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窝活性炭生产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777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蜂窝活性炭生产加工方法,由底板、限位支板、导料板、集料单元、辅助单元、执行单元和烘干单元配合完成蜂窝活性炭的生产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目前的蜂窝状活性炭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蜂窝状活性炭生产的过程中煤泥的黏性难以使得活性炭聚拢压制成型,进而影响活性炭的生产质量,并且活性炭的黏性导致煤泥粘附在搅动板外壁,影响搅动板的翻转效果;并且在对蜂窝状活性炭打孔的过程中导致孔大小不均匀,并且活性炭难以从锥形针上进行脱离等问题。形针上进行脱离等问题。形针上进行脱离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窝活性炭生产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活性炭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蜂窝活性炭生产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蜂窝状活性炭是一种新型环保活性炭废气净化产品,能有效降低异味和污染物,达到国家废气一级排放标准。目前国内市场存在高级煤质活性炭粉、高碘值椰壳活性炭粉、超强脱色木质活性炭粉,大多数都是高级煤质活性炭粉制造成蜂窝形状的活性炭。
[0003]目前的蜂窝状活性炭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蜂窝状活性炭生产的过程中煤泥的黏性难以使得活性炭聚拢压制成型,进而影响活性炭的生产质量,并且活性炭的黏性导致煤泥粘附在搅动板外壁,影响搅动板的翻转效果;并且在对蜂窝状活性炭打孔的过程中导致孔大小不均匀,并且活性炭难以从锥形针上进行脱离。
[0004]所以为了提高蜂窝状活性炭的生产质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蜂窝活性炭生产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蜂窝活性炭生产加工方法,具体的蜂窝活性炭生产加工方法如下:
[0006]S1、煤粉配置:褐煤或烟煤与焦煤分别破碎至≤2mm,然后按质量比褐煤或烟煤∶焦煤=1∶0.2-0.5混合后,再研磨至74μm以下,得到混合均匀的煤粉;
[0007]S2、乳化煤焦油:第一步,沥青含量≥55%高温煤焦油预热至120-150℃;第二步,乳化剂水溶液的配制,在水中加入高温煤焦油质量的2-6%表面活性剂和高温煤焦油质量的0.5-2%的稳定剂,并预热至80-90℃形成乳化剂水溶液;第三步,按质量比为高温煤焦油∶乳化剂水溶液=1∶0.3-0.7,在搅拌条件下,将高温煤焦油加入乳化剂水溶液中制成乳化煤焦油;
[0008]S3、可塑性煤泥加工:按质量比为煤粉∶乳化煤焦油∶水∶水溶性粘合剂∶润滑剂=34-57∶30-36∶6-29∶3-5∶2-3,将其加入捏合机中搅拌均匀,制成可塑性的煤泥;
[0009]S4、练泥:可塑性煤泥经过真空练泥机或挤出成型机处理,使煤泥混合均匀,然后在成型机中用60至100目的丝网过滤除去大颗粒物质;
[0010]S5、挤出成型:通过将煤泥注入集料单元内部,并且通过辅助单元和执行单元相互配合将煤泥送入烘干单元进行挤出成型;
[0011]S6、干燥:通过烘干单元的作用将湿的蜂窝体干燥至水分低于2%;
[0012]S7、碳化及活化:以惰性气体作为保护气,按升温速度3-5℃/min加热到600-800℃,并且在此温度下炭化2-3小时;然后按升温速度5-15℃/min升温到750-850℃,用水蒸气活化3-15小时,制成煤质蜂窝状活性炭;
[0013]上述蜂窝活性炭S1-S7步骤中的蜂窝活性炭生产加工需要由底板、限位支板、导料板、集料单元、辅助单元、执行单元和烘干单元配合完成,其中:
[0014]所述的底板上端面对称设置有限位支板,所述的限位支板上端为均匀设置的柱状结构,限位支板的上端安装有集料单元,位于集料单元内部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设置有辅助单元,集料单元的下端安装有烘干单元,所述的限位支板上安装有执行单元,且所述的执行单元位于集料单元的正上方,所述的底板上端中部位置安装有导料板,且所述的导料板位于烘干单元的正下方。
[0015]所述的集料单元包括集料箱、导料柱、导料弹簧、活动料箱和矩形套板;集料箱的上端内壁均匀设置有导料柱,位于导料柱的外壁套设有导料弹簧;所述的活动料箱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在集料箱内部且与导料柱相互配合;所述的集料箱和活动料箱的下端均设置有漏料孔;位于活动料箱的下端外壁设置有矩形套板;通过内部的活动料箱运动使得活动料箱内部的煤泥进行抖动从而便于煤泥落入烘干单元的内部从而塑造压制成型。
[0016]优选的;所述的辅助单元包括辅助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传动轴杆、搅动板、调节刷头、活动弹簧和活动刷套;所述的辅助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集料箱的后端侧壁,且辅助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法兰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的传动轴杆通过贯穿活动料箱和集料箱通过轴承设置在集料箱内部,所述传动轴杆的一端轴头位于集料箱的外部,且位于集料箱外部的轴头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互啮合;位于活动料箱内部的传动轴杆外壁设置有搅动板,所述搅动板的上端设置有调节刷头,位于搅动板的外壁套设有活动刷套,且所述的活动刷套外壁通过设置的活动弹簧与搅动板相连接;通过辅助电机工作带动传动轴杆转动,进而使得搅动板翻转通过调节刷头的作用对内部的煤泥等清扫至烘干单元内部形成块状结构;并且通过搅动板翻转通过惯性的作用带动活动刷套运动,进一步的带动活动刷套运动对搅动板外壁进行刷洗,从而保证搅动板外壁的洁净。
