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刷同步发电机旋转整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6099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在转子轴非驱动端的端面上的无刷同步发电机旋转整流装置,包括垫圈、散热器、共阳极整流模块、共阴极整流模块、压敏模块和三根连接片,垫圈嵌入定位在散热器一端中,散热器另一端通过数根散热器连接螺钉固定在转子轴非驱动端的端面上。共阳极整流模块、共阴极整流模块上下对称地分别固定在散热器另一端上,压敏模块两端分别固定在共阳极整流模块一端和共阴极整流模块一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旋转整流模块安装维护困难的问题,提高了功率密度和安装效率。提高了功率密度和安装效率。提高了功率密度和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刷同步发电机旋转整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电机的整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同步发电机整流装置,属于电机


技术介绍

[0002]无刷同步发电机广泛应用于电力和新能源领域,用作各类设备的不同功率和电压等级的电源。其主要由主发电机、励磁机和励磁系统三大部分构成,其中励磁机为转枢式发电机,主发电机为转场式发电机。当转子旋转后,励磁机转子发出交流电,为了能给主机转子提供直流电产生旋转磁场,则必须经过同轴旋转的旋转整流装置的整流。因此,旋转整流装置是无刷同步发电机的关键部件。现有的旋转整流装置安装在主机转子与励磁机转子之间,通过穿过引线圆环的螺栓,将6个各装有1个二极管的整流模块均布固定在转子轴的轮毂圆周面上。现有的旋转整流装置目前存在的主要缺陷如下:
[0003]1、安装维护困难:旋转整流模块出现故障需要更换时,需通过机座上的通风窗口进行操作,难易程度与发电机机座大小直接相关;对于结构紧凑的发电机,必须先抽出整个发电机转子才能进行更换,费时费力、维护效率很低。
[0004]2、易损坏发电机:无刷同步发电机在高速运行时,位于主机转子与励磁机转子之间的旋转整流装置的安装螺栓因疲劳或其他原因脱落时会破坏定子绕组绝缘,严重时可能导致发生烧毁无刷同步发电机的严重设备事故。
[0005]3、功率密度低:由于旋转整流模块安装在发电机机座内,导致其功率密度低。
[0006]4、整流模块寿命降低:安装在机座内的整流模块温度比环境温度高,难以散热降温,降低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刷同步发电机旋转整流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旋转整流模块安装维护困难、功率密度低和寿命低等问题,进一步提高无刷同步发电机可靠性。
[0008]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9]一种无刷同步发电机旋转整流装置,所述无刷同步发电机旋转整流装置安装在转子轴非驱动端的端面上,包括垫圈、散热器、共阳极整流模块、共阴极整流模块、压敏模块和三根连接片,所述垫圈通过垫圈沉孔定位固定在转子轴非驱动端的端面凸台上,散热器一端包容垫圈,散热器另一端的多根散热片朝向转子轴非驱动端的端面,通过数根散热器连接螺钉固定在转子轴非驱动端的端面上;共阳极整流模块、共阴极整流模块上下对称地分别固定在散热器另一端端面上,压敏模块两端分别固定在共阳极整流模块一端和共阴极整流模块一端上。
[0010]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0011]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一端径向设有多根平行设置的散热片,所述多根平行设置的散热片的中心开有散热器阶梯孔;垫圈一端抵靠在散热器阶梯孔中;散热器另一端为圆
板,所述散热片的横截面为底部厚度大于外缘厚度的梯形。
[0012]进一步的,所述共阳极整流模块和共阴极整流模块的平面形状均为扇形,共阳极整流模块和共阴极整流模块分别固定各自对应的导热基板上;所述导热基板的平面形状亦为扇形,且导热基板的弧形展开长度分别大于共阳极整流模块的弧形长度和共阴极整流模块的弧形展开长度;成扇形间隔排列的数个接线柱分别垂直固定在共阳极整流模块和共阴极整流模块上;共阳极整流模块底部的导热基板两端和共阴极整流模块底部的导热基板两端分别通过整流模块安装螺钉固定在散热器另一端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压敏模块两端分别与连接基板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基板另一端分别与共阳极整流模块一端的接线柱和共阴极整流模块一端对应位置的接线柱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的,铜材制成的连接片中部外凸,连接片两端分别连接共阳极整流模块和共阴极整流模块U端、V端和W端的同极性接线柱。
[0015]进一步的,圆筒形的防护盖覆盖住三块连接片、共阳极整流模块、共阴极整流模块、压敏模块和散热器。
