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有效调节图像套准的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5284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双面成像操作的成像装置,其包括成像机构,所述成像机构被构造成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再次供给机构,其被构造成将记录介质再次供给到成像机构,该记录介质具有在其第一面上形成的图像;调节机构,其被构造成能够调节记录介质和图像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控制机构,其被构造成当在执行第一面成像操作之后执行第二面成像操作时,依据第一校正值控制调节机构,所述第一校正值通过从预定位置减去记录介质第二面上的实际图像位置得到。所述记录介质第二面上的实际图像位置是通过在其上形成参考图像获得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像装置例如复印机和打印机,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有效改善图像形成的套准质量的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背景成像装置,如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包括多个给纸托盘如纸张输入盒和托盘。在背景成像装置中,所述多个给纸托盘具有各自的定位公差,并且会歪斜,在纸张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该歪斜由于给纸托盘的不同而变化。当背景成像装置在从各个给纸托盘输入的纸张上执行成像操作时,所述定位公差和歪斜可导致在纸张上的成像位置方面出现托盘与托盘间的变化。结果是,可以在纸张上观察到页边距的变化。在更坏的情况下,图像可被转印到纸张边缘之外。最近,由于节省能源和环境保护的原因,已投入使用的双面成像装置的数量在增加。双面成像装置是指一种能够在纸张的两面上形成各自图像的成像装置。当执行双面成像操作时,背景双面成像装置在纸张的一个面上形成图像,然后翻转纸张以在其第二面上形成另一图像。在双面成像装置中翻转纸张可使得成像位置由于纸张的面不同而不同。结果是,在纸张上,可在纸张上被观察到不同面上页边距的变化。在更坏的情况下,形成在纸张一面上的图像可位于纸张边缘之外。在涉及包括多个给纸托盘的成像装置的
技术介绍
中,对于给纸托盘中的每一个,成像位置是可调的,且多个给纸托盘中的一个被用于给双面成像装置供给纸张。在涉及双面成像的另一个
技术介绍
中,当实施双面成像操作时,成像装置被构造成使得用于每种颜色的换算系数和开始输出打印数据的定时对于纸张的每一面是可变更的。在另一个
技术介绍
中,成像装置能够防止纸张每一面的套准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说明书描述了一种用于双面成像的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成像机构,其被构造成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再次供给机构,其被构造成将具有在第一面上形成的图像的记录介质再次供给到成像机构;调节机构,其被构造成能够调节记录介质和图像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控制机构,其被构造成依据第一校正值控制调节机构,该第一校正值通过在执行第一面成像操作之后执行第二面成像操作时,将在记录介质第二面上的实际成像位置从预定成像位置减去而得到。记录介质第二面上的实际成像位置可通过在其上形成参考图像获得。附图说明结合附图考虑,并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对本专利技术所披露的内容的更全面的认识及其所带来许多优点将易于获得,同时变得更好地理解,其中图1是截面视图,示出了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典型实施例的全彩色打印机的略图;图2是图1所示的全彩色打印机的纸张传输路径的示图;图3A、3B、3C和3D是用于说明在成像位置方面的示例性变化的示意图;图4是方框图,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全彩色打印机控制机构的部分构造,其涉及成像位置的调节;图5是由图1所示的全彩色打印机执行的图像形成的示例性详细操作的流程图;和图6A、6B、6C和6D是示意图,其用于说明由图1所示的全彩色打印机校正的双面成像中的示例性成像位置。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对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中,为了清楚起见采用了特定的术语。