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剂制造方法、调色剂以及使用该调色剂的图像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7251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色剂的制造方法、调色剂以及使用该调色剂的图像形成方法,该调色剂制造方法是包含在水性介质中形成调色剂颗粒的步骤的调色剂制造方法,其具有用气泡处理调色剂组合物或调色剂颗粒的水性介质分散液的步骤,可以使得调色剂带电量批次间无偏差,调色剂保存稳定性优异,排出的转印纸无粘附,调色剂图像定影性良好,热定影时不产生臭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复印机、打印机等中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在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主流为数字方式的图像形成方式。数字方式图像形成方法的基础是将1200dpi(dpi表示每1寸,即2.54cm上的点数)等的1个象素的较小的点图像进行显影,因此需求一种可将这些较小的点图像忠实地再现出来的高画质技术。从这种提高画质的观点出发,调色剂向小粒径方向发展。至今在形成电子照相图像时,主要采用一种所谓的粉碎调色剂,即通过将粘合树脂与颜料混合,在混炼后通过粉碎获得调色剂粉状体,之后通过分级步骤进行分级得到的。但是,通过这样的制造工序获得的调色剂,其调色剂颗粒的小粒径化和粒度分布的均匀程度存在限度。因此,在采用这种粉碎调色剂的电子照相图像中,难以获得足够高的画像品质。近年来,作为降低调色剂颗粒粒径、提高粒度分布和形状均匀性的方式,引人注目的是通过悬浮聚合法和乳液聚合法获得的聚合调色剂。该聚合法包括在调色剂中通过使树脂颗粒和根据需要添加的着色剂颗粒会合,或者使其盐析/熔结来制造无定形调色剂的方法,或者在自由基聚合单体中混和、分散着色剂,在溶液中使所得的分散液分散成所需调色剂粒径大小的液滴,使其发生悬浮聚合的方法。其中作为前者的聚合法可形成无定形的调色剂,为优选方法。在该聚合法中,通过在溶液中使用水溶性的聚合引发剂来实施。此时,为了控制分子量分布,使用链转移剂。但是,在聚合时采用的聚合性单体和链转移剂等中包含挥发性物质,在制造调色剂时,从调色剂颗粒中难以完全将其除去。对于包含大量聚合性单体和链转移剂等的挥发性物质的调色剂,容易产生的问题包括在调色剂保存过程中容易发生调色剂聚集现象,采用聚集了的调色剂的显影剂在形成图像时,图像品质低,不能获得良好品质的图像,或者在热定影时由于调色剂中残留的挥发性物质和聚合性单体挥发而产生臭气,在高速双面打印时容易粘附在纸等转印体的打印面上。上述在调色剂中包含聚合性单体和链转移剂等的挥发性物质而产生的问题在通过将粘结树脂和着色剂熔融混炼,并粉碎而制造出的,即所谓的粉碎调色剂中不认为是特别的问题。其理由是在粉碎调色剂中使用的粘结树脂大多数已经干燥,或者即使包含未反应的聚合性单体等的挥发性物质,也可以通过在制造调色剂时的熔融混炼工序加热除去。但是,在聚合调色剂中,在制造时无熔融混炼工序,因此调色剂中未反应的聚合性单体和挥发性物质未能除去而残留在调色剂中,因此产生上述问题。针对该课题,已经公开了限制调色剂中残留的苯乙烯单体的量的方法,和限定残留的单体量的方法,但是在这些技术中,不能解决热定影时产生臭气的现象以及在高速双面打印时粘附转印体打印面的问题,其性能仍然不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特开2002-251037特开2002-49176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得调色剂带电量批次间无偏差,调色剂保存稳定性优异,排出的转印纸无粘附,调色剂图像定影性良好,热定影时不产生臭气。在包含于水性介质中形成调色剂颗粒工序的调色剂制造方法中,包括用气泡处理调色剂组合物或调色剂颗粒水性介质分散液的工序的调色剂制造方法。形成气泡的气体,优选空气或包含臭氧的气体。特别优选包含臭氧的空气。进一步优选包括用光照射调色剂组合物或调色剂颗粒水性介质分散液的工序。优选用气泡进行处理的工序在搅拌槽中实施。优选一种这样的搅拌槽,其具有可搅拌的搅拌翼,并且在搅拌槽液面以下的至少1个位置处具有向液体吐出形成气泡用气体的喷嘴。由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得挥发性物质的峰存在于正己烷和正十六烷之间,这些峰的总面积由甲苯进行换算,优选为0.5~20ppm。