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涤纶DTY母丝的制备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32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菌涤纶DTY母丝的制备方法,包括酯化罐、构成酯化罐底壁的上打浆罐、搅拌轴和驱动搅拌轴转动的驱动机构,下酯化罐设有电热器,所述搅拌轴位于下酯化罐内的部分设有出气口,所述搅拌轴通过活接头同氦气源连接在一起,所述上打浆罐上插入有抽液管,所述抽液管外接导流软管,所述导流软管的末端连通下酯化罐,所述导流软管上装有抽油泵,所述搅拌轴上装有位于上打浆罐中的第一搅拌叶和位于下酯化罐中的第二搅拌叶;所述下酯化罐的上部设有出气管、底部设有排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将打浆和酯化集成在一个反应釜中进行的一种抗菌涤纶DTY母丝的制备设备,解决了现有的抗菌涤纶DTY母丝制作过程中设备占用空间大的问题。设备占用空间大的问题。设备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涤纶DTY母丝的制备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抗菌涤纶DTY母丝的制备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抗菌涤纶DTY母丝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酯化打浆工艺和酯化反应过于,现有的以上两个工艺在两个分开的打浆罐和酯化罐中进行的,两个罐分开设置存在占用空间大而且物料输送线路长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将打浆和酯化集成在一个反应釜中进行的一种抗菌涤纶DTY母丝的制备设备,解决了现有的抗菌涤纶DTY母丝制作过程中设备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0004]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抗菌涤纶DTY母丝的制备方法 ,包括上打浆罐、上端设有开口的下酯化罐、贯通上打浆罐后伸入下酯化罐内的空心的搅拌轴和驱动搅拌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上打浆罐连接在所述开口内而使得下酯化罐形成密封的罐体,所述下酯化罐设有电热器,所述搅拌轴位于下酯化罐内的部分设有出气口,所述搅拌轴通过活接头同氦气源连接在一起,所述上打浆罐上插入有抽液管,所述抽液管外接导流软管,所述导流软管的末端连通下酯化罐,所述导流软管上装有抽油泵,所述搅拌轴上装有位于上打浆罐中的第一搅拌叶和位于下酯化罐中的第二搅拌叶;所述下酯化罐的上部设有出气管、底部设有排料管。使用时,原料输入打浆罐进行打浆,打浆完成后在抽油泵的作用下输入下酯化罐内进行酯化反应,酯化过程中氦气源的氦气经搅拌轴输入后从出气口流出到下酯化罐内。本技术通过采用下酯化罐和插入下酯化罐的上打浆罐来完成打浆和酯化,结构紧凑性好,同时利用上打浆罐用于压缩下酯化罐,使得下酯化罐内维持较高的压力(0.18-0.2Mpa),减少了氦气的使用。酯化反应时通入氦气,其排出氦气一方面用于搅拌物料,驱使物料上下翻滚,同时将底部的热量带入上部,更重要的是氦气作为小分子(分子量仅高于氢气),其非常容易从高粘度的溶液中逃逸,不容易形成泡沫,影响酯化反应速率。
[0005]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搅拌叶包括连接在搅拌轴上的水平套管、穿设在水平套管内的内杆和连接在内杆外端上的竖推板,所述内杆的内端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一起,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搅拌轴的壁后偏心抵接在位于搅拌轴内的转轮的端面上,所述水平套管内设有驱动内杆朝向水平套管内移动的弹簧;所述连接杆同所述搅拌轴之间和内杆同水平套管之间,至少有一个部位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转轮的端面为平面,所述转轮的端面同垂直于转轮的轴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15
°
且小于75
°
,所述转轮在流过所述搅拌轴的氦气的驱动下转动。第二搅拌叶以搅拌轴为轴进行搅拌的同时,通入气体驱动转轮转动,转轮转动配合弹簧的作用使得内杆产生伸缩,从而驱动竖推板沿水平方向进行来回平移,起到提高搅拌效果的作用。优选
[0006]作为优选,所述竖推板所在的平面同内杆垂直。能够提高竖推板平移时驱动物料的效果。
[0007]作为优选,所述转轮的两个端面同垂直于转轮轴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相等,一个所述转轮仅驱动两个所述第二搅拌叶,通过同一个转轮驱动的两根第二搅拌叶分布在转轮的轴向两端,通过同一个转轮驱动的两根第二搅拌叶的连接杆距离转轮的轴线的距离相等,通过同一个转轮驱动的两根第二搅拌叶的连接杆分布在转轮的轴线的两侧,通过同一个转轮驱动的两根第二搅拌叶的连接杆和转轮的轴线位于同一个平面上。能够使得位于同一个转轮两端的竖推板的移动方向相同,搅拌效果好。
[0008]作为优选,所述转轮至少有两个且沿上下方向分布,所有的转轮的轴线平行,一个转轮的轴向一端仅同一个第二搅拌叶的所述连接杆抵接在一起;相邻的两个转轮之间:当位于上方的转轮的厚度最大的部位转动到位于最上方时、位于下方的转轮的厚度最大的部位转动到位于最下方;相邻的两个转轮之间及位于转轮轴向同一侧的两根连接杆之间,抵接在位于上方的转轮的连接杆和位于上方的转轮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平行于抵接在位于下方的转轮的连接杆和位于下方的转轮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抵接在位于上方的转轮的连接杆距离位于上方的转轮的轴线的距离等于抵接在位于下方的转轮的连接杆距离位于下方的转轮的轴线的距离,抵接在位于上方的转轮的连接杆和抵接在位于下方的转轮的连接杆二者分布在位于上方的转轮的轴线和位于下方的转轮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的同一侧。能够使得上下相邻的竖推板的平移方向相反,从而提高搅拌效果。
