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炉底护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765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炉炉底护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转炉出钢后,转炉内留渣量为50~65kg/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炉炉底护炉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转炉炉底护炉方法。
技术背景
[0002]随着现代生产生活对钢材性能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钢材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同时钢铁生产企业也对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扩大品种,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越来越重视。在这种情况下,转炉生产工艺流程发生了很大变化。铁水预处理、复吹转炉、炉外精炼、连铸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转炉炼钢模式。已由单纯用转炉冶炼发展为铁水预处理
--
复吹转炉吹炼
--
炉外精炼
--
连铸这一新的工艺流程。这一流程以设备大型化、现代化和连续化为特点。氧气转炉已由原来的主导地位变为新流程的一个环节,主要承担钢水脱碳和升温的任务了。
[0003]转炉炼钢(converter steelmaking)是以铁水、废钢、铁合金为主要原料,不借助外加能源,靠铁液本身的物理热和铁液组分间化学反应产生热量而在转炉中完成炼钢过程。转炉按耐火材料分为酸性和碱性,按气体吹入炉内的部位有顶吹、底吹和侧吹;按气体种类为分空气转炉和氧气转炉。碱性氧气顶吹和顶底复吹转炉由于其生产速度快、产量大,单炉产量高、成本低、投资少,为目前使用最普遍的炼钢设备。转炉主要用于生产碳钢、合金钢及铜和镍的冶炼。
[0004]转炉的炉体维护是炼钢生产中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转炉炉底是转炉炉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转炉冶炼过程中始终处于高温、负重状态。特别是在持续冶炼低碳钢时,很容易出现转炉熔池液位下降,导致转炉炉底侵蚀严重,并存在较大的转炉穿漏风险。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补炉料补炉底的方法进行炉底维护,也有采用填充镁碳耐火砖块、生铁块与炉渣凝结、填充料烧结、喷吹氮气使炉衬表面挂渣等方法。但以上方法存在炉底维护次数多、时间长、耐火材料费用高、转炉作业率低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转炉维护次数多、时间长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转炉炉底护炉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一种转炉炉底护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转炉出钢后,转炉内留渣量为50~65kg/t


[0010]S2.在转炉内加入中高镁白云石,然后进行前后25~35度摇炉,其中,此步骤中加入中高镁白云石的量为中高镁白云石总加入量的1/2~5/6;
[0011]S3.通过氧枪吹氮气进行溅渣护炉,当溅渣55~70s时加入焦炭进行脱氧操作,当炉口跳出的炉渣稀少时加入中高镁白云石总加入量的1/6~1/2,然后再溅渣20~40s,即可;
[0012]其中,当转炉出钢的温度为1630℃~1650℃,终点的氧含量大于400ppm时,出钢后
留渣量为7.6~8.5t时,中高镁白云石的总加入量为8~9kg/t

