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砂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071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砂磨机,包括机身,进料泵、筒体,机身内设置有砂磨电机,砂磨电机的旋转轴端延伸至筒体内、在筒体内的旋转轴的上设置有磨砂片,且筒体呈双层结构,包括外筒层与内筒层,外筒层与内筒层之间形成有冷却夹层,在外筒层外设置有分别与冷却夹层相通的冷却进端口Ⅰ与冷却出端口Ⅰ,在所述的内筒层外侧设置有若干沿轴向均匀分布的第一冷却筋,所述的第一冷却筋呈片状,在所述的第一冷却筋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冷却凸沿,且每个所述的冷却凸沿与内筒体的中心轴垂直;并在所述每相邻的两个冷却凸沿之间设置有若干沿直行分布的冷却孔。若干沿直行分布的冷却孔。若干沿直行分布的冷却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砂磨机


[0001]本技术属于砂磨机
,特指一种立式砂磨机。

技术介绍

[0002]涂料,在中国传统名称为油漆,所谓涂料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通常是以树脂、或油、或乳液为主,添加或不添加颜料、填料,添加相应助剂,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液体,涂料生产用砂磨机是用于将涂料内大颗粒溶质进行研磨,使得涂料更加细腻。
[0003]目前,现有的砂磨机一般是通过搅拌研磨的方式对涂料进行高速搅拌剪切,实现对涂料的研磨,而该种方式在工作过程中,涂料在砂磨机的罐体内运动,涂料之间形成一个较大的整体,尤其在高速搅拌过程中,涂料会受到砂磨机构的高速转动驱动下,砂磨机及涂料都会产生大量的热,然而现有的砂磨机的冷却效果不理想,从而直接影响到涂料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冷却效果理想的立式砂磨机。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砂磨机,包括机身,进料泵、筒体,机身内设置有砂磨电机,砂磨电机的旋转轴端延伸至筒体内、在筒体内的旋转轴的上设置有磨砂片,且筒体呈双层结构,包括外筒层与内筒层,外筒层与内筒层之间形成有冷却夹层,在外筒层外设置有分别与冷却夹层相通的冷却进端口Ⅰ与冷却出端口Ⅰ,在所述的内筒层外侧设置有若干沿轴向均匀分布的第一冷却筋,所述的第一冷却筋呈片状,在所述的第一冷却筋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冷却凸沿,且每个所述的冷却凸沿与内筒体的中心轴垂直;并在所述每相邻的两个冷却凸沿之间设置有若干沿直行分布的冷却孔。
[0006]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内筒层外侧设置有若干沿轴向均匀分布的第一冷却筋,第一冷却筋能确保内筒层与冷却夹层内冷却液的接触面积,从而确保了冷却的效果;在第一冷却筋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冷却凸沿,从而能进一步确保冷却效果;并在每相邻的两个冷却凸沿之间设置有若干沿直行分布的冷却孔,使得相邻的第一冷却筋间的冷却液能更好的流动,以提高冷却效果。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冷却夹层内设置有呈螺栓状的二级冷却管,在所述的外筒层外侧设置有分别与二级冷却管连通的冷却进端Ⅱ与冷却出端Ⅱ。二级冷却管内的冷却液的温度第一冷却腔内通入的冷却液温度;且二级冷却管内的冷却液的流速大于冷却腔内冷却液的流速。
[0008]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二级冷却管对冷却夹层内的冷却液其进一步的冷却,从而能确保冷却夹层内冷却液的温度,从而确保了砂磨机整体的冷却效果。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相邻两个第一冷却筋上的冷却凸沿呈交错分布。
[0010]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相邻两个第一冷却筋上的冷却凸沿呈交错分布,从而使得冷却凸沿的长度能尽可能设计得长,以确保冷却凸沿对内同层带来的冷却效果。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冷却凸沿由第一冷却筋的一侧端面延伸至内筒层上并与内筒层固定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冷却凸沿由第一冷却筋的一侧端面延伸至内筒层上并与内筒层固定连接,从而能提高内筒层的结构强度,从而确保砂磨机整体的实用寿命。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二级冷却管上固定设置有若干沿二级冷却管分布的冷却环片。
[0014]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二级冷却管上固定设置有若干沿二级冷却管分布的冷却环片,从而能确保进一步确保二级冷却管对冷却夹层内的冷却液其良好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中的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2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4是图2中A-A处的局部剖视图;
