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浓度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6066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浓度控制方法,其根据图像数据,计算与该图像数据对应的伴随图像显影的调色剂消耗量,在所述计算出的调色剂消耗量上乘上小于1的规定校正率来计算校正消耗量。并根据所述计算出的校正消耗率来进行补给调色剂。这样,就能在防止调色剂过补给的同时,进行没有时间延迟的调色剂补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双成分显影剂的图像形成装置、调色剂浓度控制方法、调色剂浓度控制程序及其记录媒体。
技术介绍
现有,在复印装置和打印机、传真装置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印刷装置)中,设置有感光鼓、带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复印装置、定影装置等。这种图像形成装置是如下设定的,即对于通过带电装置而带电的感光鼓的感光面(静电潜影面)由曝光装置进行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影。然后把形成的静电潜影在显影装置中利用调色剂(显影剂)进行显影而生成调色剂像(可视像)。然后把该调色剂像通过复印装置复印在纸张(记录材料,普通纸和OHP片等的印刷媒体)上后,通过定影装置进行定影。这种图像形成装置,在显影处理中使用的调色剂的浓度对形成的图像质量给与影响。于是,通常的图像形成装置常常为了得到固定浓度的图像而检测调色剂浓度,在调色剂浓度减少时补给调色剂,这样来控制调色利浓度进入到合适的范围。例如在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昭61-215575号公报(公开日1986年9月25日)和特开平10-207214号公报(公开日1998年8月7日)中,就公开了根据调色剂浓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调色剂补给量的技术。而且在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4-304486号公报(公开日1992年10月27日)中,公开了从印刷的像素数据求出印字率,从页张数信息计算调色剂消耗率,并根据计算出的调色剂消耗率来进行补给的技术。且该文献中记载了把计算出的调色剂消耗率的累积误差通过调色剂浓度检测器输出的阈值判断进行校正的技术。而且在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0-214672号公报(公开日2000年8月4日)中,公开了当从像素数据求出的印字率大时,使调色剂浓度传感器输出成为基准值并且进行补给控制,当从像素数据求出的印字率小且调色剂浓度传感器输出是浓度不足时,且由光学传感器检测到的修补图像浓度是大于或等于基准值时,进行间歇调色剂补给,而在小于或等于基准值时进行连续调色剂补给的技术。而且在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4-151375号公报(公开日2004年5月27日)中,公开了通过从像素数据求出的印字率来校正调色剂浓度传感器输出的阈值,并进行调色剂补给控制的技术。但上述特开昭61-215575号公报和特开平10-207214号公报、特开2004-151375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技术,在根据调色剂浓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进行调色剂补给控制时,从检测调色剂浓度之后到实际补给调色剂,需要时间,有补给动作迟延的问题。因此容易调色剂浓度不足。且上述特开平4-304486号公报、特开2000-214672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技术,在根据从印刷的像素数据求出的印字率来控制调色剂补给量时,例如由根据计算的印字率的调色剂消耗量与实际的调色剂消耗量之间有误差,而有时调色剂补给量与实际的需要量不同。特别是调色剂补给量是过供给时,为了回收过供给的调色剂,除了进行印刷处理而消耗调色剂以外没有使调色剂浓度适当化的方法。因此,无法避免在记录材料上显影的图像质量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点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防止调色剂过补给的同时能不延迟时间地进行调色剂补给的图像形成装置、调色剂浓度控制方法和调色剂浓度控制程序。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是把对应于图像数据的图像,使用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的双成分显影剂而在记录媒体上进行显影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其包括显影槽,其收容所述图像显影中所使用的双成分显影剂;补给部件,其用于向所述显影槽补给调色剂;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其根据所述图像数据,计算与该图像数据对应的伴随图像显影的的调色剂消耗量;校正消耗量计算部,其在所述计算出的调色剂消耗量上乘上小于1的规定校正率,计算校正消耗量;调色剂浓度控制部,其根据所述计算出的校正消耗量,使向所述显影槽进行补给调色剂的主补给由所述补给部件进行,并控制收容在所述显影槽中的双成分显影剂的调色剂浓度。