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喷杆式喷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677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喷雾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喷杆式喷雾机。包括采用设置有连接块、第一喷杆、螺纹柱、伺服电机的配合,实现了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螺纹柱驱动第一喷杆在连接块上滑动,可以控制第一喷杆上下调节高度的功能,解决了现用喷杆的高度调节较困难,通常需要人工手动调节,费时费力的问题;采用设置第一喷杆、第二喷杆和软管、连通开关、喷头的配合,实现了药物在第一喷杆、第二喷杆内流通并通过喷头喷出,结构简单,只需在第一喷杆、第二喷杆之间设置有较短的软管,方便检修更换的功能;解决了喷杆上使用较长软管,使用支架对喷杆进行支撑结构复杂,软管较长易老化或者受农作物碰撞破损,需要频繁维修或更换,为工作带来不便的问题。来不便的问题。来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喷杆式喷雾机


[0001]本技术涉及喷雾机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喷杆式喷雾机。

技术介绍

[0002]喷杆式喷雾机适用于大面积的田间喷洒农药,是一种高效便捷的农业植物保护机械,喷杆式喷雾机在使用中面对不同的农作物需要调节喷杆的高矮,但现用的喷杆式喷雾机喷杆的高度调节比较困难,通常需要人工手动调节,费时费力;现用的喷杆式喷雾机多为在喷杆上使用较长软管连通喷头,后使用支架对喷杆进行支撑,装置结构复杂,由于喷杆较长,连通用的软管较长易老化或者受农作物碰撞破损,需要频繁维修或更换,为工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喷杆式喷雾机,采用设置有连接块、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喷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螺纹孔、螺纹柱、伺服电机的配合,实现了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螺纹柱,通过螺纹孔驱动第一喷杆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在连接块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中滑动,可以随意控制使第一喷杆上下调节高度的功能,解决了现用的喷杆式喷雾机喷杆的高度调节比较困难,通常需要人工手动调节,费时费力的问题;采用设置有下侧中空结构的第一喷杆、第二喷杆和软管、连通开关、喷头的配合,实现了药物在第一喷杆、第二喷杆内流通并通过喷头喷出,结构简单,只需在第一喷杆、第二喷杆之间设置有较短的软管,方便检修更换的功能;解决了现用的喷杆式喷雾机多为在喷杆上使用较长软管连通喷头,后使用支架对喷杆进行支撑,装置结构复杂,由于喷杆较长,连通用的软管较长易老化或者受农作物碰撞破损,需要频繁维修或更换,为工作带来不便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主架;所述主架一侧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与主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所述水箱下侧设置有泵体;所述泵体与主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所述主架一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主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所述连接块远离主架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之间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连接块远离主架一侧设置有第一喷杆;所述第一喷杆靠近连接块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之间采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喷杆靠近连接块一侧中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之间采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中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孔与螺纹柱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下侧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连接块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延伸至第二滑槽内与螺纹柱采用销接;所述第一喷杆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喷杆;所述第一喷杆与第二喷杆之间采用转轴连接;所述第一喷杆与第二喷杆下侧杆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喷杆两侧分别设置有软管与第二喷杆连通;所述第一喷杆与第二喷杆下侧等距设置有多个喷头。
[0005]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喷杆设置有管道与泵体连通;所述泵体设置有管道与水箱连通。
[000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喷杆两侧与软管连接处设置有连通开关。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采用设置有连接块、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喷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螺纹孔、螺纹柱、伺服电机的配合,实现了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螺纹柱,通过螺纹孔驱动第一喷杆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在连接块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中滑动,可以随意控制使第一喷杆上下调节高度;采用设置有下侧中空结构的第一喷杆、第二喷杆和软管、连通开关、喷头的配合,实现了药物在第一喷杆、第二喷杆内流通并通过喷头喷出,结构简单,只需在第一喷杆、第二喷杆之间设置有较短的软管,方便检修更换。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一种新型喷杆式喷雾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一种新型喷杆式喷雾机的局部结构剖面放大示意图。
[0010]图3为一种新型喷杆式喷雾机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1]图4为一种新型喷杆式喷雾机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2]图5为一种新型喷杆式喷雾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主架;2、水箱;3、泵体;4、连接块;5、第一喷杆;6、螺纹柱;7、伺服电机;8、第二喷杆;9、软管;10、连通开关;11、喷头;401、第一滑槽;402、第二滑槽;501、第一滑块;502、第二滑块;503、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5]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5所示,包括主架1;所述主架1一侧设置有水箱2;所述水箱2与主架1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所述水箱2下侧设置有泵体3;所述泵体3与主架1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所述主架1一侧设置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与主架1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所述连接块4远离主架1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滑槽401;两个所述第一滑槽401之间设置有第二滑槽402;所述连接块4远离主架1一侧设置有第一喷杆5;所述第一喷杆5靠近连接块4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滑块501;所述第一滑块501与第一滑槽401之间采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喷杆5靠近连接块4一侧中部设置有第二滑块502;所述第二滑块502与第二滑槽402之间采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502中部设置有螺纹孔503;所述第二滑槽402内设置有螺纹柱6;所述螺纹孔503与螺纹柱6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4下侧设置有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与连接块4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所述伺服电机7输出轴延伸至第二滑槽402内与螺纹柱6采用销接;所述第一喷杆5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喷杆8;所述第一喷杆5与第二喷杆8之间采用转轴连接;所述第一喷杆5与第二喷杆8下侧杆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喷杆5两侧分别设置有软管9与第二喷杆8连通;所述第一喷杆5与第二喷杆8下侧等距设置有多个喷头
11;所述第一喷杆5设置有管道与泵体3连通;所述泵体3设置有管道与水箱2连通;所述第一喷杆5两侧与软管9连接处设置有连通开关10。
[0016]使用时,结合图1-5所示,面对不同高度的农作物时,使用设置有连接块4、第一滑槽401、第二滑槽402、第一喷杆5、第一滑块501、第二滑块502、螺纹孔503、螺纹柱6、伺服电机7的配合,通过伺服电机7带动螺纹柱6,通过螺纹孔503驱动第一喷杆5的第一滑块501和第二滑块502分别在连接块4的第一滑槽401和第二滑槽402中滑动,可以随意控制使第一喷杆5上下调节高度;农药储存在水箱2内,通过管道连通到泵体3,泵体3通过管道连通到第一喷杆5位置,通过下侧中空的第一喷杆5、第二喷杆8和软管9、连通开关10、喷头11的配合,农药在第一喷杆5、第二喷杆8内流通并通过喷头11喷出,结构简单,只需在第一喷杆5、第二喷杆8之间设置有较短的软管9,方便检修更换,同时在第一喷杆5两侧软管9位置设置连通开关10,当需要单侧喷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喷杆式喷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1);所述主架(1)一侧设置有水箱(2);所述水箱(2)与主架(1)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所述水箱(2)下侧设置有泵体(3);所述泵体(3)与主架(1)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所述主架(1)一侧设置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与主架(1)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所述连接块(4)远离主架(1)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滑槽(401);两个所述第一滑槽(401)之间设置有第二滑槽(402);所述连接块(4)远离主架(1)一侧设置有第一喷杆(5);所述第一喷杆(5)靠近连接块(4)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滑块(501);所述第一滑块(501)与第一滑槽(401)之间采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喷杆(5)靠近连接块(4)一侧中部设置有第二滑块(502);所述第二滑块(502)与第二滑槽(402)之间采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502)中部设置有螺纹孔(503);所述第二滑槽(4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帅辰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市圣鼎植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