可以检测料斗、上料管以及出料管的重量,在投送水泥浆时,可通过称重传感器的数据变化判断水泥浆的投送量,便于实现水泥浆的定量投送。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料斗与下料管、下料管与上料管、上料管与出料管之间均通过法兰连接。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料斗、下料管、上料管与出料管可单独加工然后组装,便于加工。
[0010]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
[0011]1.可实现对水泥浆的快速投送,减少人力投入;
[0012]2.可实现对水泥浆的定量投送,并可通过称重传感器得知投送的泥浆量。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施例的侧视图;
[0015]图3是本实施例中体现输送叶片的示意图。
[0016]图中,1、料斗;2、支架;3、下料管;4、上料管;5、出料管;6、上料轴;7、出料轴;8、输送叶片;9、上料电机;10、出料电机;11、承力架;12、称重传感器;13、角板;14、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参考图1-3,一种泥浆投送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料斗1,料斗1的下方设置为锥形。料斗1通过支架2支撑,料斗1的底部设有向一侧弯曲的下料管3,下料管3连接有向斜上方延伸的上料管4,上料管4的顶端连接有出料管5,出料管5的末端设有出料口14,所述料斗1、下料管3、上料管4与出料管5连通,所述上料管4与出料管5为直管,所述上料管4内设有上料轴6,所述出料管5内设有出料轴7,上料轴6和出料轴7上均设有螺旋形的输送叶片8,输送叶片8参考图3(图3中隐藏了上料管4和出料管5的部分管壁),上料轴6连接有用于驱动上料轴6转动的上料电机9,出料轴7连接有用于驱动出料轴7转动的出料电机10。料斗1与下料管3、下料管3与上料管4、上料管4与出料管5之间均通过法兰连接,料斗1、下料管3、上料管4与出料管5可单独加工然后组装,便于加工。
[0019]上料电机9和出料电机10工作时分别带动上料轴6和出料轴7转动,料斗1内的物料进入到下料管3,随后被输送叶片8带动依次通过上料管4和出料管5后从出料口14排出,实现了水泥浆的快速投送,水泥浆投送通过上料电机9和出料电机10的控制,因此水泥浆的投送量可灵活控制,便于实现大批量小批次的投送,无需工人通过人力来搬取,节省人力。
[0020]料斗1的底部设有承力架11,承力架11与支架2之间设有称重传感器12,称重传感器12支撑料斗1、上料管4以及出料管5,支架2与料斗1边缘处接触的位置设有与料斗1贴合的角板13。支架2上方与料斗1边缘接触的位置为活动连接,即此处支架2除了提供给料斗1小部分的方向向上的摩擦力外,支架2在此处并不支撑料斗1,料斗1以及料斗1内的水泥浆的重量全部落在承力架11上并有称重传感器12支撑,称重传感器12可以检测料斗1、上料管4以及出料管5的重量,在投送水泥浆时,可通过称重传感器12的数据变化判断水泥浆的投送量,便于实现水泥浆的定量投送。
[002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浆投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料斗(1),料斗(1)通过支架(2)支撑,料斗(1)的底部设有向一侧弯曲的下料管(3),下料管(3)连接有向斜上方延伸的上料管(4),上料管(4)的顶端连接有出料管(5),出料管(5)的末端设有出料口(14),所述料斗(1)、下料管(3)、上料管(4)与出料管(5)连通,所述上料管(4)与出料管(5)为直管,所述上料管(4)内设有上料轴(6),所述出料管(5)内设有出料轴(7),上料轴(6)和出料轴(7)上均设有螺旋形的输送叶片(8),上料轴(6)连接有用于驱动上料轴(6)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亚南喻永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