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升降散热供电控制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5173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升降散热供电控制柜,用于供电系统中作为供电系统的终端或中间转换部分,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00)、柜门(200)、第一散热部(300)、第二散热部(400)、第三散热部(500)、抽吸部(600)、液压升降部(700)和地脚支撑(800);所述柜体(100)与所述柜门(200)通过铰接方式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散热部(300)安装于所述柜门(200)上,所述第二散热部(400)和所述第三散热部(500)安装于所述柜体(100)上,所述抽吸部(600)位于所述柜体(100)顶部;所述地脚支撑(800)位于所述柜体(100)底部;所述液压升降部(700)包括:筒部(701),杆部(702),滚轮(703),液压站(704)。液压站(704)。液压站(70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升降散热供电控制柜


[0001]本技术属于供电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升降散热供电控制柜。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大型电箱供电控制柜由于承载35KV高电压并流经400A及以上的大电流,导致主电气部件控制柜内部温升较高,一般采用在供电控制柜内加装散热风扇24小时对供电控制柜进行吹风散热以确保内部电器部件不至于由于过高的温度导致电气部件损毁或造成功能性失效。但是这样采用散热风扇的结构当供电控制柜内温升不是很高时,散热风扇也会全功率启动,这就导致了电能的浪费,虽然普通散热风扇的额定功率在0.5-0.8Kw之间,但是长时间的全功率开启对电能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同时现有技术中散热风扇在供电控制柜高负荷工作时又无法提供最佳的对供电控制柜内部温度的降低,也同样会存在供电控制柜长时间高负荷工作时电气部件损毁或造成功能性失效的风险存在。同时现有技术中的供电控制柜由于长期暴露在屋外经常承受雨水的侵袭,尤其在暴雨洪水多发地区使用的户外供电控制柜由于其柜体内侧最低位置距离地面高度较低,当雨水量较大的时候,就由于存在外部雨水浸入供电控制柜的风险,但传统的供电控制柜都是通过地脚螺钉进行固定连接,无法灵活的应对和克服因雨水水位过高所引起的雨水浸入供电控制柜内部。因此既要更好地解决因供电控制柜导致的电气部件损毁或造成功能失效,并同时要解决供电控制柜无法灵活应对和克服雨水浸入供电控制柜内部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升降散热供电控制柜,以更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供电控制柜内散热风扇长时间的全功率开启对电能极大的浪费,供电控制柜长时间高负荷工作时电气部件损毁或造成功能性失效的风险;以及无法灵活应对和克服雨水浸入供电控制柜内部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升降散热供电控制柜,其用于供电系统中作为供电系统的终端或中间转换部分,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5]柜体、柜门、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第三散热部、抽吸部、螺杆升降部和吊环;
[0006]所述柜体与所述柜门通过铰接方式连接成一体,并所述柜体与所述柜门之间采用橡胶密封圈密封;所述第一散热部安装于所述柜门上,所述第二散热部和所述第三散热部安装于所述柜体上,所述抽吸部位于所述柜体的顶部,并与所述柜体的顶部螺钉连接,所述抽吸部抽吸所述供电控制柜内部具有高温的空气并对外排出;所述第一散热部、所述第二散热部、所述第三散热部和所述抽吸部对所述供电控制柜进行空气吹吸降温,所述第一散热部、所述第二散热部、所述第三散热部根据所述供电控制柜内部温度依次启动,所述第一散热部、所述第二散热部、所述第三散热部其中一个启动时,所述抽吸部同步启动;
[0007]所述地脚支撑位于所述柜体底部,通过螺钉连接于柜体底部,用于支撑所述供电
控制柜,使所述供电控制柜平稳的与地面保持接触;
[0008]所述液压升降部包括:筒部,杆部,滚轮,液压站;所述筒部通过螺钉连接于所述柜体底部,所述筒部内套装有所述杆部;所述杆部可以实现在所述筒部内通过液压进行往复升降运动;所述杆部的另一端部安装或焊接有所述滚轮,所述滚轮用于带动所述柜体进行位置移动;所述液压站与所述筒部和所述杆部形成一套液压系统,为所述筒部和所述杆部提供往复升降运动的液压力。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散热部包括第一散热风扇和位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外部用于阻止雨水侵入所述第一散热风扇的第一防水壳体,所述第一防水壳体具有多个第一防水叶片;所述第一散热部螺钉连接于所述柜门,并所述第一散热部位于所述柜门上其到所述柜门底部的距离与到所述柜门顶部的距离比值为1:2-1:4。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防水叶片形成与所述柜门的夹角为从上部到下部依次减少 2
°
的结构,所述第一防水叶片与所述柜门形成的夹角的最上部一片为45
°

