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672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12
公开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涉及车载网络领域,解决了车载网络使用以太网在环形拓扑下传输数据,以及车载网络中传输数据的可靠性问题。该方法包括:环网内发生单点链路故障时,故障点相邻两侧的两个环网节点检测到故障时,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报文是否是倒换数据报文,若该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在故障方向的环网接口上实施接口环回,并将该数据报文倒换为倒换数据报文,从该环网接收转发该倒换数据报文,从而,使得该数据报文可以继续传输至目的设备。若接收到的数据报文是倒换数据报文,表示该数据报文已经被倒换过一次了,则丢弃该数据报文。弃该数据报文。弃该数据报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车载网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车载网络(In-vehicle Network)是指承载汽车内部的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各类设备的数据互相传输的网络。车载网络具有高可靠、低时延、启动时间短、简化布线线缆数量等要求。
[0003]随着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汽车内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也会越来越多,电子控制单元之间的相互通信也越来越频繁。如果采用点对点直接连线方式进行组网,车载网络内的线束会成倍的增多,还增加了汽车的重量和成本。此外,随着在车辆中部署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ed System,ADAS)的普及,传统的诸如控制区域网络(Control Area Network,CAN)、本地互联网络(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LIN)、FlexRay等低速率车载网络无法满足ADAS中的传感器对传输带宽的更高需求。传感器包括ADAS摄像头传感器和激光雷达传感器(Laser-Induced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等。因此,使用具备大带宽、拥有庞大产业生态圈的以太网作为下一代车载网络已经成为业界的一个主流共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解决了车载网络使用以太网在环形拓扑下传输数据,以及车载网络中传输数据的可靠性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环网节点,或者该方法可应用于可以支持环网节点实现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方法包括:接收到第一数据报文后,当第一环网节点检测到第一环网接口上第一环网节点与第二环网节点间的链路故障时,判断第一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若第一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丢弃第一数据报文;若第一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根据第一环网接口确定第二环网接口,生成第二数据报文,通过第二环网接口转发第二数据报文。其中,第一环网节点通过第一环网接口与第二环网节点相连,第一环网接口为第一环网节点将发送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第二数据报文为第一数据报文的倒换数据报文。
[000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基于环形以太网的车载网络内发生单点链路故障的情况下,允许数据报文通过倒换继续在车载网络内传输,使得数据报文可以继续传输至目的设备,提高了基于环形以太网的车载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另外,对于发生单点链路故障的环网节点接收到的数据报文是倒换数据报文时,表示该数据报文已经被倒换过一次了,则丢弃该数据报文,从而避免数据报文继续在环网中进行不必要的传输。
[0008]需要说明的是,所谓丢弃第一数据报文可以是指对第一数据报文不做处理,删除第一数据报文。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报文包括倒换字段,判断第一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包括:根据倒换字段的取值判断第一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其中,当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一数值时,确定第一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当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时,确定第一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
[0010]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报文包括倒换字段,生成第二数据报文,包括:设置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得到第二数据报文,第二数值用于指示包含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的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
[0011]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环网接口确定第二环网接口,包括:根据第一环网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第一环网接口对应的第二环网接口,环网接口转发表用于指示入接口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入接口表示接收数据报文的接口,入接口为环网接口或业务接口,出接口表示在环网内转发数据报文的环网接口。
[0012]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第一数据报文之后,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一入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第一入接口对应的第一环网接口,第一入接口为接收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第一入接口为第一业务接口或第二环网接口。
[0013]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第一数据报文之后,方法还包括:确定源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地址与第一环网节点的MAC地址不同,根据目的MAC地址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确定第二业务接口,通过第二业务接口转发第一数据报文。所述第一数据报文包括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下环业务转发表用于指示MAC地址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
[001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环网节点,或者该方法可应用于可以支持环网节点实现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方法包括:通过第三环网接口接收到第二数据报文,确定源MAC地址与第二环网节点的MAC地址相同,判断第二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若第二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根据第三环网接口确定第四环网接口,通过第四环网接口转发第二数据报文。其中,第二数据报文包括源MAC地址。
[00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基于环形以太网的车载网络内发生单点链路故障的情况下,允许数据报文通过倒换继续在车载网络内传输,使得数据报文可以继续传输至目的设备,提高了基于环形以太网的车载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另外,对于发生单点链路故障的环网节点接收到的数据报文是倒换数据报文时,表示该数据报文已经被倒换过一次了,则丢弃该数据报文,从而避免数据报文继续在环网中进行不必要的传输。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环网节点配置有与第二环网节点相连的数据源设备的MAC地址,确定源MAC地址与第二环网节点的MAC地址相同,包括:确定源MAC地址和与第二环网节点相连的数据源设备的MAC地址相同。
[0017]可理解的,由于源MAC地址是数据源设备的MAC地址,第二环网节点预先存储有数据源设备的MAC地址,因此,第二环网节点可以认为数据源设备的MAC地址是第二环网节点的MAC地址,接收到的第二数据报文是自己发出去的数据报文。数据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ADAS摄像头传感器或激光雷达传感器。
[0018]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数据报文包括倒换字段,判断第二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包括:根据倒换字段的取值判断第二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其
