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薯粉自动打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547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甘薯粉自动打粉机,具体涉及打粉机技术领域,包括粉碎槽,所述粉碎槽内部设有打粉机构;所述打粉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在粉碎槽底部,所述粉碎槽内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端延伸出粉碎槽底部,所述电机输出轴与第一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粉碎槽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顶端固定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设有方形框,所述方形框内部设有石柱,所述石柱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方形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石柱转动将甘薯挤压在石柱和粉碎槽之间,以增大与甘薯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将其制成粉末状。从而能够将其制成粉末状。从而能够将其制成粉末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薯粉自动打粉机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打粉机
,具体涉及一种甘薯粉自动打粉机。

技术介绍

[0002]甘薯粉是以甘薯为原料以研磨制成的粉状物料,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将甘薯清洗、去皮、切丝片丁,然后再经过干燥操作,最后再利用打粉机将干燥后的甘薯丝、甘薯丁制成粉末状即可。
[0003]现有技术中的打粉机多是利用粉碎刀片对其进行粉碎操作,但是粉碎刀片与甘薯丝和甘薯丁接触的面积较小,所以粉碎刀片较难以将其制成粉末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甘薯粉自动打粉机,通过利用石柱转动将甘薯挤压在石柱和粉碎槽之间,以增大与甘薯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将其制成粉末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刀片与甘薯接触面积较小导致的难以将甘薯制成粉末状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甘薯粉自动打粉机,包括粉碎槽,所述粉碎槽内部设有打粉机构,所述打粉机构延伸出粉碎槽底部;
[0006]所述打粉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在粉碎槽底部,所述粉碎槽内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端延伸出粉碎槽底部,所述电机输出轴与第一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粉碎槽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顶端固定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设有方形框,所述方形框内部设有石柱,所述石柱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方形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方形框一侧固定设有多个短杆,所述短杆一端固定设有耙子,所述耙子与粉碎槽内壁相接触。
[0008]进一步地,所述方形框一侧固定设有横板,所述横板底部设有刮板,所述刮板顶部固定设有两个圆杆,所述圆杆设在横板底部并穿过横板延伸出横板顶部,所述圆杆外端设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圆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母设在横板顶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方形框后侧设有两个转辊,所述转辊与粉碎槽内壁相接触,所述转辊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顶部设有短板,所述第三转轴一端与短板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短板固定设在方形框后侧。
[0010]进一步地,所述粉碎槽内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顶部固定设有竖杆,所述竖杆插接在电机内部,所述竖杆一端延伸出粉碎槽顶部,所述竖杆外端设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设在粉碎槽顶部,所述第二螺母与竖杆通过螺纹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粉碎槽一侧固定设有出料通道,所述粉碎槽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出料通道设在通孔一侧,所述第二螺母设在通孔内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内部固定设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设在转动块底部,所述第一转轴设在。
[0013]进一步地,所述粉碎槽底部固定设有多个支撑杆,所述电机设在多个支撑杆之间。
[0014]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015]本技术通过将甘薯放置在粉碎槽内部,利用电机、第一转轴、方形框和第二转轴带动石柱转动,从而能够将甘薯挤压在石柱和粉碎槽之间,从而能够加大甘薯的受力面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的增大了甘薯的受力面积,从而能够将甘薯研磨成粉末状。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7]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俯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剖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挡板与粉碎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图2中A的放大图;
[0023]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图3中B的放大图。
[0024]图中:1粉碎槽、2电机、3第一转轴、4转动块、5方形框、6石柱、7第二转轴、8短杆、9耙子、10横板、11刮板、12圆杆、13第一螺母、14短板、15转辊、16第三转轴、17环形板、18挡板、19竖杆、20第二螺母、21出料通道、22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参照说明书附图1-6,该实施例的一种甘薯粉自动打粉机,包括粉碎槽1,所述粉碎槽1内部设有打粉机构,所述打粉机构延伸出粉碎槽1底部;
[0027]所述打粉机构包括电机2,所述电机2设在粉碎槽1底部,所述粉碎槽1内部设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一端延伸出粉碎槽1底部,所述电机2输出轴与第一转轴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与粉碎槽1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顶端固定设有转动块4,所述转动块4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设有方形框5,所述方形框5内部设有石柱6,所述石柱6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设有第二转轴7,所述第二转轴7与方形框5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0028]进一步地,所述方形框5一侧固定设有多个短杆8,所述短杆8一端固定设有耙子9,所述耙子9与粉碎槽1内壁相接触,便于将研磨过程中粘附在粉碎槽1底部的甘薯刮起,从而能够使甘薯被充分研磨。
[0029]进一步地,所述方形框5一侧固定设有横板10,所述横板10底部设有刮板11,所述刮板11顶部固定设有两个圆杆12,所述圆杆12设在横板10底部并穿过横板10延伸出横板10顶部,所述圆杆12外端设有第一螺母13,所述第一螺母13与圆杆1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母13设在横板10顶部,便于利用刮板11将研磨后的甘薯粉末聚集在一起。
[0030]进一步地,所述方形框5后侧设有两个转辊15,所述转辊15与粉碎槽1内壁相接触,所述转辊15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设有第三转轴16,所述第三转轴16顶部设有短板14,所述第三转轴16一端与短板14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短板14固定设在方形框5后侧,便于将方形框5固定在转动块4和粉碎槽1之间。
[0031]进一步地,所述粉碎槽1内部设有挡板18,所述挡板18顶部固定设有竖杆19,所述竖杆19插接在电机2内部,所述竖杆19一端延伸出粉碎槽1顶部,所述竖杆19外端设有第二螺母20,所述第二螺母20设在粉碎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薯粉自动打粉机,包括粉碎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槽(1)内部设有打粉机构,所述打粉机构延伸出粉碎槽(1)底部;所述打粉机构包括电机(2),所述电机(2)设在粉碎槽(1)底部,所述粉碎槽(1)内部设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一端延伸出粉碎槽(1)底部,所述电机(2)输出轴与第一转轴(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与粉碎槽(1)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顶端固定设有转动块(4),所述转动块(4)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设有方形框(5),所述方形框(5)内部设有石柱(6),所述石柱(6)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设有第二转轴(7),所述第二转轴(7)与方形框(5)通过轴承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薯粉自动打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框(5)一侧固定设有多个短杆(8),所述短杆(8)一端固定设有耙子(9),所述耙子(9)与粉碎槽(1)内壁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薯粉自动打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框(5)一侧固定设有横板(10),所述横板(10)底部设有刮板(11),所述刮板(11)顶部固定设有两个圆杆(12),所述圆杆(12)设在横板(10)底部并穿过横板(10)延伸出横板(10)顶部,所述圆杆(12)外端设有第一螺母(13),所述第一螺母(13)与圆杆(1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母(13)设在横板(10)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飞邱冬梅李勇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健尔聪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