[0011]进一步,所述第二散热部和所述第三散热部安装于所述柜体左右两侧,并所述第二散热部和所述第三散热部位于所述柜体上其到所述柜体底部的距离与到所述柜体顶部的距离比值为1:2-1:4;
[0012]所述第二散热部包括:第二散热风扇和位于所述第二散热风扇外部用于阻止雨水侵入所述第二散热风扇的第二防水壳体,所述第二防水壳体具有多个第二防水叶片;所述第三散热部包括:第三散热风扇和位于所述第三散热风扇外部用于阻止雨水侵入所述第三散热风扇的第三防水壳体,所述第三防水壳体具有多个第三防水叶片。
[0013]进一步,所述第二散热部和所述第三散热部螺钉连接于所述柜体,所述第二防水叶片和所述第三防水叶片分别形成与所述柜体的夹角为从上部到下部依次减少2
°
的结构,所述第二防水叶片和所述第三防水叶片分别与所述柜体形成的夹角的最上部一片为45
°

[0014]进一步,所述抽吸部位于所述柜体的顶部,并与所述柜体的顶部螺钉连接,所述抽吸部抽吸所述供电控制柜内部具有高温的空气并对外排出。
[0015]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根据供电控制柜内部温度的提升依次启动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第三散热部,并抽吸部根据启动的任一散热部同步启动;可以实现对电控制柜内部温度降低的分段化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散热部的耗电量,实现电能节省的最大化,更好地解决了供电控制柜内散热风扇长时间的全功率开启对电能的浪费的问题;同时抽吸部与散热部的配合使用对电控制柜内部温度降低达到最佳效果,使得电控制柜长时间高负荷工作时内部也不会有很高的温度使电气部件损毁或造成功能性失效的问题存在。同时通过采用液压升降部对供电控制柜进行移动时,通过启动液压站对液压升降部充能驱动液压升降部的杆部在液压升降部的筒部内做升降运动,其中与杆部焊接成一体的滚轮抵靠地面,并滚轮在液压站提供的液压力作用下穿过地脚支撑上的贯通孔与地面接触,并将供电控制柜整体支撑脱离地面,仅有滚轮与地面充分接触,推动柜体就可实现对供电控制柜的推动;当需要定位供电控制柜位置时只需要将液压站卸能,液压升降部的杆部在液压升降部的筒部内复位运动,滚轮从抵靠地面的状态恢复成滚轮底部脱离地面的状态,并穿过地脚支撑上的贯通孔与地面远离,完全由地脚支撑地面实现对供电控制柜的定位;这样的移动和定位供电控制柜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实现,有效提高操作效率,且不需要对操作人员有太高的技术水平要求。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图1是本技术液压升降散热供电控制柜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液压升降散热供电控制柜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
[0020]柜体100,柜门200,第一散热部300,第一散热风扇301,第一防水壳体302,第二散热部400,第二散热风扇401,第二防水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升降散热供电控制柜,用于供电系统中作为供电系统的终端或中间转换部分,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00)、柜门(200)、第一散热部(300)、第二散热部(400)、第三散热部(500)、抽吸部(600)、液压升降部(700)和地脚支撑(800);所述柜体(100)与所述柜门(200)通过铰接方式连接成一体,并所述柜体(100)与所述柜门(200)之间采用橡胶密封圈密封;所述第一散热部(300)安装于所述柜门(200)上,所述第二散热部(400)和所述第三散热部(500)安装于所述柜体(100)上,所述抽吸部(600)位于所述柜体(100)顶部并与所述柜体(100)的顶部螺钉连接,所述抽吸部(600)抽吸所述供电控制柜内部具有高温的空气并对外排出;所述第一散热部(300)、所述第二散热部(400)、所述第三散热部(500)和所述抽吸部(600)对所述供电控制柜进行空气吹吸降温,所述第一散热部(300)、所述第二散热部(400)、所述第三散热部(500)根据所述供电控制柜内部温度依次启动,所述第一散热部(300)、所述第二散热部(400)、所述第三散热部(500)其中一个启动时,所述抽吸部(600)同步启动;所述地脚支撑(800)位于所述柜体(100)底部,通过螺钉连接于柜体(100)底部,用于支撑所述供电控制柜,使所述供电控制柜平稳的与地面保持接触;所述液压升降部(700)位于所述柜体(100)底部,所述液压升降部(700)包括:筒部(701),杆部(702),滚轮(703),液压站(704);所述筒部(701)通过螺钉连接于所述柜体(100)底部,所述筒部(701)内套装有所述杆部(702);所述杆部(702)可以实现在所述筒部(701)内通过液压进行往复升降运动;所述杆部(702)的另一端部安装或焊接有所述滚轮(703),所述滚轮(703)用于带动所述柜体(100)进行位置移动;所述液压站(704)与所述筒部(701)和所述杆部(702)形成一套液压系统,为所述杆部(702)提供往复升降运动的液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升降散热供电控制柜,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文健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艺顺鹏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