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599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像设备,其包括:具有表面层的图像承载构件;用于在表面层上形成静电图像的静电图像形成部件;至少容纳调色剂和载体的显影部件,用于使静电图像显影;用于测量被显影的静电图像的浓度的浓度测量部件;用于测量表面层的厚度的层厚度测量部件;用于调节所述显影部件中的调色剂含量的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根据层厚度测量部件的输出调节调色剂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静电照相或静电记录的成像设备,诸如复印机。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稳定成像设备中的图像浓度的部件,所述部件包括所谓的使用调色剂和载体的双组分型显影部件。
技术介绍
双组分型显影部件与近年来针对高质量和高速度的成像设备的市场需要相匹配,并且已经得到广泛的使用。在双组分型显影部件中,调色剂和载体之间的混合比随调色剂的消耗而改变。由于混合比的改变,会导致图像浓度发生变化并发生调色剂的泄漏。为此,已通过使用光学装置等测量混合比。在该测量结果的基础上,已保持混合比以稳定图像浓度。然而,即使将调色剂和载体之间的混合比保持在固定值,在某些情况下也会使所形成的图像浓度改变。这是因为,由于载体的退化或成像设备所使用的环境而导致调色剂的电荷量改变。因此,已使用了这样一种方法,即,将静电潜像形成于图像承载构件上、使之在预定条件下显影并经历关于图像浓度的测量以调节调色剂和载体之间的混合比。通过这样一种方法,可解决诸如由于载体退化和调色剂的电荷量根据成像设备所使用的环境而改变导致所形成的图像浓度不稳定的上述问题。然而,如日本未审定公开专利申请(JP-A)平9-127757中所描述的,甚至在使用其中在预定条件下测量所显影的潜像的浓度的上述方法的情况中,所形成的图像浓度在某些情况中也是不稳定的。更具体地说,关于在相同条件下被显影的静电图像,其浓度根据图像承载构件的表面层的厚度而改变。这是由于图像承载构件的电容根据图像承载构件的表面层的厚度的变化而改变。对于这样一种在电容方面改变的图像承载构件来说,保持电荷的调色剂的附着量是不稳定的。因此,调色剂和载体之间的混合比是根据浓度值而调节的。为此,由于在图像承载构件的表面层厚度方面的改变,会出现诸如所形成的图像浓度不稳定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防止出现这样的问题,即,由于图像承载构件的表面层的厚度的改变而致使图像浓度不稳定。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定目的是提供一种已解决了上述问题的成像设备。依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具有表面层的图像承载构件,用于在表面层上形成静电图像的静电图像形成部件,至少容纳调色剂和载体的显影部件,用于使静电图像显影,用于测量所显影的静电图像的浓度的浓度测量部件,用于测量所述表面层的厚度的层厚度测量部件,用于调节显影部件中的调色剂含量的调节部件,其中,所述调节部件根据层厚度测量部件的输出调节混合比。根据以下结合附图所作出的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晰。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成像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的纵向截面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成像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的纵向截面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感光鼓的层结构的纵向截面图。图4是表示显影装置的结构的纵向截面图。图5是表示所检测的电流量(DC电流量)与感光鼓的表面层厚度之间关系的图表。图6是表示显影偏压的切换定时的时间表。图7(a)和图7(b)是分别表示显影偏压(偏压)A和B的时间方式(timewise)波形的视图。图8(a)和图8(b)是分别表示显影偏压A和B的显影特性的图表。图9是用于说明在成像时刻于感光鼓表面处的成像区域和非成像区域的视图。图10是下文中出现的实施例1中的显影电压校正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当未实现纹样显影电压的校正时调色剂浓度的级数与表面层厚度上的变化的级数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12是表示当实现了纹样显影电压的校正时调色剂浓度的级数与表面层厚度上的变化的级数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13是实施例2中显影电压校正的流程图。