[0017]优选的;所述的执行单元包括顶盖、执行气缸、固定板、滑动卡套、锥形针、从动带盘、主动带盘、传动带和驱动电机;所述的顶盖上端设置有进料孔,位于顶盖的内壁中部位置安装有执行气缸,执行气缸的顶端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下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滑动卡套,位于滑动卡套内部通过轴承均匀设置有锥形针,位于滑动卡套内部的锥形针外壁设置有从动带盘,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滑动卡套内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法兰安装有主动带盘;所述的从动带盘和主动带盘之间通过传动带相连接;通过执行气缸工作带动固定板下降,通过下端的锥形针对制造成型的块状活性炭进行钻孔处理;且通过驱动电机工作带动锥形针转动便于对块状活性炭打孔和便于锥形针脱离;保证了块状活性的蜂窝打孔质量。
[0018]优选的;所述的烘干单元包括烘干箱、辅助弹簧、发热板、弧形气缸和翻折板;烘干箱的上端外壁设置有环形槽,位于烘干箱的环形槽内部均匀设置有辅助弹簧;位于烘干箱的内部设置有发热板;烘干箱的下端通过销轴设置有翻折板,所述的弧形气缸对称设置在烘干箱的外壁,其弧形气缸的顶端通过销轴安装在翻折板的外壁;通过设置的烘干单元便于对烘干箱内部塑造成型的煤泥烘干制成煤质蜂窝状活性炭;设置的烘干单元提高了蜂窝状活性炭的干燥效率保证了蜂窝状活性炭的制造质量。
[0019]优选的;所述滑动卡套的外壁均匀设置有滚珠;在滑动卡套的外壁均匀设置有滚珠促进了滑动卡套与烘干箱内壁之间的配合能力。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一、本专利技术通过辅助电机工作带动传动轴杆转动,进而使得搅动板翻转通过调节
刷头的作用对内部的煤泥等清扫至烘干单元内部形成块状结构;并且通过搅动板翻转通过惯性的作用带动活动刷套运动,进一步的带动活动刷套运动对搅动板外壁进行刷洗,从而保证搅动板外壁的洁净;
[0022]二、本专利技术通过内部的活动料箱运动使得活动料箱内部的煤泥进行抖动从而便于煤泥落入烘干单元的内部从而塑造压制成型;
[0023]三、本专利技术通过执行气缸工作带动固定板下降,通过下端的锥形针对制造成型的块状活性炭进行钻孔处理;且通过驱动电机工作带动锥形针转动便于对块状活性炭打孔和便于锥形针脱离;保证了块状活性的蜂窝打孔质量。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窝活性炭生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蜂窝活性炭生产加工方法如下:S1、煤粉配置:褐煤或烟煤与焦煤分别破碎至≤2mm,然后按质量比褐煤或烟煤∶焦煤=1∶0.2-0.5混合后,再研磨至74μm以下,得到混合均匀的煤粉;S2、乳化煤焦油:第一步,沥青含量≥55%高温煤焦油预热至120-150℃;第二步,乳化剂水溶液的配制,在水中加入高温煤焦油质量的2-6%表面活性剂和高温煤焦油质量的0.5-2%的稳定剂,并预热至80-90℃形成乳化剂水溶液;第三步,按质量比为高温煤焦油∶乳化剂水溶液=1∶0.3-0.7,在搅拌条件下,将高温煤焦油加入乳化剂水溶液中制成乳化煤焦油;S3、可塑性煤泥加工:按质量比为煤粉∶乳化煤焦油∶水∶水溶性粘合剂∶润滑剂=34-57∶30-36∶6-29∶3-5∶2-3,将其加入捏合机中搅拌均匀,制成可塑性的煤泥;S4、练泥:可塑性煤泥经过真空练泥机或挤出成型机处理,使煤泥混合均匀,然后在成型机中用60至100目的丝网过滤除去大颗粒物质;S5、挤出成型:通过将煤泥注入集料单元(4)内部,并且通过辅助单元(5)和执行单元(6)相互配合将煤泥送入烘干单元(7)进行挤出成型;S6、干燥:通过烘干单元(7)的作用将湿的蜂窝体干燥至水分低于2%;S7、碳化及活化:以惰性气体作为保护气,按升温速度3-5℃/min加热到600-800℃,并且在此温度下炭化2-3小时;然后按升温速度5-15℃/min升温到750-850℃,用水蒸气活化3-15小时,制成煤质蜂窝状活性炭;上述蜂窝活性炭S1-S7步骤中的蜂窝活性炭生产加工需要由底板(1)、限位支板(2)、导料板(3)、集料单元(4)、辅助单元(5)、执行单元(6)和烘干单元(7)配合完成,其中:所述的底板(1)上端面对称设置有限位支板(2),所述的限位支板(2)上端为均匀设置的柱状结构,限位支板(2)的上端安装有集料单元(4),位于集料单元(4)内部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设置有辅助单元(5),集料单元(4)的下端安装有烘干单元(7),所述的限位支板(2)上安装有执行单元(6),且所述的执行单元(6)位于集料单元(4)的正上方,所述的底板(1)上端中部位置安装有导料板(3),且所述的导料板(3)位于烘干单元(7)的正下方;所述的集料单元(4)包括集料箱(41)、导料柱(42)、导料弹簧(43)、活动料箱(44)和矩形套板(45);集料箱(41)的上端内壁均匀设置有导料柱(42),位于导料柱(42)的外壁套设有导料弹簧(43);所述的活动料箱(44)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在集料箱(41)内部且与导料柱(42)相互配合;所述的集料箱(41)和活动料箱(44)的下端均设置有漏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建当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