[0016]本技术的无刷同步发电机旋转整流装置安装在转子轴非驱动端的端面上,只需取下防护盖,就能很方便地取下整流模块和压敏模块进行维修或更换。本技术将均布固定在转子轴的轮毂圆周面上6个整流模块集成为固定在散热器端面上下各装有3个二极管的共阳极整流模块和共阴极整流模块,整体性好,可靠性高。本技术在共阳极整流模块和共阴极整流模块增设了散热器,大大改善了整流模块的散热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无刷同步发电机遇到特殊工况时,整流模块中会因产生过高的尖峰电压而损坏。为了吸收尖峰电压,本技术在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侧之间增设了压敏模块。为了获得更好的稳定性,共阳极整流模块和共阴极整流模块均采用压接式连接结构,共同组成三相全桥整流电路,为无刷同步发电机主转子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直流励磁电源。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旋转整流模块安装维护困难的问题,降低了安装难度,提高了功率密度和安装效率。
[0017]本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安装在无刷同步发电机转子轴端头的结构图;
[0019]图2是图1的Ⅰ部放大图;
[0020]图3是图2的A向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50kW、400V的无刷同步发电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安装本实施例的无刷同步发电机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主转子20固定在转子轴10中部上,励磁机转子30固定在转子轴10的右端上,转子轴10两端分别支撑在壳体40两端外的轴承座50上,转子轴10左端端头连接原动机。本实施例安装在转子轴10非驱动端即右端端面上,靠近轴承座50,其包括垫圈1、散热器2、共阳极整流模块3、共阴极整流模块4、压敏模块5和三根连接片6,垫圈1通过其右端的垫圈沉孔11定位固定在转子轴10非驱动端的
端面凸台101上,散热器2左端径向平行设置的多根散热片21朝向转子轴10非驱动端的端面,多根平行设置的散热片21的中心开有散热器阶梯孔211,垫圈1右端抵靠在散热器阶梯孔211中,通过4根散热器连接螺钉23固定在转子轴10非驱动端的端面上。散热器2右端为圆板22,散热片21的横截面为底部厚度大于外缘厚度的梯形,与现有矩形横截面的散热片相比,梯形横截面的散热片21增大了散热面积,旋转后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0023]如图3所示,共阳极整流模块3、共阴极整流模块4的平面形状均为扇形,共阳极整流模块3和共阴极整流模块4分别固定各自对应的导热基板31上。导热基板31的平面形状亦为扇形,且导热基板31的弧形展开长度分别大于共阳极整流模块3的弧形长度和共阴极整流模块4的弧形展开长度,便于共阳极整流模块3和共阴极整流模块4通过各自底部的导热基板31固定在散热器2右端端面上。成扇形间隔排列的4个接线柱32分别垂直固定在共阳极整流模块3和共阴极整流模块4上。4个接线柱32中左侧间隔排列的3个接线柱32分别用于连接U端接线端子321、V端接线端子322和W端接线端子323,共阳极整流模块3和共阴极整流模块4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刷同步发电机旋转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刷同步发电机旋转整流装置安装在转子轴非驱动端的端面上,包括垫圈、散热器、共阳极整流模块、共阴极整流模块、压敏模块和三根连接片,所述垫圈通过垫圈沉孔定位固定在转子轴非驱动端的端面凸台上,散热器一端包容垫圈,散热器另一端的多根散热片朝向转子轴非驱动端的端面,通过数根散热器连接螺钉固定在转子轴非驱动端的端面上;共阳极整流模块、共阴极整流模块上下对称地分别固定在散热器另一端上,压敏模块两端分别固定在共阳极整流模块一端和共阴极整流模块一端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同步发电机旋转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一端径向设有多根平行设置的散热片,所述多根平行设置的散热片的中心开有散热器阶梯孔;垫圈一端抵靠在散热器阶梯孔中;散热器另一端为圆板结构,所述散热片的横截面为底部厚度大于外缘厚度的梯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同步发电机旋转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阳极整流模块和共阴极整流模块的平面形状均为扇形,共阳极整流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赵建华颜洁周鸿波李进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中船现代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