图14是实施例3中显影电压校正的流程图。图15是表示感光鼓的层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纵向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当显影在图像承载构件上形成的静电图像并且测量其图像浓度时,测量图像承载构件的表面层的厚度。然后,根据其厚度校正施加于显影部件上的电压与作为图像承载构件的感光鼓的表面层的电势之间的电势差或上述被显影的静电图像的目标浓度。这样,就解决了诸如由于图像承载构件的表面层厚度上的变化而致使图像浓度不稳定的问题。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具体地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成像设备的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由相同的参考数字或符号表示的构件或部件具有相同的结构或功能,并且将适当地省略对其的重复性解释。<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根据作为本专利技术成像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实施例1的成像设备。图1中所示的成像设备是一种根据电摄影方法的基于四色的全色打印机,并且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其总体结构。下面,将参照图1描述打印机(成像设备)的结构。参照图1,该成像设备包括一个作为图像承载构件的鼓型电摄影感光构件(在下文中称其为“感光鼓”)1。感光鼓1以沿箭头R1的方向可转动的方式受到支撑件。在感光鼓1的周围,基本上按照下述顺序从上游侧开始沿感光鼓1的转动方向设置主充电器(充电部件)2、曝光装置(曝光部件)3、显影装置(显影部件)4、中间转印带5以及清洁装置(清洁部件)6。此外,在中间转印带5的下面,布置有一个转印运输带7。在沿记录材料P的运输方向(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的下游侧上,设置一个定影装置(定影部件)8。在该实施例中,使用直径为60mm的鼓作为感光鼓1。如图3所示,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感光鼓1,即,通过在接地的感光鼓支撑件1a的外圆周表面上涂覆铝而形成普通有机光导体(OPC)的感光层1b,以及通过涂覆在其上形成耐久性卓越的保护层(外涂层OCL)。在这些层中,感光层1b是由包括底涂层(导电颜料层CPL)1b1、防喷射层(内涂层UCL)1b2、电荷产生层(CGL)1b3以及电荷输送层(CTL)1b4的四层构成的。感光层1b通常是一个绝缘元件并且具有通过用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它而改变为导电性元件的特性。这是由于在电荷产生层1b中产生了孔(电子对)并用作电子电荷载体。电荷产生层1b是0.2μm厚的酞菁化合物层,并且电荷输送层1c是其中分散有腙化合物的大约2.5μm厚的聚碳酸酯层。感光鼓1由驱动部件(未示出)以预定的处理速度(圆周速度)沿箭头R1的方向转动驱动。在该实施例中,使用栅控电晕器型电晕放电器作为主充电器2。这个电晕放电器是通过用在感光鼓1一侧具有开口的金属屏蔽2b覆盖放电线2a而形成的。在这个实施例中,将根据图像信息进行激光的开/关动作的激光扫描器用作曝光装置3。充电之后感光鼓1的表面通过反射镜被曝光装置3所产生的激光照射,从而除去激光照射部分处的电荷,以便允许形成静电潜像。在该实施例中,显影装置4使用一种转动显影方案。显影装置4包括一个由电动机(未示出)以可转动的方式沿箭头R4的方向围绕轴线(轴)4a被驱动的转动构件4A和装在转动构件4A中的黑色(4K)、黄色(4Y)、品红色(4M)和青色(4C)四个显影装置。当在感光鼓1上形成黑色显影剂图像(调色剂图像)时,由黑色显影装置4K在更靠近感光鼓1的显影位置D处进行显影。同样,当形成黄色调色剂图像时,使转动构件4A转动90度,以将黄色显影装置4Y布置在显影位置D处,从而实现显影。以相同的方式实施品红色调色剂图像和青色调色剂图像的形成。在以下的描述中,除非特别指定它们的颜色,显影装置4K、4Y、4M和4C被简称为“显影装置”。上述的中间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具有表面层的图像承载构件;用于在所述表面层上形成静电图像的静电图像形成部件;至少容纳调色剂和载体的显影部件,用于使静电图像显影;用于测量被显影的静电图像的浓度的浓度测量部件;用于测 量所述表面层的厚度的层厚度测量部件;用于调节所述显影部件中的调色剂含量的调节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根据由所述层厚度测量部件测量的表面层的厚度调节调色剂含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田祐介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