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调色剂浓度控制方法,具备收容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的双成分显影剂的显影槽,且把对应于图像数据的图像,使用所述双成分显影剂而在记录媒体上进行显影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控制收容在所述显影槽中的双成分显影剂的调色剂浓度的调色剂浓度控制方法,其包括调色剂消耗量计算步骤,其根据所述图像数据,计算与该图像数据对应的伴随图像显影的调色剂消耗量;校正消耗量计算步骤,其在所述计算出的调色剂消耗量上乘上小于1的规定校正率,计算校正消耗量;主补给步骤,其根据所述计算出的校正消耗量,使向所述显影槽进行补给调色剂。根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浓度控制方法,是根据所述图像数据,计算与该图像数据对应的伴随图像显影的调色剂消耗量,在计算出的调色剂消耗量上乘上小于1的规定校正率来计算校正消耗量,并根据该校正消耗量来向显影槽进行补给调色剂。这样,通过根据从图像数据计算的调色剂消耗量来进行调色剂补给控制,能对于实际的调色剂消耗而进行没有时间延迟的调色剂补给。且是根据在计算出的调色剂消耗量上乘上小于1的规定校正率而计算出的校正消耗量来控制调色剂补给量,即使在从图像数据计算的调色剂消耗量与实际的调色剂消耗量之间有误差的情况下,也能防止产生调色剂的过补给,能适当地控制调色剂补给量。本专利技术的调色剂浓度控制程序,把上述的调色剂浓度控制方法通过计算机来实行。通过由计算机读取这些程序,就能把本专利技术调色剂浓度控制方法中各步骤的处理通过该计算机来实现。通过把该程序记录在由计算机能读取的记录媒体上,就能容易地进行程序的保存·流通。且通过读入该记录媒体,就能通过计算机来实施本专利技术调色剂浓度控制方法中各步骤的处理。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特点和优点,通过以下所述的记录就能足够清楚。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参照附图的下面的说明中就明白了。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中调色剂浓度控制动作流程的流程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结构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中具备的显影装置概略结构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中具备的调色剂浓度传感器概略结构的方块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中具备的调色剂浓度控制系统结构的方块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调色剂浓度控制系统中面积率计算部结构的方块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复印机30概略结构的剖面图。该复印机30,具备使用由调色剂和载体(磁性载体)混合而成显影剂(双成分显影剂)的显影装置10。(复印机30的结构)复印机30,具有作为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装置的功能,其具备扫描部31、通信部34、激光打印部32。扫描部31包括由透明玻璃构成的原稿放置台35;用于向原稿放置台35上自动供给并运送原稿的两面对应自动原稿送进装置(RADF,Recirculating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36;用于对放置在原稿放置台35上的原稿图像进行扫描读取的原稿图像读取单元,即扫描单元40。由该扫描部31读取的原稿图像作为图像数据向后述的图像数据输入部送出,对于图像数据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RADF36,其是把多张原稿一次预先放置在规定的原稿托盘(未图示)上,并把放置的原稿一张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是把对应于图像数据的图像,使用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的双成分显影剂而在记录媒体上进行显影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影槽,其收容所述图像显影中所使用的双成分显影剂;补给部件,其用于向所述显影槽 补给调色剂;调色剂消耗量计算部,其根据所述图像数据,计算与该图像数据对应的伴随图像显影的调色剂消耗量;校正消耗量计算部,其在所述计算出的调色剂消耗量上乘上小于1的规定校正率,计算校正消耗量;调色剂浓度控制部,其根据所 述计算出的校正消耗量,使向所述显影槽进行补给调色剂的主补给由所述补给部件进行,并控制收容在所述显影槽中的双成分显影剂的调色剂浓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糸山元幸石井洋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