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一制造流程图,显示了本专利技术一优选使用的调色剂颗粒的制造方法(气泡处理时采用含臭氧的气体)实例。图2为一制造流程图,显示了本专利技术一优选使用的调色剂颗粒的制造方法(气泡处理时采用空气、氧气或氮气)实例。图3为一制造流程图,显示了本专利技术一优选使用的调色剂颗粒的制造方法(在反应容器、存储罐和搅拌槽中实施气泡处理)实例。图4为一图像形成装置的截面图,显示了使用本专利技术调色剂的图像形成方法的一个实例。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者等发现控制调色剂中包含的挥发性物质的总量是重要的。对双组分类显影剂中载体上的附着物、显影剂输送部件以及显影剂层控制构件上的附着物进行解析,结果发现附着的是挥发性物质含量较多的调色剂。即,调色剂中残留的挥发性物质在保存时发生调色剂聚集现象,在将调色剂热定影在转印纸上时,产生臭气,并且溶解调色剂中低分子量的粘结树脂,溶解了的调色剂附着在上述显影剂的载体上、显影剂输送部件以及显影剂层控制构件上,促进了图像变劣,或者在高速印刷双面打印时,使得排出的转印纸之间互相粘附在一起,难以使其对齐。为了抑制这些问题,有增加粘结树脂分子量本身的方法,但是该方法产生的问题是调色剂的软化点提高,使得定影性降低。研究发现,通过使调色剂的挥发性物质总量为0.5~20ppm,优选为1.0~10ppm,可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作为调色剂中所含的挥发性物质的实例,可举出未反应的聚合性单体和链转移剂,调色剂制造时产生的副产物,制造时所用的有机溶剂等。作为聚合性单体,可例举出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等的聚合性单体,二乙烯基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的交联性聚合性单体。作为链转移剂,可举出正辛基硫醇、正癸基硫醇等,作为调色剂制造时的副产物,可例举出丁醇、十二烷醇、十二烷醛、丙烯酸酯、苯甲醛等,作为制造时所用的有机溶剂,可例举出苯、二甲苯、乙基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作为控制挥发性物质总量的方法,有单纯地对调色剂加热的方法,延长聚合时间的方法,以及增加聚合引发剂量等的各种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并不完全,本专利技术者等经过研究发现如上所述的挥发性物质通过在制造工序中由气泡进行处理和分解,或者从调色剂颗粒表面分离可以被除去。调色剂颗粒包含树脂和着色剂,也可以进一步含有脱模剂、电荷控制剂等。在本专利技术的调色剂制造方法中,调色剂颗粒在水性介质中产生。包括通过使粒径比调色剂颗粒小的树脂颗粒和着色剂在水性介质中聚集而生成调色剂颗粒的方法,或者使包含着色剂的单体在水性介质中分散为调色剂颗粒大小,使其聚合而生成调色剂颗粒的方法。着色剂可包含在制造过程中的适宜步骤中。在任何一个工序中也可以包含脱模剂、电荷控制剂等。向装有所生成的调色剂的水性介质分散液,或者装有该材料、单体、着色剂、脱模剂等的调色剂组合物的水性介质分散液的容器中,由微细的喷嘴等送入气体,产生气泡,并搅拌分散液。用气泡处理包含调色剂颗粒的分散液特别有效。具体地是由装有水性分散液的搅拌容器的液面下方的喷嘴向容器内喷射气体,从而产生气泡。可将气泡表面上附着的未反应的聚合性单体和链转移剂或表面活性剂、未嵌入到调色剂颗粒中的着色剂和脱模剂、超微细调色剂颗粒等除到体系外部。此外,在气体中包含臭氧等时,通过使挥发性物质等分解,附着在气泡上将其除去。在此,用气泡进行处理也称为起泡。作为为产生气泡而送入的气体,可使用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包含臭氧的气体等。其中空气最为简便,包含臭氧的气体具有较强的分解挥发性物质的能力,因此优选。臭氧发生装置可举出采用无声放电方式、电解方式和紫外线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色剂制造方法,是包含在水性介质中形成调色剂颗粒的步骤的调色剂制造方法,其具有用气泡处理调色剂组合物或调色剂颗粒的水性介质分散液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平晃氏原淳二石桥昭一郎山胁健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