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控制装置和成像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5488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驱动控制装置控制可旋转部件的旋转速度。旋转驱动部件驱动该可旋转部件。多个被检测物体设置在可旋转部件中。检测器检测被检测物体,它们随着可旋转部件的旋转而旋转并输出检测信号。控制单元根据该检测信号检测可旋转部件的角速度,并控制旋转驱动部件的旋转速度。控制单元计算被检测物体的间距的误差量,并根据该误差量控制所述旋转驱动部件的旋转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控制装置和成像设备,例如使用旋转体(rotating object)的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等,特别涉及使用中间转移部件的成像设备,该中间转移部件将图像载体上的可见的图像转移到在图像载体与一移动体相对的位置移动体上。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成像设备,特别是彩色成像设备,具有多个显影单元和中间转印带。在这类型的成像设备中,已知中间转印带的传送速度的波动导致彩色图像的色偏。这种传送速度的波动可以由驱动中间转印带的驱动辊的旋转波动引起,原因是驱动辊的偏心,驱动辊的热膨胀,在记录介质传送期间该中间转印带的负荷,光敏硒鼓的初级传送偏置(primary transfer bias)中的中间转印带的负荷等。这种色偏的一种原因是中间转印带上的各个彩色图象重叠时,多个彩色调色剂图象彼此偏移。为了消除这种色偏,提出了几种方法以减少中间转印带速度的波动。作为这些方法之一,有一种方法使用设置在中间转印带的空转辊上的、用于检测角速度的旋转编码器校正驱动辊的旋转波动。该方法使用的旋转编码器例如包括同心地设置在空转辊的旋转轴上的圆盘,和将该圆盘夹在中间的透射型光电断路器。该圆盘设有许多放射状设置的切口(slit)。光电断路器检测穿过切口的光,以便检测由光的检测生成的脉冲信号的脉冲时间。根据检测值计算中间转印带的传送速度,以便进行驱动辊旋转的反馈控制。作为使用上述编码器的成像设备,已知在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专利技术。专利文献1公开了不使用过滤器消除由于辊子偏心引起的带移动速度波动的技术。根据该技术,在驱动辊的一个旋转周期内,从编码器的脉冲信号中检测的空转辊的角速度信息存储在第一存储器中。然后,在第一存储器存储的角速度信息中,通过运算电路的运算,抵消由于驱动辊偏心引起的速度波动成分,而提取由于空转辊偏心引起的速度检测误差成分,提取的速度检测误差成分存储在第二存储器中。在成像期间,差分电路求得从编码器的脉冲信号中检测的空转辊的角速度信息和存储在第二存储器中的速度检测误差成分之间的差。然后,根据该差数据,比较电路输出控制信号给马达驱动器,以控制带移动速度。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成像设备,即使使用物理分辨率低的编码器也能提供良好的控制结果。该成像设备包括一个成像装置,通过曝光和显影、传送并固定潜象在光敏部件上形成潜象而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一个传送处理的移动装置;和一个旋转地驱动该移动装置的驱动装置。移动装置的移动距离信息或移动速度信息通过编码器检测。位置偏转(deflection)或速度偏转从编码器的输出获得,从而对位置偏转或速度偏转进行预定运算。驱动源根据运算的结果控制。在这个成像设备中,在编码器的输出部分内在预定周期T进行计算。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专利申请号2000-04754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专利申请号2004-205717然而,如果旋转编码器的切口宽度不一致并且切口的间距不一致,则切口宽度的偏差和切口间距的偏差认为是中间转印带速度的偏差。因此,形成切口时要求高水平保持工艺精度和位置精度,这增加了加工成本。以完全一致的切口间距加工切口是非常困难的。此外,在确定放射状设置切口(被检测物体)间距的误差量时,由于中间转印带变化负荷引起的速度波动可被包括在误差量中。因此,被检测物体的间距必须总是与误差量对应。也就是说,即使在中间转印带停止时,也需要完全把握被检测物体之间停止的位置。然而,如果用户去除了中间传送单元并移动中间转印带,它们之间对应的关系将变得无规则。此外,噪声可能进入指示在中间转印带转动时被检测物体间距的检测信号中,如果被检测物体的检测中发生误差,可能得不到对应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总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和有用的驱动控制装置和成像设备,其中上述的问题可被消除。