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梁龙门吊的减速机防漏油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652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梁龙门吊的减速机防漏油盖装置,包括盖体和减速机体;所述盖体盖设于减速机体的进油口;所述盖体顶部开设有连通孔;所述盖体包括气囊和滑盖结构;所述滑盖结构通过连通孔与外界连通;所述气囊通过进气口与减速机体内部连通,且密封;所述气囊膨胀,所述气囊顶驱滑盖结构对接连通进气口;所述滑盖结构密封减速机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梁龙门吊的减速机防漏油盖装置能有效防止龙门吊在运行时发生减速机漏油的现象,节约维护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梁龙门吊的减速机防漏油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龙门吊领域,尤其涉及减速机防漏油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在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起重机械帮助人类实现了大物件的吊装和移动;现代社会发展中,机械制造行业发展迅速,具有巨大的市场和良好的经济性;而利用起重机械对物料的搬运又是生产制造中的重要组成;在起重系统运作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问题的产生,比如起重系统中的减速机经常发生漏油的现象,增加了维护的成本,也影响了起重系统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梁龙门吊的减速机防漏油盖装置能有效防止龙门吊在运行时发生减速机漏油的现象,节约维护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双梁龙门吊的减速机防漏油盖装置,包括盖体和减速机体;所述盖体盖设于减速机体的进油口;所述盖体顶部开设有连通孔;所述盖体包括气囊和滑盖结构;所述滑盖结构通过连通孔与外界连通;所述气囊通过进气口与减速机体内部连通,且密封;所述气囊膨胀,所述气囊顶驱滑盖结构对接连通进气口;所述滑盖结构密封减速机体。
[0006]进一步的,所述盖体还包括柱型块结构;所述柱型块结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气囊设置于空腔内,且所述气囊进气口环壁与空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气囊顶部通过连接块与空腔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空腔通过气孔与连通孔连通;所述气囊内部与减速机体内部连通。
[0007]进一步的,所述柱型块结构内部挖设有弧型槽;所述连通孔通过弧型槽与减速机体内部连通;所述滑盖结构包括弧型滑动管结构;所述弧型滑动管结构嵌合设置于弧型槽内,且密封减速机体;所述弧型滑动管结构为柔性管状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弧型滑动管结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结构;所述弧型滑动管结构的另一端固设有填接结构,且与填接结构内部连通;所述气囊膨胀,所述气囊推挤推动结构,所述推动结构带动弧型滑动管结构推动填接结构;所述填接结构填堵进气口,且填接结构内部与气囊内部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推动结构包括曲面板和滑移结构;所述滑移结构包括滑动柱、固定块和弹簧;所述滑动柱一端固定连接于弧型滑动管结构,且所述滑动柱与弧型滑动管结构的连接处开设有通气孔;所述滑动柱另一端与曲面板的凸起面固定;所述曲面板凹进面与气囊侧壁嵌合贴合;所述滑动柱上方柱型块结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滑动柱顶部固设固定块,且固定块处于移动槽内远离空腔一侧;所述固定块与移动槽靠近空腔的侧壁之间设置弹簧。
[0010]进一步的,所述填接结构包括导板;所述导板内部开设有槽孔;所述导板一端与弧型滑动管结构连接,且槽孔与弧型滑动管结构内部连通;所述导板另一端固设有磁块;所述磁块与柱型块结构底部设置的磁铁对应;所述导板设有磁块的一端顶部开有接通口;所述导板通过导轨在柱型块结构底部开设的开口内滑动,且所述磁块与磁铁对应吸贴,且接通口与进气口接通。
[0011]有益效果:本技术能有效的对减速机进行排气散热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维护成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技术效果:
[0012]1)气囊与减速机内部连通,动力来源于减速机内部高压对气囊充气产生推动力,能节省资源,并且能达到排气散热的效果;
[0013]2)滑盖结构采用被一推一拉的方式间歇性的连通气囊排气,这样充气排气的循环,能有效的防止减速机内部因为高温高压而产生漏油的发生,保证了减速机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为龙门吊截面图;
[0015]附图2为减速机截面图;
[0016]附图3为盖体半截图;
[0017]附图4为滑盖结构截面图;
[0018]附图5为推动结构截面图;
[0019]附图6为填接结构截面图;
