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加热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7684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具有以下的构成:带,该带用于加热记录材料上的图像并能够移动;支承体,该支承体用于支承所述带,并且具有弹性层,该支承体中央部的外径大于两端部的外径;加压旋转体,该加压旋转体经由所述的带与所述的支承体压接,形成夹送记录材料的辊隙部;压接机构,该压接机构支承所述的支承体的两端部,并使所述的支承体与所述的加压旋转体压接;其中:经由所述的带的所述的支承体的表面硬度低于所述的加压旋转体的表面硬度,从而使所述的加压旋转体为平直形状。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即使在发生加压辊的弹性层的热膨胀的场合,也可以减小纵长方向的辊隙宽度的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通常以相互压接·旋转的加热机构(辊、环形带等)与加压机构(辊、环形带等)的压接部(辊隙部)对转印材料与由用静电方法承载于该转印材料的树脂、磁体、着色料等组成的调色剂进行夹送,并同时对其进行加热和加压,借此实现熔融定影。更详细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加热带方式的加热装置,以及以该加热装置为定影装置而具备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的加热带方式的加热装置中,具有靠加热机构加热且移动的挠性带(薄膜),支承上述带的支承构件,和把上述带夹于其间与上述支承构件形成压接辊隙部的加压构件,把被加热材料引入上述压接辊隙部的上述带与上述加压构件之间并对其夹送,从而靠上述带的热量对其加热。加热带方式的加热装置,在电子照相方式等图像形成装置(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中,作为对在记录材料上所形成的未定影调色剂像进行加热并加压,使调色剂像定影于记录材料的定影装置,也可以作为使未定影图像在记录材料上临时定影的临时定影装置,还可以作为改变承载定影图像的记录材料的表面性质的表面改质装置等的图像加热装置使用。此外,除了图像加热装置外,还可以作为例如纸币的褶皱去除用的热压装置,热层压装置,使纸的所含水分蒸发的加热干燥装置等,以及加热处理片状构件的加热机构使用。
技术介绍
以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的把调色剂像加热、加压而使其定影于记录材料的定影装置为例进行说明。1)热辊方式的定影装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在电子照相处理·静电记录处理·磁性记录处理等适宜的图像形成处理机构部中,作为用转印方式或直接方式把形成承载于记录材料(转印材料用纸·电子传真用纸·静电记录纸·OHP纸·印刷用纸·格式用纸·信封等)的图像信息的未定影图像(调色剂像)作为永久固定图像加热·加压而定影于记录材料的定影装置广泛使用热辊方式的定影装置。热辊方式的定影装置,以作为内含作为加热源的卤素加热器等的加热体的定影辊,和作为压接于该定影辊的加压体的加压辊为基本构成,使该辊对旋转,使承载未定影图像的记录材料穿过辊对的压接隙(定影辊隙)部,靠来自定影辊的热量与定影辊隙部的压力,使未定影图像永久定影于记录材料。热辊方式的定影装置,当然可以用于黑白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用于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但是,因为彩色图像与黑白图像的场合相比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层厚,调色剂的附着量多,所以最好是确保定影辊隙部在记录材料搬运方向的长度(定影辊隙宽度)尽可能宽,在打印时(定影工序时)尽可能低温地长时间加热在记录材料上所形成的未定影调色剂像,使其定影于记录材料上。此外,为了确保记录材料的光泽或作为记录材料的OHP中的透光色再现性,对于彩色用定影装置,为均一地熔融调色剂面并使其平滑化、具有高光泽度,在定影辊和加压辊的表层上都设置高平滑或镜面的耐热弹性层的热辊方式的定影装置成为主流。可是,在彩色用热辊方式的定影装置中,在为了确保宽的辊隙宽度而把辊大直径化的场合,存在着招致定影装置进而图像形成装置总体的大型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加厚耐热弹性体表层的厚度的场合,因为从加热源向定影辊的表层的热传导的降低引起的供热速度的降低,致使定影辊表层温度降低,发生未定影调色剂无法固定于记录材料上的定影不良,故存在着打印速度降低,高生产率(每单位时间的打印张数)同步能力降低等问题。在彩色用定影装置中,谋求定影装置的小型化,而且,为了实现高速化和高生产率化,虽然既扩大辊隙宽度又不降低热量供给速度是重要的课题,但是因为作为热辊方式中的辊隙宽度的扩大方法只有上述的辊的大直径化和耐热弹性体的厚壁化,所以在应对该课题上其效果有一定限度。