[0019]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部件名称:1-机身、2-进料泵、3-外筒层、4-内筒层、 5-冷却夹层、6-冷却进端口Ⅰ、7-冷却出端口Ⅰ、8-第一冷却筋、9-冷却凸沿、 10-冷却孔、11-二级冷却管、12-冷却进端Ⅱ、13-冷却出端Ⅱ、14-冷却环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照图1至图4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1]一种立式砂磨机,包括机身1,进料泵2、筒体,机身1内设置有砂磨电机,砂磨电机的旋转轴端延伸至筒体内、在筒体内的旋转轴的上设置有磨砂片,且筒体呈双层结构,包括外筒层3与内筒层4,外筒层3与内筒层4之间形成有冷却夹层5,在外筒层3外设置有分别与冷却夹层5相通的冷却进端口Ⅰ6与冷却出端口Ⅰ7,在所述的内筒层4外侧设置有若干沿轴向均匀分布的第一冷却筋8,所述的第一冷却筋8呈片状,在所述的第一冷却筋8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冷却凸沿9,且每个所述的冷却凸沿9与内筒体的中心轴垂直;并在所述每相邻的两个冷却凸沿9之间设置有若干沿直行分布的冷却孔10。
[0022]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内筒层4外侧设置有若干沿轴向均匀分布的第一冷却筋8,第一冷却筋8能确保内筒层4与冷却夹层5内冷却液的接触面积,从而确保了冷却的效果;在第一冷却筋8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冷却凸沿9,从而能进一步确保冷却效果;并在每相邻的两个冷却凸沿9之间设置有若干沿直行分布的冷却孔10,使得相邻的第一冷却筋8间的冷却液能更好的流动,以提高冷却效果。
[002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冷却夹层5内设置有呈螺栓状的二级冷却管11,在所述的外筒层3外侧设置有分别与二级冷却管11连通的冷却进端Ⅱ12与冷却出端Ⅱ13。二级冷却管11内的冷却液的温度第一冷却腔内通入的冷却液温度;且二级冷却管11内
的冷却液的流速大于冷却腔内冷却液的流速。
[0024]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二级冷却管11对冷却夹层5内的冷却液其进一步的冷却,从而能确保冷却夹层5内冷却液的温度,从而确保了砂磨机整体的冷却效果。
[002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相邻两个第一冷却筋8上的冷却凸沿9 呈交错分布。
[0026]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相邻两个第一冷却筋8上的冷却凸沿9呈交错分布,从而使得冷却凸沿9的长度能尽可能设计得长,以确保冷却凸沿9对内同层带来的冷却效果。
[002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冷却凸沿9由第一冷却筋8的一侧端面延伸至内筒层4上并与内筒层4固定连接。
[0028]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冷却凸沿9由第一冷却筋8的一侧端面延伸至内筒层4上并与内筒层4固定连接,从而能提高内筒层4的结构强度,从而确保砂磨机整体的实用寿命。
[002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二级冷却管11上固定设置有若干沿二级冷却管11分布的冷却环片14。
[0030]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二级冷却管11上固定设置有若干沿二级冷却管11分布的冷却环片14,从而能确保进一步确保二级冷却管11对冷却夹层5 内的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砂磨机,包括机身(1),进料泵(2)、筒体,机身(1)内设置有砂磨电机,砂磨电机的旋转轴端延伸至筒体内、在筒体内的旋转轴的上设置有磨砂片,且筒体呈双层结构,包括外筒层(3)与内筒层(4),外筒层(3)与内筒层(4)之间形成有冷却夹层(5),在外筒层(3)外设置有分别与冷却夹层(5)相通的冷却进端口Ⅰ(6)与冷却出端口Ⅰ(7),在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内筒层(4)外侧设置有若干沿轴向均匀分布的第一冷却筋(8),所述的第一冷却筋(8)呈片状,在所述的第一冷却筋(8)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冷却凸沿(9),且每个所述的冷却凸沿(9)与内筒体的中心轴垂直;并在每相邻的两个冷却凸沿(9)之间设置有若干沿直行分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彦秀王乙申徐韵颖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山水造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