[0020]附图7为导板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22]如附图1-7:一种双梁龙门吊的减速机防漏油盖装置,包括盖体1和减速机体2;所述盖体1盖设于减速机体2的进油口;所述盖体1顶部开设有连通孔13;所述盖体1 包括气囊11和滑盖结构12;所述滑盖结构12通过连通孔13与外界连通;所述气囊11 通过进气口111与减速机体2内部连通,且密封;所述气囊11膨胀,所述气囊11顶动滑盖结构12对接连通进气口111;所述滑盖结构12密封减速机体2。盖体1盖设在减速机体2上,气囊11与减速机体2内部连通,处于密封;减速机体2在运行时,内部气温升高,气压增大,引起气囊11膨胀,气囊11的侧壁顶推滑盖结构12的一端,滑盖结构12的另一端移动到气囊11进气口处,气囊11内的空气就通过滑盖结构12并从与滑盖结构12连通的连通孔13排出到外界,在滑盖结构12排气的过程中,滑盖结构 12的接通端是密封减速机体2内部的;这样设计既能保证减速机体2正常运行又能达到通气换热的目的,能有效防止减速机因为运行时内部过热增压导致漏油的发生。
[0023]所述盖体1还包括柱型块结构17;所述柱型块结构17内部开设有空腔14;所述气囊11设置于空腔14内,且所述气囊11进气口111环壁与空腔14底部固定连接,能保证减速机体2内部与气囊11接通,并且减速机体2内部的空气不会流通到空腔14内,使减速机体2内部达到趋于密封的环境;所述气囊11顶部通过连接块112与空腔14顶部固定连接,当气囊11收缩时不会塌陷堆在进气口111处,而是呈长条状由空腔14顶部延伸到进气口111处,同时也利
于气囊11的充气膨胀;所述空腔14通过气孔与连通孔13连通;所述气囊11内部与减速机体2内部连通,当减速机体2内部产生高温气压增大时就能将气囊11撑起膨胀,从而推动滑盖结构12移动接通气囊11,然后排气;能有效防止减速机内部高温高压发生漏油。
[0024]所述柱型块结构17内部挖设有弧型槽15;所述连通孔13通过弧型槽15与减速机体2内部连通;所述滑盖结构12包括弧型滑动管结构121;所述弧型滑动管结构121 嵌合设置于弧型槽15内,且密封减速机体2,填堵弧型槽15;所述弧型滑动管结构121 为柔性管状结构。当气囊11膨胀推动弧型滑动管结构121的一端上设置的通气孔122 与连通孔13接通,而弧型滑动管结构121的另一端上设置的接通口413移动到进气口 111处并接通,就能实现气囊11中的空气依次通过弧型滑动管结构121,经过连通孔13 排出;当气囊11收缩时通气孔122和接通口413均是与弧型槽15侧壁接触密封的,这样能保证减速机内的密封环境。
[0025]所述弧型滑动管结构1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结构3;所述弧型滑动管结构121 的另一端固设有填接结构4,且与填接结构4内部连通;所述气囊11膨胀,所述气囊 11推挤推动结构3,所述推动结构3带动弧型滑动管结构121推动填接结构4,填接结构4上的通气孔122与连通孔13接通;所述填接结构4填堵进气口111,且填接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梁龙门吊的减速机防漏油盖装置,其特征则在于:包括盖体(1)和减速机体(2);所述盖体(1)盖设于减速机体(2)的进油口;所述盖体(1)顶部开设有连通孔(13);所述盖体(1)包括气囊(11)和滑盖结构(12);所述滑盖结构(12)通过连通孔(13)与外界连通;所述气囊(11)通过进气口(111)与减速机体(2)内部连通,且密封;所述气囊(11)膨胀,所述气囊(11)顶动滑盖结构(12)对接连通进气口(111);所述滑盖结构(12)密封减速机体(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梁龙门吊的减速机防漏油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还包括柱型块结构(17);所述柱型块结构(17)内部开设有空腔(14);所述气囊(11)设置于空腔(14)内,且所述气囊(11)进气口(111)环壁与空腔(1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气囊(11)顶部通过连接块(112)与空腔(14)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空腔(14)通过气孔与连通孔(13)连通;所述气囊(11)内部与减速机体(2)内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梁龙门吊的减速机防漏油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型块结构(17)内部挖设有弧型槽(15);所述连通孔(13)通过弧型槽(15)与减速机体(2)内部连通;所述滑盖结构(12)包括弧型滑动管结构(121);所述弧型滑动管结构(121)嵌合设置于弧型槽(15)内,且密封减速机体(2);所述弧型滑动管结构(121)为柔性管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梁龙门吊的减速机防漏油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型滑动管结构(1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结构(3);所述弧型滑动管结构(121)的另一端固设有填接结构(4),且与填接结构(4)内部连通;所述气囊(11)膨胀,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保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科德劲起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