[0009]作为优选,所述搅拌轴内设有遮挡在转轮上方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在所述搅拌轴内隔离出喷气口,所述喷气口朝下的投影和转轮周面朝下的投影相交的部分仅位于转轮轴线的一侧。提供了气流驱动转轮转动的一种具体技术方案。
[0010]作为优选,所述转轮的周面上设有若干沿转轮周向分布的轴向延伸的叶片。能够使得气流更为可靠地驱动转轮转动。
[0011]作为优选,所述搅拌轴内固接有自由端弹性抵接在转轮周面上的橡胶阻拦片,所述橡胶阻拦片和排气口位于所述转轮的径向两侧。能够防止其它回流。
[0012]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搅拌轴顶部的从动轮和连接在上打浆罐的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驱动从动轮转动。提供了驱动机构的一种具体技术方案。
[0013]作为优选,所述上打桨罐的底部设有隔热板,所述上打浆罐的壁上还设有冷却水盘管,所述冷却水盘管一端为进水管,另一端为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都同散热器连通,所述出水管或进水管上设有循环水泵。能够对打浆罐进行冷却。
[0014]作为优选,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下端面上,所述出气口内设有透气阻液阀。便于气体(通常为氦气)进入下酯化罐,气体一方面用于搅拌物料,驱使物料上下翻滚,同时将底部的热量带入上部。
[0015]作为优选,所述上打浆罐顶部设有装料口。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紧凑;能够利用上打浆罐压缩下酯化罐,使得下酯化罐内维持较高的压力(0.18-0.2Mpa)。能够实现多维搅动,搅拌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反应釜的示意图;
[0018]图2是第二搅拌和搅拌轴的俯视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的A—A剖视示意图;
[0020]图4时图2的B—B剖视示意图。
[0021]图中:上打浆罐1、下酯化罐2、搅拌轴3、电热器5、透气阻液阀6、活接头7、抽液管8、导流软管9、抽油泵10、第二搅拌叶12、出气管13、排料管14、装料口15、隔热板16、冷却水盘管17、进水管18、出水管19、散热器20、循环水泵21、水平套管22、内杆23、竖推板24、连接杆25、转轮26、弹簧27、转轮的端面28、轮轴29、导流板30、喷气口33、叶片31、橡胶阻拦片32、从动轮34、搅拌电机35、皮带36。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23]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抗菌涤纶DTY母丝的制备方法 ,先进行酯化打浆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涤纶DTY母丝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打浆罐、上端设有开口的下酯化罐、贯通上打浆罐后伸入下酯化罐内的空心的搅拌轴和驱动搅拌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上打浆罐连接在所述开口内而使得下酯化罐形成密封的罐体,所述下酯化罐设有电热器,所述搅拌轴位于下酯化罐内的部分设有出气口,所述搅拌轴通过活接头同氦气源连接在一起,所述上打浆罐上插入有抽液管,所述抽液管外接导流软管,所述导流软管的末端连通下酯化罐,所述导流软管上装有抽油泵,所述搅拌轴上装有位于上打浆罐中的第一搅拌叶和位于下酯化罐中的第二搅拌叶;所述下酯化罐的上部设有出气管、底部设有排料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DTY母丝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叶包括连接在搅拌轴上的水平套管、穿设在水平套管内的内杆和连接在内杆外端上的竖推板,所述内杆的内端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一起,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搅拌轴的壁后偏心抵接在位于搅拌轴内的转轮的端面上,所述水平套管内设有驱动内杆朝向水平套管内移动的弹簧;所述连接杆同所述搅拌轴之间和内杆同水平套管之间,至少有一个部位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转轮的端面为平面,所述转轮的端面同垂直于转轮的轴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15
°
且小于75
°
,所述转轮在流过所述搅拌轴的氦气的驱动下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DTY母丝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的两个端面同垂直于转轮轴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相等,一个所述转轮仅驱动两个所述第二搅拌叶,通过同一个转轮驱动的两根第二搅拌叶分布在转轮的轴向两端,通过同一个转轮驱动的两根第二搅拌叶的连接杆距离转轮的轴线的距离相等,通过同一个转轮驱动的两根第二搅拌叶的连接杆分布在转轮的轴线的两侧,通过同一个转轮驱动的两根第二搅拌叶的连接杆和转轮的轴线位于同一个平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DTY母丝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桢皓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