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654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09
在显示区域以及弯折部(B)之间在与弯折部(B)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设置的多个第一上层布线(14d),经由形成在第二树脂层(8)以及无机绝缘膜(11、13)上的多个第一接触孔(Ha),分别与在树脂基板(10a)的第一树脂层(6)以及第二树脂层(8)之间在与弯折部(B)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且以横穿狭缝(S)的方式设置的多个下层布线(7b)电连接。电连接。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作为代替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装置,使用了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元件的自发光型的有机EL显示装置备受关注。在该有机EL显示装置中,提出了在具有可弯曲性的树脂基板上形成有机EL元件等的柔性的有机EL显示装置。此处,在有机EL显示装置中,设置有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区域和在该显示区域周围的边框区域,期望减小边框区域。并且,在柔性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若为了使俯视下的边框区域所占据的面积变小,将边框区域弯折,则有可能导致配置在该边框区域的布线断裂。
[0003]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通过形成弯折孔以去除与弯折区域对应的缓冲膜、栅极绝缘膜和层间绝缘膜中的每一个的一部分来防止布线的断线。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特开2014-2323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但是,在柔性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由于在树脂基板上设置有底涂膜、栅极绝缘膜以及层间绝缘膜等无机绝缘膜,因此,为了抑制配置在边框区域的布线的断裂,去除边框区域的弯折部中的无机绝缘膜,并在该去除的部分处形成平坦化膜,在该平坦化膜上形成布线。然而,在这样构成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需要在去除了边框区域的弯折部的无机绝缘膜的部分处另外形成平坦化膜,因此有改善的余地。
[0006]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边框区域的弯折部中,在不另外设置平坦化膜的情况下抑制布线的断线。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7]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显示装置包括:树脂基板,其规定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区域以及在该显示区域周围的边框区域;TFT层,其设置于所述树脂基板上;端子部,其设置于所述边框区域的端部;弯折部,其在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端子部之间以沿一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多个无机绝缘膜,构成所述TFT层并层叠设置于所述树脂基板上,在所述弯折部中形成有使所述树脂基板的上表面露出的狭缝;以及多个第一上层布线,构成所述TFT层,在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弯折部之间,以在与所述弯折部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多个无机绝缘膜的任一个上,所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基板包括:第一树脂层,其在与所述TFT层相反的一侧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域和所述边框区域;多个下层布线,其在所述第一树脂层的所述TFT层侧的所述边框区域中,在与所述弯折部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并以横穿所述狭缝的方式设置;以及
第二树脂层,其以覆盖所述多个下层布线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树脂层的所述TFT层侧的所述显示区域和所述边框区域,所述多个第一上层布线经由形成于在与所述多个下层布线之间设置的所述第二树脂层以及所述无机绝缘膜的多个第一接触孔,分别电连接到所述多个下层布线。专利技术效果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显示区域和弯折部之间设置的多个第一上层布线分别与设置在树脂基板的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之间的多个下层布线电连接,因此在边框区域的弯折部中,在不另外设置平坦化膜的情况下就能够抑制布线的断线。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的剖面图。图4是示出构成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TFT层的等效电路图。图5是示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有机EL层的剖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边框区域的弯折部的俯视图。图7是沿着图6中的VII-VII线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边框区域的弯折部的剖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边框区域的端子部的剖面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变形例的边框区域的弯折部的剖面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边框区域的弯折部的剖面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边框区域的端子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此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下面的各实施方式。
[0011]《第一实施方式》图1至图9示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包括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示例了包括有机EL元件的有机EL显示装置。在此,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50a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此外,图2是有机EL显示装置50a的显示区域D的俯视图。此外,图3是有机EL显示装置50a的显示区域D的剖面图。此外,图4是示出构成有机EL显示装置50a的TFT层20的等效电路图。此外,图5是构成有机EL显示装置50a的有机EL层33的剖面图。此外,图6是有机EL显示装置50a的边框区域F的弯折部B的俯视图。此外,图7是沿着图6中的VII-VII线的有机EL显示装置50a的边框区域F的弯折部B的剖面图。此外,图8是有机EL显示装置50a的边框区域F的端子部T的剖面图。
[0012]如图1所示,有机EL显示装置50a包括例如设置为矩形状的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区域D和设置在显示区域D周围的边框区域F。
[0013]如图2所示,在显示区域D中,多个子像素P呈矩阵状排列。此外,在显示区域D中,如图2所示,例如设置为具有用于进行红色的显示的红色发光区域Lr的子像素P、具有用于进
行绿色的显示的绿色发光区域Lg的子像素P以及具有用于进行蓝色的显示的蓝色发光区域Lb的子像素P彼此相邻。此外,在显示区域D中,例如由具有红色发光区域Lr、绿色发光区域Lg及蓝色发光区域Lb的相邻的三个子像素P构成一个像素。
[0014]在图1中的边框区域F的右端部设置有端子部T。此外,如图1所示,在边框区域F中,在显示区域D和端子部T之间,以沿一个方向(图中纵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有能够以图中纵向为弯折的轴弯折180
°
(U字状)的弯折部B。
[0015]如图3所示,有机EL显示装置50a包括有源矩阵基板30a和作为发光元件而设置在有源矩阵基板30a上的有机EL元件40。
[0016]如图3所示,有源矩阵基板30a包括作为树脂基板设置的树脂基板层10a和设置在树脂基板层10a上的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层20a。
[0017]如图3和图7所示,树脂基板层10a包括设置在与TFT层20a相反侧的显示区域D和边框区域F中的第一树脂层6、设置在第一树脂层6的TFT层20a侧的显示区域D和边框区域F中的第二树脂层8、设置在第一树脂层6与第二树脂层8之间的下层导电层7a和多个下层布线7b。
[0018]第一树脂层6和第二树脂层8例如由聚酰亚胺树脂等构成。此处,为了提高下层导电层7a与各下层布线7b之间的紧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树脂基板,其规定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区域以及在该显示区域周围的边框区域;TFT层,其设置于所述树脂基板上;端子部,其设置于所述边框区域的端部;弯折部,其在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端子部之间以沿一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多个无机绝缘膜,构成所述TFT层并层叠设置于所述树脂基板上,在所述弯折部中形成有使所述树脂基板的上表面露出的狭缝;以及多个第一上层布线,构成所述TFT层,在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弯折部之间,以在与所述弯折部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多个无机绝缘膜的任一个上,所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基板包括:第一树脂层,其在与所述TFT层相反的一侧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域和所述边框区域;多个下层布线,其在所述第一树脂层的所述TFT层侧的所述边框区域中,在与所述弯折部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并以横穿所述狭缝的方式设置;以及第二树脂层,其以覆盖所述多个下层布线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树脂层的所述TFT层侧的所述显示区域和所述边框区域,所述多个第一上层布线经由形成于在与所述多个下层布线之间设置的所述第二树脂层以及所述无机绝缘膜的多个第一接触孔,分别电连接到所述多个下层布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二上层布线,构成所述TFT层,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端子部之间,以在与所述弯折部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多个无机绝缘膜的任一个上,所述多个第二上层布线经由形成于在与所述多个下层布线之间设置的所述第二树脂层以及所述无机绝缘膜的多个第二接触孔,分别电连接到所述多个下层布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上层布线和所述多个第二上层布线彼此在同一层由同一材料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部中与所述多个下层布线对应地设置有多个端子电极,所述多个端子电极经由形成于在与所述多个下层布线之间设置的所述第二树脂层以及所述无机绝缘膜的多个第三接触孔,分别电连接到所述多个下层布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FT层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藤贵翁三轮昌彦神崎庸辅孙屹山中雅贵金子诚二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