然而,本专利说明书的公开内容并无意于被限定于所选择的特定术语,而应理解为每个特定元件包括以相同方式操作的所有技术等同物。现在参考附图,其中遍及多个视图的相同的参考数字指代相同或相应的部分,特别针对图1,说明依据本专利技术典型实施例的全彩色打印机。下面说明代表依据本专利技术典型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例子的全彩色打印机的总体构造。如图1所示,全彩色打印机100包括主体50。在主体50的中心部分,全彩色打印机100包括中间转印带11和四个成像单元10M、10C、10Y和10Bk(共同被称为成像单元10),以及光学写入单元14。全彩色打印机100进一步包括传输相对辊13和辅助传输辊19。成像单元10包括各自的光电导体滚筒1和传输辊12。成像单元10进一步包括围绕各个光电导体滚筒1布置的各自的充电机构、显影单元、清洁机构等等。在主体50的下部,全彩色打印机100包括给纸盒15a和15b,两对输送辊17、一对套准辊18以及具有辅助传输机构的辅助传输单元。给纸盒15a和15b各自配置有给纸机构16a和16b。给纸机构16a和16b的每一个包括引入辊(call roller)、供应辊和分离辊。在主体50的上部,全彩色打印机100包括定影单元20,第一、第二、第三转向棘爪21、22和23,以及输送辊对24、25、26和27。全彩色打印机100进一步包括一对纸张排出辊29,纸张排出托盘30,和纸张传感器35、36、37、38、39、40和41。定影单元20包括定影(加热)辊44和加压辊45。在主体50的侧部,全彩色打印机100包括纸张再次供给辊28、手动给纸托盘33、给纸机构34以及双向单元60。纸张再次供给辊28配置有两个从动辊。双向单元60包括转回输送路径61(switchback conveyance path)和纸张再次供给路径62。双向单元60进一步包括一对第一反向辊31和一对第二反向辊32。给纸机构34包括引入辊、供应辊和分离辊。在主体50的中间部分,中间转印带11卷绕在包括传输相对辊13的多个辊周围。成像单元10沿中间转印带11下侧上的传送边布置。传输辊12作为主要(primary)传输机构配置在中间转印带11内,位于与各光电导体滚筒1相对的各位置。在全彩色打印机100中,除了用于各显影单元中的显影剂的颜色不同之外,四个成像单元10具有相同的构造,所述颜色包括品红色、青色、黄色和黑色。在全彩色打印机100中,四个成像单元10从图1的左侧开始以品红色、青色、黄色和黑色的顺序依次布置。成像单元10中的每个被设置成处理盒,该处理盒可与全彩色打印机100的主体50连接并可从其上拆下。光学写入单元14布置在成像单元10的下方。光学写入单元14包括多面体反射镜和一组反射镜(未示出),并以光学调制激光照射各成像单元10中的光电导体滚筒1的表面。激光沿与纸张输送方向垂直的主扫描方向扫描光电导体滚筒1的表面。尽管光学写入单元14可以分别配置到每个成像单元10,但考虑到成本,共用一个光学写入单元14是有利的。在实施例中,中间转印带11和光学写入单元14以单元配置,并被构造成可与全彩色打印机100的主体50连接并可从其上拆下。辅助传输辊19位于套准辊对18之上与传输相对辊13相对的位置,作为辅助传输单元。在主体50的下部,给纸盒15a和15b布置在各自的层上。多对输送辊17输送记录介质,例如由给纸机构16a和16b供给的传输纸(在下文中以纸张指代)。进一步,套准辊对18位于多对输送辊17中的上部输送辊对之上(位于纸张输送方向的下游)。进一步,定影单元20位于辅助传输单元的上方。第一、第二、第三转向棘爪21至23布置在定影单元20之上,并改变纸张输送方向。如图2中实线和点划线(dotted lines)所示,第一、第二、第三转向棘爪21至23的各自位置通过采用各自的促动器如螺线管促动器(未示出)转向。输送辊对24至27以及纸张传感器35至41被适当地布置在纸张输送路径上。纸张输送路径由导向构件如导向板适当地导向。纸张排出托盘30由主体50的上表面形成。纸张排出辊对29位于定影单元20的左上方,并将纸张排出到纸张排出托盘30上。在主体50的侧部,第一反向辊对31位于转回输送路径61的入口部分,该转回输送路径61布置在主体50的上部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成像机构,其被构造成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再次供给机构,其被构造成将记录介质再次供给到成像机构,该记录介质具有在其第一面上形成的图像;调节机构,其被构造成调节记录介质和图像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控制机构,其被构造成当在执行第一面成像操作之后执行第二面成像操作时,依据第一校正值控制调节机构,所述第一校正值通过从预定位置减去记录介质第二面上的实际图像位置而得到。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场阳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