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神经康复用助行装置,包括U型底座,所述U型底座底部的四角均栓接有车轮架,所述车轮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轮,所述U型底座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栓接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位于U型底座的中部,所述U型底座顶部的右侧栓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面开设有固定孔组,所述固定孔组的内部栓接有螺栓,所述支撑板的左侧通过螺栓栓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顶部栓接有座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具备既能降低装置重心,防止翻倒等风险,也能在锻炼康复过程中提供座椅休息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助行装置重心较高,对于行动不便的人士来说,存在翻倒倾斜等风险,而且行走锻炼过程中,患者十分容易疲劳,只能离开装置休息的问题。只能离开装置休息的问题。只能离开装置休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康复用助行装置
[0001]本技术专利涉及医用器械
,具体为一种神经康复用助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康复是康复诊疗手段专科化的产物,主要是针对神经疾病所致运动、感觉等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重点是脑卒中的康复;与骨科康复、脊髓康复、心脏病康复、儿童脑瘫康复、老年性痴呆康复、颈肩腰腿痛康复等专科康复并列。
[0003]神经康复过程中有时候需要用到助行装置,但是目前的助行装置重心较高,对于行动不便的人士来说,存在翻倒倾斜等风险,而且行走锻炼过程中,患者十分容易疲劳,只能离开装置休息,为此提出一种既能降低装置重心,防止翻倒等风险,也能在锻炼康复过程中提供座椅休息的助行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康复用助行装置,具备既能降低装置重心,防止翻倒等风险,也能在锻炼康复过程中提供座椅休息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助行装置重心较高,对于行动不便的人士来说,存在翻倒倾斜等风险,而且行走锻炼过程中,患者十分容易疲劳,只能离开装置休息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专利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康复用助行装置,包括U型底座,所述U型底座底部的四角均栓接有车轮架,所述车轮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轮,所述U型底座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栓接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位于U型底座的中部,所述U型底座顶部的右侧栓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面开设有固定孔组,所述固定孔组的内部栓接有螺栓,所述支撑板的左侧通过螺栓栓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顶部栓接有座板,所述U型底座顶部后侧的左端和右端均栓接第一支柱,所述U型底座顶部前侧的左端和右端均栓接第二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的表面之间和第二支柱的表面之间均栓接有护栏杆,所述第一支柱表面的顶端铰接有扶板,所述扶板的前端与第二支柱的后侧卡接。
[0006]优选的,所述扶板底部的后侧栓接有铰接组,所述铰接组的后侧与第一支柱的表面栓接。
[0007]优选的,所述扶板底部的前侧栓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表面卡接有卡框,所述卡框与第二支柱栓接。
[0008]优选的,所述扶板的顶部栓接有保护垫,所述扶板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栓接有手扶环。
[0009]优选的,所述护栏杆的表面之间栓接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位于护栏杆的内侧之间。
[0010]优选的,所述座板的顶部栓接有坐垫,所述坐垫顶部的右侧栓接有背垫。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右侧栓接有稳定架,所述稳定架与U型底座栓接。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前侧和后侧均栓接有稳定杆,且两个稳定杆分别与第一支
柱和第二支柱栓接。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架的左侧栓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与座板的底部栓接。
