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伪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482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伪标签,包括强粘结层、防伪放置层、真伪电话区、二维码放置区、电话查询口、二维码识别口、破坏型掀开件、掀开固定件、防仿制破坏弹簧和弹簧放置口,所述破坏型掀开件设于掀开固定件上,所述弹簧放置口设于防伪放置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防伪标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防伪标签,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防伪标签在使用时由于其简易的制造容易被仿制的缺点,达到了一但消费者对标签进行真伪查询便会将标签破坏掉,使得不法商家无法直接使用,且通过弹簧的设置,使得无论任何人想要仿制标签都会对标签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从而标签无法循环使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新型防伪标签。实用的新型防伪标签。实用的新型防伪标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伪标签


[0001]本技术属于防伪标签
,具体是指一种新型防伪标签。

技术介绍

[0002]假冒伪劣产品、尤其是假冒伪劣食品一方面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使生产正品的企业遭受损失、例如销量减少、声誉下降等等。如何尽量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成为了众多企业一直追求的一个目标。然而现有的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手段:采用防伪标签的方法也很容易被不法商家进行仿冒,一些不法商家直接将正品上的标签撕下贴在仿品上进行二次售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防伪标签,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防伪标签在使用时由于其简易的制造容易被仿制的缺点,达到了一旦消费者对标签进行真伪查询便会将标签破坏掉,使得不法商家无法直接使用,且通过弹簧的设置,使得无论任何人想要仿制标签都会对标签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从而标签无法循环使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新型防伪标签。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新型防伪标签,包括强粘结层、防伪放置层、真伪电话区、二维码放置区、电话查询口、二维码识别口、破坏型掀开件、掀开固定件、防仿制破坏弹簧和弹簧放置口,所述强粘结层设于防伪放置层上,所述真伪电话区设于防伪放置层上,所述二维码放置区设于防伪放置层上,所述掀开固定件设于防伪放置层上且设于真伪电话区的上方,所述电话查询口设于掀开固定件上且设于真伪电话区的上方,所述二维码识别口设于掀开固定件上且设于二维码放置区的上方,所述破坏型掀开件设于掀开固定件上且贯穿掀开固定件、电话查询口和二维码识别口设置,所述弹簧放置口设于防伪放置层上,所述防仿制破坏弹簧一端设于弹簧放置口的底壁上,所述防仿制破坏弹簧的另一端设于掀开固定件上,所述强粘结层起到连接固定的作用,所述防伪放置层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真伪电话区起到打印真伪查询电话的作用,所述二维码放置区起到打印真伪查询二维码的作用,所述电话查询口起到观察真伪电话区的作用,所述二维码识别口起到观察二维码放置区内二维码的完整度的作用,所述破坏型掀开件起到辅助将掀开固定件掀开的作用,所述掀开固定件起到遮挡的作用,所述防仿制破坏弹簧起到连接与防止不法商家进行仿制的作用,所述弹簧放置口起到放置的作用。
[0005]进一步地,所述防伪放置层设于强粘结层和掀开固定件之间,所述防仿制破坏弹簧设于掀开固定件和弹簧放置口之间。
[0006]进一步地,所述电话查询口呈长方体开口状设置,所述真伪电话区呈长方体槽状设置,所述电话查询口的体积等于真伪电话区的体积,所述二维码识别口呈长方体开口状设置,所述二维码放置区呈长方体槽状设置,所述二维码放置区的体积等于二维码识别口的体积,所述电话查询口的体积小于二维码识别口的体积。