本专利技术更具体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控制装置和成像设备,不需要被检测物体例如切口之间均匀等间距,允许以低成本形成被检测物体,并在即使使用这样的切口时,也获得旋转部件的精确控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驱动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可旋转部件的旋转速度,包括旋转驱动部件,驱动可旋转部件;设置在可旋转部件中的多个被检测物体;检测器,用于检测被检测物体,这些被检测物体随着可旋转部件的旋转而旋转,并输出检测信号;和控制单元,根据检测信号检测可旋转部件的角速度,并控制旋转驱动部件的旋转速度,其中该控制单元计算被检测物体间距的误差量,并根据该误差量控制旋转驱动部件的旋转速度。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包括中间转印带,它是可旋转环形带,并且在其上传送调色剂图象(toner image)作为初次转移图象(primary transfer image);驱动辊,驱动中间转印带;从动辊,随着中间转印带的运动旋转;多个被检测物体,与从动辊一起旋转,和检测器,检测被检测物体并输出检测信号,其中该成像设备将已传送到中间转印带上的初次转移图象传送到记录介质上,从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二次传送图象,该成像设备进一步包括控制单元,根据检测信号检测从动辊的角速度,并根据该角速度控制驱动辊的旋转速度,该控制单元计算被检测物体间距的误差量,从而根据该误差量控制驱动辊的旋转速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以对应于该误差量的时间校正对应每个间距的移动时间时,控制被检测物体间距的误差量和旋转驱动部件的旋转速度。因此,不需要使被检测物体的间距为均匀等间距,这使得可以以低成本形成被检测物体。此外,旋转驱动部件的旋转速度可精确地控制。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在阅读附图时从以下的详细描述中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全彩色成像设备的中间传送单元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从动辊,圆盘和光学传感器的透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控制装置的方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计数器单元工作的时序图;图5是说明运算单元工作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由于驱动辊偏心引起的速度波动及其速度成分的抵消方法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紧随驱动马达启动之后从计数开始起由控制装置对驱动辊进行的控制的时序图;图8是由控制装置进行的控制操作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全彩色成像设备的中间传送单元的示意图。图1所示的中间传送单元包括光敏硒鼓10Y,10C,10M和10K,它们是四个图象载体;四个显影单元11Y,11C,11M和11K,它们将形成在相应光敏硒鼓上的潜象显影为具有彼此不同色彩的调色剂图象;和中间转印带12,可在箭头A的方向上旋转,不同色彩的调色剂图象以重叠的状态初次传送。应当注意,在以下的描述中,Y,M,C,和K各色共同的构成组件的标记中省略了代表色彩的后缀Y,M,C,和K。中间转印带12是环形带。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黄,青,绛红,和黑色的四个光敏硒鼓10在中间转印带12下面并沿着中间转印带12的旋转方向平行排列。光敏硒鼓10周围设置的是充电装置(图中未示出),上述的显影单元11,构成初次传送装置的初次传送辊13,和清洁单元(图中未示出)。对应于黄,青,绛红,和黑色每种色彩的激光由曝光装置7照射在由充电装置充电的光敏硒鼓10的充电表面,使得潜象分别形成在激光照射的光敏硒鼓10的表面部分。初次传送辊13分别相对于光敏硒鼓10安排,中间转印带12以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可旋转部件的旋转速度的驱动控制装置,包括:旋转驱动部件,用于驱动可旋转部件;设置在所述可旋转部件中的多个被检测物体;检测被检测物体的检测器,它随着所述可旋转部件的旋转而旋转并输出检测信号;和控制单元, 根据该检测信号检测所述可旋转部件的角速度,并控制所述旋转驱动部件的旋转速度;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计算所述被检测物体的间距的误差量,并根据该误差量控制所述旋转驱动部件的旋转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部将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