2)定影带方式(加热带方式)的定影装置因此,为了打破热辊方式带来的限制,提出了使定影带压接于加压辊形成辊隙部的定影带方式的定影装置。该定影带方式的定影装置,在定影辊以外的部位配置加热源,可以缩短预热时间,配置架设于弹性定影辊和加热辊上的环状定影带,经由定影带使定影辊与加压辊压接,把承载未定影图像的记录材料穿过该压接隙(定影辊隙)部,靠来自定影带的热量与定影辊隙部的压力,把未定影图像永久定影于记录材料。定影带方式的定影装置,通过使弹性定影辊低硬度化,与热辊方式相比,可以容易地确保宽的辊隙宽度,此外,由于因为靠加热辊加热热容量小的定影带,故可以急速地加热定影带,进而不降低热量供给速度而加热记录材料,所以可以缩短预热时间,具有可以小型且高速打印的优点。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装置中采用上述定影带方式中,在现有技术中,作为低硬度的弹性定影辊,如在特开平09-090787号公报、特开2002-333789号公报中所述,采用使弹性定影辊的中央部的外径大于端部的外径的构成。通过该构成,在使带旋转之际,为了防止带因中央部而引起的问题,通过使带的中央部的旋转长度长于带的端部的旋转长度,防止带在带的中央部松弛。但是,在特开2002-333789号公报中,描述了定影辊是中央部的外径大于两端部,而加压辊是中央部的外径小于两端部的构成。用该构成之际,定影动作延长,致使如果该加压辊充分加热,则因为两端部与中央部的橡胶层的厚度的不同所以产生热膨胀差,故与产生热膨胀前相比,两端部的辊隙宽度变得大于中央部。结果,随着长时间进行定影动作,对于定影动作初期阶段中的端部与中央部的辊隙宽度在辊的母线方向的分布,其在端部变得更宽,在中央部与端部的辊隙宽度之差变大。借此,如果定影动作变长则为了防止在辊方向上光泽不匀等,最好是把加压辊取为平直形状。此外,有必要防止通过取为平直形状而容易发生纸张褶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光泽不匀和纸张褶皱的图像加热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谋求带的搬运性的稳定又可以防止图像不良的图像加热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具有以下的构成带,该带用于加热记录材料上的图像并能够移动;支承体,该支承体用于支承所述带,并且具有弹性层,该支承体中央部的外径大于两端部的外径;加压旋转体,该加压旋转体经由所述的带与所述的支承体压接,形成夹送记录材料的辊隙部;压接机构,该压接机构支承所述的支承体的两端部,并使所述的支承体与所述的加压旋转体压接;其中经由所述的带的所述的支承体的表面硬度低于所述的加压旋转体的表面硬度,从而使所述的加压旋转体为平直形状。通过以下的说明将会使本专利技术的更多的目的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例的概略构成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概略构成的示意的横剖视图。图3是图2的(3)~(3)线位置处的示意的纵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定影辊与定影辊隙部的平面形状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定影辊隙部的示意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定影辊的形状与定影辊隙部的平面形状的示意图。图7是加压辊的形状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概略构成的示意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第1实施例)(1)图像形成装置例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备作为图像加热装置的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之一例的概略构成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是用电子照相处理的具有自动两面打字功能的逐行式彩色打印机。Y·M·C·B是图上从右至左依次排列的第1~第4的4个图像形成单元。各图像形成单元Y·M·C·B每一个都是由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具有以下的构成:    带,该带用于加热记录材料上的图像并能够移动;    支承体,该支承体用于支承所述带,并且具有弹性层,该支承体中央部的外径大于两端部的外径;    加压旋转体,该加压旋转体经由所述的带与所述的支承体压接,形成夹送记录材料的辊隙部;    压接机构,该压接机构支承所述的支承体的两端部,并使所述的支承体与所述的加压旋转体压接;    其特征为:经由所述的带的所述的支承体的表面硬度低于所述的加压旋转体的表面硬度,从而使所述的加压旋转体为平直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野和朗可知正义松浦大悟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