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烧结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03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件烧结治具,包括烧结承托板,所述烧结承托板上开设有槽体组件,所述槽体组件包括容纳烧结前工件的第一凸起部的第一凹槽、容纳烧结前工件的第二凸起部的第二凹槽和容纳烧结前工件本体的容纳槽,所述第一凹槽与容纳槽连通,所述第二凹槽与容纳槽连通;工件烧结收缩后的第一凸起部仍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工件烧结收缩后的第二凸起部仍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其能够防止烧结过程中发生弯曲变形或断裂不良,提高良率。提高良率。提高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件烧结治具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粉末注射
,具体涉及一种工件烧结治具。

技术介绍

[0002]金属粉末注射成形(Metal Injection Molding,以下简称MIM)是一种将金属粉末与其粘结剂的增塑混合料注射于模型中的成形方法,其烧结工艺是将粉末或粉末压坯经过加热而得到强化和致密化制品的技术,烧结过程中,产品被加热到低于主要成分熔点的温度,颗粒之间发生粘接等物理化学作用。
[0003]烧结消除了粉末颗粒之间的空隙,而由于粘接剂的存在,烧结产品存在约13%-25%的线收缩率,这种收缩率时常导致产品局部变形,尤其是生坯密度较小处和应力集中部位。所谓生坯密度较小处,多指产品结构中相对薄的部位;所谓应力集中部位,多指产品结构中发生的转折部位,如凸起、凹陷或弯曲部。
[0004]对于一件同时存在应力集中部位,在脱除粘接剂后会变得非常脆弱,容易产生断裂、弯曲变形和移位,从而导致产品的报废。如图1所示,为工件的结构示意图,该工件包括工件本体和位于工件本体底部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在烧结后,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易发生弯曲变形,导致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件烧结治具,其能够防止烧结过程中发生弯曲变形或断裂不良,提高良率。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件烧结治具,包括烧结承托板,所述烧结承托板上开设有槽体组件,所述槽体组件包括容纳烧结前工件的第一凸起部的第一凹槽、容纳烧结前工件的第二凸起部的第二凹槽和容纳烧结前工件本体的容纳槽,所述第一凹槽与容纳槽连通,所述第二凹槽与容纳槽连通;
[0007]工件烧结收缩后的第一凸起部仍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工件烧结收缩后的第二凸起部仍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0008]所述槽体组件具有多组,多组所述槽体组件呈线性等间距排布。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容纳槽贯穿开设在烧结承接板上。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为矩形槽。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为矩形槽。
[0012]作为优选的,所述容纳槽的两端皆设置有容纳烧结前工件端部的端部槽,工件烧结收缩后的端部仍位于所述端部槽内。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烧结承托板为陶瓷。
[0014]作为优选的,所述烧结承托板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夹持的凸块。
[0015]作为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凹槽连通。
[0016]作为优选的,所述烧结承托板一次成型。
[0017]作为优选的,所述槽体组件具有多组,多组所述槽体组件呈线性等间距排布。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1、在本技术中,容纳槽能够防止不规则工件在烧结收缩的过程中,两端发生弯曲形变的不良,并间接起到工件整体约束作用。第一凹槽的作用是消除第一凸起部与周边转折处的高度差,防止烧结过程中发生弯曲变形或断裂不良;第二凹槽的作用是消除第二凸起部与周边转折处的高度差,防止烧结过程中发生弯曲变形或断裂不良。
[0020]2、槽体组件具有多组,多组槽体组件呈线性等间距排布,由于设置多组槽体组件,即可实现同时放置多个工件,便于同步烧结。
[0021]3、本技术能够提升工件烧结的良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实施例一中的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实施例一中的烧结承托板和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实施例一中烧结承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实施例二中的工件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实施例二中的工件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标号说明:10、烧结承托板;11、容纳槽;12、第一凹槽;13、第二凹槽;14、端部槽;20、工件;21、第一凸起部;22、第二凸起部;30、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9]实施例一
[0030]参照图1-图3所示,本技术的公开了一种工件20烧结治具,包括烧结承托板10,在烧结承托板10上开设有槽体组件,槽体组件包括容纳烧结前工件的第一凸起部的第一凹槽12、容纳烧结前工件的第二凸起部的第二凹槽13和容纳烧结前工件本体的容纳槽11,第一凹槽12与容纳槽11连通,第二凹槽13与容纳槽11连通。工件在烧结收缩后的第一凸起部21仍位于第一凹槽12内,工件烧结收缩后的第二凸起部22仍位于第二凹槽13内。
[0031]而槽体组件具有多组,多组槽体组件呈线性等间距排布。本专利技术设置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的目的在于,烧结收缩过程中产品会发生收缩,产品的各部位相对承托板的位置都会发生改变,需为产品的这种收缩改变留下余量。
[0032]槽体组件具有多组,多组槽体组件呈线性等间距排布。由于设置多组槽体组件,即可实现同时放置多个工件20,便于同步烧结。
[0033]容纳槽11能够防止不规则工件20在烧结收缩的过程中,两端发生弯曲形变的不良,并间接起到工件20整体约束作用。第一凹槽12的作用是消除第一凸起部21与周边转折处的高度差,防止烧结过程中发生弯曲变形或断裂不良。第二凹槽13的作用是消除第二凸起部22与周边转折处的高度差,防止烧结过程中发生弯曲变形或断裂不良。
[0034]容纳槽11贯穿开设在烧结承接板上。通过贯穿开设的方式,便于加工。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位于容纳槽11的一侧。
[0035]烧结承托板10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夹持的凸块30。凸块30便于机械手或者钳子夹持。
[0036]在本技术中,第一凹槽12为矩形槽。第二凹槽13为矩形槽。相邻两个第二凹槽13连通,如此,方便加工。
[0037]实施例二
[0038]参照图4-图5,容纳槽11的两端皆设置有容纳烧结前工件端部的端部槽14,工件烧结收缩后的端部仍位于端部槽14内。端部槽14的作用是放置不规则工件20的两端部。烧结承托板10为陶瓷。如此,可耐高温。
[0039]本技术中,烧结承托板10一次成型,如此,结构更为稳定。
[004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烧结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烧结承托板,所述烧结承托板上开设有槽体组件,所述槽体组件包括容纳烧结前工件的第一凸起部的第一凹槽、容纳烧结前工件的第二凸起部的第二凹槽和容纳烧结前工件本体的容纳槽,所述第一凹槽与容纳槽连通,所述第二凹槽与容纳槽连通;工件烧结收缩后的第一凸起部仍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工件烧结收缩后的第二凸起部仍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烧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贯穿开设在烧结承接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烧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矩形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烧结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为矩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惠林
申请(专利权)人:福立旺精密机电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