;焦炭的总加入量为3~4kg/t


[0013]当转炉出钢的温度为1650℃~1680℃,终点的氧含量大于600ppm时,出钢后留渣量为5.4~7t

时,中高镁白云石的总加入量为8.5kg~12.5kg/t

;焦炭的加入量按照4.2kg/t


[0014]当转炉出钢的温度大于1680℃,终点的氧含量大于800ppm时,出钢后留渣量为5.2~7t时,中高镁白云石的加入量为12.5kg~16.6kg/t

;焦炭的加入量为4.8~6kg/t


[0015]上述护炉方法的实施条件是,当检测发现转炉炉底砖侵蚀超过250mm。上述方法中使用的中高镁白云石预先由地下料仓通过皮带输送到转炉副原料高位料仓,每次使用前预先由高位料仓将护炉所需白云石用量称量到称量斗内备用。
[0016]上述步骤S1中出钢结束后将炉子摇到“零位”,即转炉加料角度。步骤S2中摇炉操作是将转炉前后各30度摇炉,起到降低炉内熔渣渣温并促使部分入炉的中高镁白云石能下沉到炉底位置的作用。上述方法中将中高镁白云石分两次加入,转炉溅渣开始前加入中高镁白云石总量的1/2~5/6;溅渣进行到55~70s时,炉内熔渣已经初步降温,熔渣粘性增强,从转炉料仓加入焦炭对熔渣进行脱氧处理。当炉口炉渣密集度降低,在溅渣结束前20~40秒加入余下中高镁白云石总量的1/6~1/2进行垫炉底操作。该加入方法能够进一步保证溅渣及炉渣垫炉底的效果,使炉渣快速冷却较牢固地粘附到炉底炉衬上,达到提高溅渣护炉的效果及维护炉底的目的。步骤S3中“炉口跳出的炉渣稀少”是指每分钟溅出炉渣小于2kg。
[0017]优选地,所述中高镁白云石中MgO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4%~20%,CaO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6%~45%,粒度为5~35mm。
[0018]更优选地,所述中高镁白云石中MgO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4%,CaO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6%,所述中高镁白云石的粒度为10~20mm。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溅渣操作过程中前1.5min控制氮气压力为0.5~1.5MPa;1.5min之后控制氮气压力为0.2~1.0MPa。
[0020]更优选地,溅渣操作过程中前1.5min控制氮气压力为1.0MPa;1.5min之后控制叹气压力为0.8MPa。
[0021]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溅渣操作过程中前1.5min,氧枪距离炉底3.3~3.5m;当炉口跳出颗粒状的炉渣时,将氧枪移动至距炉底2.6~2.8m,保持氧枪距离炉底2.6~2.8m溅渣1.5min;当炉口跳出炉渣变稀少时,再将氧枪移至3.3~3.5m。
[0022]优选地,溅渣操作后,转炉静置养护5~7min。
[0023]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加入中高镁白云石的量为中高镁白云石总加入量的2/3。
[0024]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加入中高镁白云石之后,再进行溅渣25~35s。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转炉炉底护炉方法,采用分次加入中高镁白云石,以及溅渣的压力控制和氧枪位置的控制。能够在炉底表面上形成一层高熔点的熔渣层及中高镁白云石渣料覆盖层并与炉底炉衬很好地粘结附着,溅渣形成的溅渣层及覆盖层耐蚀性较好,可抑制炉底炉衬砖表面的氧化脱碳,又能减轻高温钢水对炉衬砖的浸泡及熔损,从而保护炉底炉衬砖,使转炉使用时间更长,降低转炉维护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对比例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8]除特殊说明,本实施例、对比例以及实验例中所用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炉炉底护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转炉出钢后,转炉内留渣量为50~65kg/t

;S2.在转炉内加入中高镁白云石,然后进行前后25~35度摇炉,其中,此步骤中加入中高镁白云石的量为中高镁白云石总加入量的1/2~5/6;S3.通过氧枪吹氮气进行溅渣护炉,当溅渣55~70s时加入焦炭进行脱氧操作,当炉口跳出的炉渣稀少时加入中高镁白云石总加入量的1/6~1/2,然后再溅渣20~40s,即可;其中,当转炉出钢的温度为1630℃~1650℃,终点的氧含量大于400ppm时,出钢后留渣量为7.6~8.5t时,中高镁白云石的总加入量为8~9kg/t

;焦炭的总加入量为3~4kg/t

;当转炉出钢的温度为1650℃~1680℃,终点的氧含量大于600ppm时,出钢后留渣量为5.4~7t

时,中高镁白云石的总加入量为8.5kg~12.5kg/t

;焦炭的加入量按照4.2kg/t

;当转炉出钢的温度大于1680℃,终点的氧含量大于800ppm时,出钢后留渣量为5.2~7t时,中高镁白云石的加入量为12.5kg~16.6kg/t

;焦炭的加入量为4.8~6kg/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炉炉底护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高镁白云石中MgO的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忠肖双林张建平马欢江育明邓有勇黄宏伟陈湖北李国权陈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