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字型前车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556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田字型前车体结构,包括前横梁、中横梁、后横梁、前地板、左纵梁、中纵梁及右纵梁,所述前地板中部设有向上的凸起并纵向延伸的中央通道,所述中横梁、后横梁、左纵梁、中纵梁及右纵梁均设置于所述前地板下方,所述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及右纵梁首尾固定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所述中横梁与中纵梁呈十字交叉固定连接且与框架结构固定连接形成一个田字型加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条相互交叉的横梁及纵梁,增强了前车体的结构刚度和强度,同时由于多条横梁和纵梁的交叉设置形成了多条碰撞载荷路径,分担了碰撞点的碰撞冲击力,有效分解碰撞力,减小了前车体的碰撞形变量,提高了车身的安全性能。提高了车身的安全性能。提高了车身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田字型前车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车身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田字型前车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车身结构要求不断提升以满足车身的结构刚度、强度,同时又要使结构轻量化降低车身质量,提升燃油经济性。
[0003]目前,简化前车体结构,提升结构的刚度和强度,降低前车体重量,提升燃油经济性已经成为各大汽车生产厂商必须研究的课题,而车身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本身与轻量化之间就存在一些相互制约的关系。
[0004]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田字型前车体结构,能够极大限度地简化前车体结构,提升结构刚度、强度,降低前车体重量,提升燃油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田字型前车体结构,能够极大限度地简化前车体结构,提升结构刚度、强度,降低前车体重量,提升燃油经济性。
[0006]本技术的田字型前车体结构,包括前横梁、中横梁、后横梁、前地板、左纵梁、中纵梁及右纵梁,所述前地板中部设有向上的凸起并纵向延伸的中央通道,所述中横梁、后横梁、左纵梁、中纵梁及右纵梁均设置于所述前地板下方,所述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及右纵梁首尾固定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所述中横梁与中纵梁呈十字交叉固定连接且与框架结构固定连接形成一个田字型加强结构。由于田字型的结构非常稳定,且内部形成多条碰撞吸能路径,因此可以大大增加前车体车身结构的稳定性,增加前车体的强度和刚度。
[0007]进一步,所述前横梁由前风窗流水槽后连接板与前风窗下横梁加强件扣合于前地板上形成。
[0008]进一步,所述中横梁由左前围横梁、前围加强件、右前围横梁依次连接并扣合于前地板上形成。
[0009]进一步,所述后横梁由左纵梁中段连接板、左副车架后安装板、中央通道下安装加强板、右副车架后安装板、右纵梁中段连接板依次连接并扣合于前地板上形成。
[0010]进一步,所述左纵梁包括依次连接的左前段梁体、左前轮罩中段及左后段梁体,所述左前段梁体由左纵梁前段内板与左纵梁前段外板扣合形成,所述左后段梁体包括左纵梁中段及左前围下撑板,所述左纵梁中段扣合于前地板的下方,所述左前围下撑板固定于前地板的上方。
[0011]进一步,所述中纵梁由与中央通道适形设置的中央加强件与前地板扣合形成。
[0012]进一步,所述右纵梁包括依次连接的右前段梁体、右前轮罩中段及右后段梁体,所述右前段梁体由右纵梁前段内板与右纵梁前段外板扣合形成,所述右后段梁体包括右纵梁中段及右前围下撑板,所述右纵梁中段扣合于前地板的下方,所述右前围下撑板固定于前地板的上方。
[0013]进一步,所述左纵梁与右纵梁对称设置于前地板的左右两侧。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田字型前车体结构,通过设置多条相互交叉的横梁及纵梁,增强了前车体的结构刚度和强度,同时由于多条横梁和纵梁的交叉设置形成了多条碰撞载荷路径,分担了碰撞点的碰撞冲击力,有效分解碰撞力,减小了前车体的碰撞形变量,提高了车身的安全性能,加上各梁均为扣合式结构,也减轻了整体结构的重量,使汽车更加轻量化,提升燃油经济性。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某一方向的轴测图;
[0018]图3为图1另一方向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田字型前车体结构包括前横梁1、中横梁2、后横梁3、前地板4、左纵梁5、中纵梁6及右纵梁7,所述前地板4中部设有向上的凸起并纵向延伸的中央通道,所述中横梁2、后横梁3、左纵梁5、中纵梁6及右纵梁7均设置于所述前地板4下方,所述前横梁1、后横梁3、左纵梁5及右纵梁7首尾固定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所述中横梁2与中纵梁6呈十字交叉固定连接且与框架结构固定连接形成一个田字型加强结构。由于田字型的结构非常稳定,且内部形成多条碰撞吸能路径,因此可以大大增加前车体车身结构的稳定性,增加前车体的强度和刚度。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横梁1由前风窗流水槽后连接板11与前风窗下横梁加强件12扣合于前地板4上形成。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中横梁2由左前围横梁21、前围加强件22、右前围横梁23依次连接并扣合于前地板4上形成。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横梁3由左纵梁中段连接板31、左副车架后安装板32、中央通道下安装加强板33、右副车架后安装板34、右纵梁中段连接板35依次连接并扣合于前地板4上形成。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左纵梁5包括依次连接的左前段梁体51、左前轮罩中段52及左后段梁体53,所述左前段梁体51由左纵梁前段内板511与左纵梁前段外板512扣合形成,所述左后段梁体53包括左纵梁中段531及左前围下撑板532,所述左纵梁中段531扣合于前地板4的下方,所述左前围下撑板532固定于前地板4的上方。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纵梁6由与中央通道适形设置的中央加强件与前地板4扣合形成。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右纵梁7包括依次连接的右前段梁体71、右前轮罩中段72及右后段梁体73,所述右前段梁体71由右纵梁前段内板711与右纵梁前段外板712扣合形成,所述右后段梁体73包括右纵梁中段731及右前围下撑板732,所述右纵梁中段扣合于前地板4的下方,所述右前围下撑板732固定于前地板4的上方。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左纵梁5与右纵梁7对称设置于前地板4的左右两侧。
[0027]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田字型前车体结构,通过设置多条相互交叉的横梁及纵梁,增强了前车体的结构刚度和强度,同时由于多条横梁和纵梁的交叉设置形成了多条碰撞载荷路径,分担了碰撞点的碰撞冲击力,有效分解碰撞力,减小了前车体的碰撞形变量,提高了车身的安全性能,加上各梁均为扣合式结构,也减轻了整体结构的重量,使汽车更加轻量化,提升燃油经济性。
[0028]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田字型前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横梁、中横梁、后横梁、前地板、左纵梁、中纵梁及右纵梁,所述前地板中部设有向上的凸起并纵向延伸的中央通道,所述中横梁、后横梁、左纵梁、中纵梁及右纵梁均设置于所述前地板下方,所述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及右纵梁首尾固定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所述中横梁与中纵梁呈十字交叉固定连接且与框架结构固定连接形成一个田字型加强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字型前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由前风窗流水槽后连接板与前风窗下横梁加强件扣合于前地板上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田字型前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横梁由左前围横梁、前围加强件、右前围横梁依次连接并扣合于前地板上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田字型前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由左纵梁中段连接板、左副车架后安装板、中央通道下安装加强板、右副车架后安装板、右纵梁中段连接板依次连接并扣合于前地板上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锡松刘德芹黄阔杨垚熊林宁浩饶聘熊建华朱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