中,当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一数值时,确定第二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当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时,确定第二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
[0019]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第四环网接口,包括:根据第三环网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第三环网接口对应的第四环网接口,环网接口转发表用于指示入接口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入接口表示接收数据报文的接口,入接口为环网接口或业务接口,出接口表示在环网内转发数据报文的环网接口。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第一数据报文;当第一环网节点检测到第一环网接口上所述第一环网节点与第二环网节点间的链路故障时,判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所述第一环网节点通过所述第一环网接口与所述第二环网节点相连;若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根据所述第一环网接口确定第二环网接口,所述第一环网接口为所述第一环网节点将发送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生成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为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倒换数据报文;通过所述第二环网接口转发所述第二数据报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丢弃所述第一数据报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包括倒换字段,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包括:根据所述倒换字段的取值判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其中,当所述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一数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当所述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第二数据报文,包括:设置所述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得到所述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数值用于指示包含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的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环网接口确定第二环网接口,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环网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所述第一环网接口对应的第二环网接口,所述环网接口转发表用于指示入接口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所述入接口表示接收数据报文的接口,所述入接口为环网接口或业务接口,所述出接口表示在环网内转发数据报文的环网接口。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数据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一入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入接口对应的所述第一环网接口,所述第一入接口为接收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所述第一入接口为第一业务接口或所述第二环网接口。7.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第三环网接口接收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数据报文包括源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确定所述源MAC地址与第二环网节点的MAC地址相同,判断所述第二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若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根据所述第三环网接口确定第四环网接口;通过所述第四环网接口转发所述第二数据报文。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报文包括倒换字段,判断所述第二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包括:
根据所述倒换字段的取值判断所述第二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其中,当所述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一数值时,确定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当所述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时,确定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三环网接口确定第四环网接口,包括:根据所述第三环网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所述第三环网接口对应的所述第四环网接口,所述环网接口转发表用于指示入接口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所述入接口表示接收数据报文的接口,所述入接口为环网接口或业务接口,所述出接口表示在环网内转发数据报文的环网接口。1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数据报文;处理单元,用于当第一环网节点检测到第一环网接口上所述第一环网节点与第二环网节点间的链路故障时,判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所述第一环网节点通过所述第一环网节点与所述第二环网节点相连;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根据所述第一环网接口确定第二环网接口,所述第一环网接口为所述第一环网节点将发送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生成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为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倒换数据报文;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环网接口转发所述第二数据报文。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丢弃所述第一数据报文。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包括倒换字段,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倒换字段的取值判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其中,当所述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一数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当所述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设置所述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得到所述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数值用于指示包含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的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环网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所述第一环网接口对应的第二环网接口,所述环网接口转发表用于指示入接口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所述入接口表示接收数据报文的接口,所述入接口为环网接口或业务接口,所述出接口表示在环网内转发数据报文的环网接口。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入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入接口对应的所述第一环网接口,所述第一入接口为接收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所述第一入接口为第一业务接口或所述第二环网接口。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单元,用于通过第三环网接口接收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数据报文包括源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源MAC地址与第二环网节点的MAC地址相同,判断所述第二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昌查敏贺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