[0007]进一步地,所述防伪放置层呈长方体设置,所述强粘结层长口字型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破坏型掀开件呈长方体条状设置,所述破坏型掀开件的长度大于掀开固定件的长度,所述破坏型掀开件的长度小于防伪放置层的长度,所述破坏型掀开件的宽度小于防伪放置层的宽度。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弹簧放置口设有四组,所述防仿制破坏弹簧设有四组。
[0010]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新型防伪标签,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防伪标签在使用时由于其简易的制造容易被仿制的缺点,达到了一旦消费者对标签进行真伪查询便会将标签破坏掉,使得不法商家无法直接使用,且通过弹簧的设置,使得无论任何人想要仿制标签都会对标签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从而标签无法循环使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新型防伪标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防伪标签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防伪标签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防伪标签的剖视图。
[0014]其中,1、强粘结层,2、防伪放置层,3、真伪电话区,4、二维码放置区,5、电话查询口,6、二维码识别口,7、破坏型掀开件,8、掀开固定件, 9、防仿制破坏弹簧,10、弹簧放置口。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新型防伪标签,包括强粘结层1、防伪放置层2、真伪电话区3、二维码放置区4、电话查询口5、二维码识别口6、破坏型掀开件7、掀开固定件8、防仿制破坏弹簧9和弹簧放置口10,所述强粘结层1设于防伪放置层2上,所述真伪电话区3设于防伪放置层2上,所述二维码放置区4设于防伪放置层2上,所述掀开固定件8设于防伪放置层2上且设于真伪电话区3的上方,所述电话查询口5设于掀开固定件8上且设于真伪电话区3的上方,所述二维码识别口6设于掀开固定件8上且设于二维码放置区4的上方,所述破坏型掀开件7设于掀开固定件8上且贯穿掀开固定件8、电话查询口5和二维码识别口6设置,所述弹簧放置口10设于防伪放置层2 上,所述防仿制破坏弹簧9一端设于弹簧放置口10的底壁上,所述防仿制破坏弹簧9的另一端设于掀开固定件8上。
[0018]所述防伪放置层2设于强粘结层1和掀开固定件8之间,所述防仿制破坏弹簧9设于掀开固定件8和弹簧放置口10之间。
[0019]所述电话查询口5呈长方体开口状设置,所述真伪电话区3呈长方体槽状设置,所述电话查询口5的体积等于真伪电话区3的体积,所述二维码识别口 6呈长方体开口状设
置,所述二维码放置区4呈长方体槽状设置,所述二维码放置区4的体积等于二维码识别口6的体积,所述电话查询口5的体积小于二维码识别口6的体积。
[0020]所述防伪放置层2呈长方体设置,所述强粘结层1长口字型设置。
[0021]所述破坏型掀开件7呈长方体条状设置,所述破坏型掀开件7的长度大于掀开固定件8的长度,所述破坏型掀开件7的长度小于防伪放置层2的长度,所述破坏型掀开件7的宽度小于防伪放置层2的宽度。
[0022]所述弹簧放置口10设有四组,所述防仿制破坏弹簧9设有四组。
[0023]具体使用时,生产商将防伪标签通过强粘结层1粘贴在商品上,随后当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先通过二维码识别口6观察二维码放置区4内的二维码的完整度,当二维码放置区4内的二维码有破坏则表示该产品极有可能为仿冒产品;随后消费者购买无破坏二维码的商品后,需要对商品进行真伪查询时,捏住破坏型掀开件7长出来掀开固定件8的一端,随后将破坏型掀开件7从掀开固定件8上撕开,此时破坏型掀开件7带动掀开固定件8、电话查询口5和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强粘结层、防伪放置层、真伪电话区、二维码放置区、电话查询口、二维码识别口、破坏型掀开件、掀开固定件、防仿制破坏弹簧和弹簧放置口,所述强粘结层设于防伪放置层上,所述真伪电话区设于防伪放置层上,所述二维码放置区设于防伪放置层上,所述掀开固定件设于防伪放置层上且设于真伪电话区的上方,所述电话查询口设于掀开固定件上且设于真伪电话区的上方,所述二维码识别口设于掀开固定件上且设于二维码放置区的上方,所述破坏型掀开件设于掀开固定件上且贯穿掀开固定件、电话查询口和二维码识别口设置,所述弹簧放置口设于防伪放置层上,所述防仿制破坏弹簧一端设于弹簧放置口的底壁上,所述防仿制破坏弹簧的另一端设于掀开固定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放置层设于强粘结层和掀开固定件之间,所述防仿制破坏弹簧设于掀开固定件和弹簧放置口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一品一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