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及应用有该装置的清洗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653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且该出水口成形为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形孔;所述壳体中设置有位于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挡板,该挡板的前后边缘分别与所述壳体的相应内壁连接,该挡板的两端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供水流自挡板上方空间流至挡板下方空间的敞开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产生微纳米气泡水的过程无需提供动力及进行电控操作,不仅简化了设备结构,而且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微纳米气泡在水中产生的空化作用以及表面带有的负电荷具有提高界面活性的化学作用,有利于提高清洗效果。洗效果。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及应用有该装置的清洗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洗涤类电器的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还涉及应用有该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并用来清洗餐具、蔬菜或水果的清洗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微纳米气泡清洗技术的逐渐成熟,在家电领域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
[0003]在工业应用领域中,纳米级气泡指在液体中1000nm以下的细小气泡,进一步地,将1~100μm之间的气泡称为微小气泡,100μm以上的气泡称为普通气泡。在水中,相较于普通气泡,微纳米气泡拥有存在时间长、表面能高、表面带负电荷、气液传质率高、能自发产生自由基的特点,因此,微纳米气泡具有增氧、杀菌、消毒、洗涤、去污、净水、有机物降解等功能。由于微纳米气泡具有的这些功能,其在洗涤和健康领域,如洗衣去污去垢、洁净皮肤、饮用水增氧、蔬菜水果清洗、牙齿去垢等展露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0004]目前,产生微纳米气泡的方法主要有四种:超声空化、水动力空化、光学空化和微粒空化,其中,水动力空化设备要求简单,是产生微纳米气泡的常用方法。例如,申请公开号为CN10480346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微纳米臭氧气泡装置》(申请号:CN201510199198.5)、申请公开号为CN10884238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基于微纳米爆气的洗衣机过滤装置》(申请号:CN201810907234.2)等均披露了类似的结构。上述现有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大多采用气泵提供动力源混入空气,空气与水进行充分混合溶解后,再释放压力以获得浓度较高的微纳米气泡,该方式的实现结构相对比较复杂、成本高,且需依靠电路进行控制,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无源式生成微纳米气泡从而简化设备结构、降低成本并提高可靠性的进水结构。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进水结构的清洗机,该清洗机能有效提高清洗效果。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且该出水口成形为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形孔;所述壳体中设置有位于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挡板,该挡板的前后边缘分别与所述壳体的相应内壁连接,该挡板的两端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供水流自挡板上方空间流至挡板下方空间的敞开区域。
[0008]优选地,所述挡板成形为中部向下拱起的弧形结构,所述敞开区域形成于挡板的两端与壳体内顶壁之间。采用上述弧形结构的挡板,当水流进入壳体中时会先被阻挡在挡板的上方,当挡板上方空间水满时再从挡板的两端落入挡板下方,对挡板下方的积水进行撞击产生漩涡,从而提高空气与水的混合程度,增加水中的气体含量,有利于形成高浓度的微纳米气泡水。
[0009]作为改进,所述挡板的中部开有供挡板上方空间的水缓慢流入挡板下方空间的过水孔。设置这样的结构,当水流进入壳体中时会先被阻挡在挡板的上方,挡板上方的水通过过水孔缓慢落入挡板下方,将锥形孔的上端口封闭,有利于快速对壳体的内部空间进行封闭,形成高压环境,提高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0010]为了便于控制液封过程中水流的速度,所述的过水孔为1~3个,且该过水孔的孔径为1~2mm,所述的过水孔为1个并位于挡板的中央部位,所述进水口对应过水孔布置。
[0011]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锥形孔的上端口位于壳体的内底壁上,且该上端口的直径为0.4~1.5mm,优选为0.4~1.0mm。将孔的上端口设置为0.4~1.5mm,是为了在水流进入壳体中后,能将锥形孔的上端口堵住,从而使壳体中随着水流进入而形成负压,避免进入壳体中的水流在水流输送过程中流走。
[0012]优选地,所述锥形孔在轴向上的长度为25~30mm,且所述锥形孔的下端口直径为4~8mm。采用这样的结构,以提高微纳米气泡的形成效果。
[0013]优选地,所述锥形孔的数量为6~8个并在壳体的底部间隔布置。
[0014]一种应用有上述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的清洗机,包括具有洗涤腔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的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该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的壳体设于箱体外侧,所述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的出水口与箱体的进水开口相连通。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源式生成微纳米气泡的装置,使用时,水流通过进水口进入壳体中并撞击挡板促进空气与水流的混合,然后水流自挡板的两端流至挡板下方,由于壳体底部锥形孔的上端口极小,因此,进入壳体的水会因重力作用而迅速将孔堵住,对壳体实现液封,壳体中的空气无处散失,使得壳体中压力急剧增大,进而提高了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伴随着水流自挡板两端落下产生的湍动作用,空气快速溶解在水中,当壳体中的压力达到锥形孔上端口所能承担的临界值时,溶解有大量空气的水流自锥形孔向外迅速释放,经过锥形孔过程中产生负压,从而形成微纳米气泡水;本专利技术产生微纳米气泡水的过程无需提供动力及进行电控操作,不仅简化了设备结构,而且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微纳米气泡在水中产生的空化作用以及表面带有的负电荷具有提高界面活性的化学作用,有利于提高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18]图3为图1的另一剖视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清洗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1,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11,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且该出水口成形为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形孔12。壳体1中设置有位于进水口11与出水口之间的挡板13,该挡板13设于壳体1的上部,
且挡板13的前后边缘分别与壳体1的相应内壁连接,挡板13的两端与壳体1内壁之间形成有供水流自挡板13上方空间流至挡板13下方空间的敞开区域130。
[0022]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挡板13成形为中部向下拱起的弧形结构,敞开区域130形成于挡板13的两端与壳体1内顶壁之间。采用上述弧形结构的挡板13,当水流进入壳体1中时会先被阻挡在挡板13的上方,当挡板13上方空间水满时再从挡板13的两端落入挡板13下方,对挡板13下方的积水进行撞击产生漩涡,从而提高空气与水的混合程度,增加水中的气体含量,有利于形成高浓度的微纳米气泡水。
[0023]在本实施例中,挡板13的中部开有供挡板13上方空间的水缓慢流入挡板13下方空间的过水孔131。设置这样的结构,当水流进入壳体1中时会先被阻挡在挡板13的上方,挡板13上方的水通过过水孔131缓慢落入挡板13下方,将锥形孔12的上端口封闭,有利于快速对壳体1的内部空间进行封闭,形成高压环境,提高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为了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11),所述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且该出水口成形为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形孔(12);所述壳体(1)中设置有位于进水口(11)与出水口之间的挡板(13),该挡板(13)的前后边缘分别与所述壳体(1)的相应内壁连接,该挡板(13)的两端与壳体(1)内壁之间形成有供水流自挡板(13)上方空间流至挡板(13)下方空间的敞开区域(1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3)成形为中部向下拱起的弧形结构,所述敞开区域(130)形成于挡板(13)的两端与壳体(1)内顶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3)的中部开有供挡板(13)上方空间的水缓慢流入挡板(13)下方空间的过水孔(1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水孔(131)为1~3个,且该过水孔(131)的孔径为1~2mm。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本柱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