[0014]优选的,所述螺栓的右端卡接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右侧为密封结构。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专利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本技术专利通过U型底座、车轮架、支撑轮、配重块、支撑板、固定孔组、螺栓、连接架、座板、第一支柱、第二支柱、护栏杆和扶板的设置,使得该神经康复用助行装置,具备既能降低装置重心,防止翻倒等风险,也能在锻炼康复过程中提供座椅休息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助行装置重心较高,对于行动不便的人士来说,存在翻倒倾斜等风险,而且行走锻炼过程中,患者十分容易疲劳,只能离开装置休息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专利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专利结构左视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专利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专利座板立体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专利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1、U型底座;2、车轮架;3、支撑轮;4、配重块;5、支撑板;6、固定孔组;7、螺栓;8、连接架;9、座板;10、第一支柱;11、第二支柱;12、护栏杆;13、扶板;14、铰接组;15、卡块;16、卡框;17、保护垫;18、手扶环;19、保护板;20、坐垫;21、背垫;22、稳定架;23、稳定杆;24、支撑架;25、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专利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专利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专利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专利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5,一种神经康复用助行装置,包括U型底座1,U型底座1底部的四角均栓接有车轮架2,车轮架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轮3,U型底座1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栓接有配重块4,配重块4位于U型底座1的中部,U型底座1顶部的右侧栓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侧面开设有固定孔组6,固定孔组6的内部栓接有螺栓7,支撑板5的左侧通过螺栓7栓接有连接架8,连接架8的顶部栓接有座板9,U型底座1顶部后侧的左端和右端均栓接第一支柱10,U型底座1顶部前侧的左端和右端均栓接第二支柱11,第一支柱10的表面之间和第二支柱11的表面之间均栓接有护栏杆12,第一支柱10表面的顶端铰接有扶板13,扶板13的前端与第二支柱11的后侧卡接,通过U型底座1、车轮架2、支撑轮3、配重块4、支撑板5、固定孔组6、螺栓7、连接架8、座板9、第一支柱10、第二支柱11、护栏杆12和扶板13的设置,使得该神经康复用助行装置,具备既能降低装置重心,防止翻倒等风险,也能在锻炼康复过程中提供座椅休息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助行装置重心较高,对于行动不便的人士来说,存在翻倒倾斜等风险,而且行走锻炼过程中,患者十分容易疲劳,只能离开装置休息的问题。
[0025]本实施例中,扶板13底部的后侧栓接有铰接组14,铰接组14的后侧与第一支柱10
的表面栓接,铰接组14可以用于扶板13的活动抬起。
[0026]本实施例中,扶板13底部的前侧栓接有卡块15,卡块15的表面卡接有卡框16,卡框16与第二支柱11栓接,卡块15和卡框16可以对扶板13进行固定。
[0027]本实施例中,扶板13的顶部栓接有保护垫17,扶板13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栓接有手扶环18,保护垫17可以增强扶板13的舒适度,手扶环18可以用于握住。
[0028]本实施例中,护栏杆12的表面之间栓接有保护板19,保护板19位于护栏杆12的内侧之间,保护板19为柔性垫,减少患者磕碰的风险。
[0029]本实施例中,座板9的顶部栓接有坐垫20,坐垫20顶部的右侧栓接有背垫21,坐垫20可以增强座板9的舒适性,背垫21可以用于背靠。
[0030]本实施例中,支撑板5的右侧栓接有稳定架22,稳定架22与U型底座1栓接,稳定架22可以增强支撑板5的稳定性。
[0031]本实施例中,支撑板5的前侧和后侧均栓接有稳定杆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康复用助行装置,包括U型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底座(1)底部的四角均栓接有车轮架(2),所述车轮架(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轮(3),所述U型底座(1)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栓接有配重块(4),所述配重块(4)位于U型底座(1)的中部,所述U型底座(1)顶部的右侧栓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侧面开设有固定孔组(6),所述固定孔组(6)的内部栓接有螺栓(7),所述支撑板(5)的左侧通过螺栓(7)栓接有连接架(8),所述连接架(8)的顶部栓接有座板(9),所述U型底座(1)顶部后侧的左端和右端均栓接第一支柱(10),所述U型底座(1)顶部前侧的左端和右端均栓接第二支柱(11),所述第一支柱(10)的表面之间和第二支柱(11)的表面之间均栓接有护栏杆(12),所述第一支柱(10)表面的顶端铰接有扶板(13),所述扶板(13)的前端与第二支柱(11)的后侧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康复用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板(13)底部的后侧栓接有铰接组(14),所述铰接组(14)的后侧与第一支柱(10)的表面栓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康复用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板(13)底部的前侧栓接有卡块(15),所述卡块(15)的表面卡接有卡框(16),所述卡框(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昶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玖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