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化复合超重注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458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化复合超重注入系统,属于石油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上料机构、复合超重机构、驱动机构、增压泵和混合器,上料机构将水和智聚能驱油剂的主剂和辅剂配比初混,上料机构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到复合超重机构的输入口,复合超重机构对初混的混合液进行搅拌混合溶解和超重熟化形成母液,母液由复合超重机构的输出口通过管道输入到增压泵入口,增压泵将增压的母液注入到混合器,混合器将母液和稀释高压水混合后注入油水井,复合超重机构和增压泵的动力轴均由驱动机构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设备占地面积和空间大幅缩小,智聚能驱油剂配制的分散、溶解和熟化时间大幅缩短,提高注入效率。提高注入效率。提高注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化复合超重注入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石油化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化复合超重注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原有陆上三次采油、智聚能驱油等用途的注剂配制溶解熟化技术,流程太长设备多占地面积大,如日配制50m3高浓度母液占地面积达200m2以上,几百m3/d母液配制需占地面积更大。流程长,设备多,装机台套多、功率能耗大,管理、维护难度大等。存在占用空间大,场地大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油田注入系统智聚能驱油剂配注流程见附图1,智聚能驱油剂溶液配制:将智聚能驱油剂料斗2

中的智聚能驱油剂和来水阀门1

供应的高压水按照比例通入到固液混合器3

进行初步混合分散后,输出到缓冲罐4

中经1-4小时的搅拌,使智聚能驱油剂均匀分散到水中,溶剂不成团和不出现鱼眼,配制成高浓度混合母液。
[0004]母液存储、熟化:将混合母液导至熟化罐5

,进行熟化。智聚能驱油剂分子为线团性结构,在水溶液中逐渐溶胀,溶液粘度上升,溶胀后的溶液不易堵塞油层。智聚能驱油剂溶液熟化时间一般设置为18-240h。熟化罐5

占地面积、空间体积大,而且熟化时间长、效率低下。
[0005]稀释、泵注:母液浓度一般5000mg/L,熟化后需要稀释后使用增压泵6

注入井口装置7

下方的油层。稀释水一般为污水。增压泵6

为柱塞泵,其排量一般不大于200m3/d,柱塞泵特别加固相颗粒时,泵阀和高压密封盘根的维护周期一般较短。
[0006]海洋油田采用海上平台方式开采,为降低开采成本,平台上通常有十到几十口油水井,其特点为:平台空间狭小。通常存在多井生产作业不能同时进行,只能单一实施的问题;生产要求技术措施装备占地面积不大于30m3;注入量大,海洋油田注水井多为水平井,单井注入量大,日注数百至上千方,注入设备流程占地面积会更大;物资装备运送、安装、维护困难和人力费用高和环境差等;海洋台风环境腐蚀、配套设施建设维护费用高昂等等。
[0007]因此,现有技术的油田注入系统流程长,设备多,装机台套多、占地面积和空间体积大,而且熟化时间长、效率低下、功率能耗大,管理、维护难度大。不能适用于面积小、安装空间有限的海洋油田平台或者其他安装空间受限的采油场合的需求。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集成化复合超重注入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化复合超重注入系统及其方法,设备占地面积和空间大幅缩小,智聚能驱油剂配制的分散、溶解和熟化时间大幅缩短,提高注入效率。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0]本技术一种集成化复合超重注入系统,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上料机构、复合超重机构、驱动机构、增压泵和混合器,所述上料机构将水和智聚能驱油剂的主剂和辅剂配
比初混,所述上料机构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到所述复合超重机构的输入口,所述复合超重机构对初混的混合液进行搅拌混合溶解和超重熟化形成母液,所述母液由所述复合超重机构的输出口通过管道输入到所述增压泵入口,所述增压泵将增压的所述母液注入到所述混合器,所述混合器将所述母液和稀释高压水混合后注入油水井,所述复合超重机构和增压泵的动力轴均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复合超重机构包括定子筒和转子,所述转子的芯轴通过两端的轴承座密封支撑在所述定子筒中,所述芯轴上设置有叶轮组和超重床,所述定子筒中间设置有用于密封隔离的隔环,所述隔环将所述叶轮组和超重床隔离并分割所述定子筒为搅拌腔和超重腔,搅拌腔内的定子筒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水击的阻流环和阻流板;所述定子筒在所述搅拌腔的侧壁上设置用于进料的所述输入口,所述定子筒在所述超重腔的侧壁上设置用于出料的所述输出口,所述芯轴在所述定子筒内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搅拌腔和超重腔的芯轴连通孔组,所述芯轴探出所述定子筒的一端为动力轴。
[0012]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腔外侧的所述轴承座的中间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输入口对应所述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部设置有朝向所述搅拌腔的低压区输入孔。
[0013]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变速单元,所述电机安装在机架上并输入动力到所述变速单元的输入端上,所述变速单元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复合超重机构和增压泵的动力轴。
[0014]进一步的,所述变速单元包括小轮、介轮轴和大轮,所述小轮串联同轴连接的所述复合超重机构动力轴和所述电机输出轴,所述介轮轴通过轴承座架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小轮和大轮均通过传动件连接所述介轮轴的中间轮,所述大轮的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增压泵的动力轴。
[0015]进一步的,所述传动件具体采用传动皮带或者链条。
[0016]进一步的,所述增压泵具体采用低速螺杆泵,所述低速螺杆泵的转子高低压端变径,所述低速螺杆泵的定子分段串联对接而成。
[0017]进一步的,所述混合器具体采用静态混合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9]本技术一种集成化复合超重注入系统,通过核心设备复合超重机构的设置,从4个分散、熟化罐合计百方以上缩减到不到1方反应器,体积缩小百倍以上,溶解熟化速度从18-24小时缩短到10分钟以下,提高效率百倍,实现自吸进料、搅拌混合溶解和超重熟化过滤,适用于配制难溶、易剪切的溶液。通过复合超重机构和增压泵的动力轴均由一套驱动机构驱动,减少了驱动装置的数量,提高了设备利用效率,也降低了功耗。本技术集成化复合超重注入系统,设备占地面积和空间大幅缩小,智聚能驱油剂配制的分散、溶解和熟化时间大幅缩短,提高注入效率。
[0020]此外,通过主要由定子筒和转子组成的复合超重机构,注入水源与智聚能驱油剂的主剂和辅剂在暂存罐内混合成混合液,通过输入口进入搅拌腔经过叶轮组的高速搅拌,通过所述芯轴连通孔组进入超重腔被超重床超重速溶、熟化和过滤。复合多功能的复合超重机构高度集成化,高速水击搅拌宏观混合和微观溶解、超重分子渗透和熟化、超重床在线熟化、熟化液过滤,相对于原有现有技术,减少了设备的数量和制备流程,提高了母液制备效率,适应于在线实时使用。通过所述环形凹槽和低压区输入孔的设置,便于将输入口引入
的混合液导入到搅拌腔的离心低压区,能够形成负压吸入进料,节省了射流泵进料的传统方式。通过由小轮、介轮轴和大轮构成的所述变速单元并由电机驱动,能够使用一个电机同时驱动复合超重机构和增压泵,降低了设备投入。螺杆泵启动需较大功率、该系统启动时复合超重机构待螺杆泵启动后再启动加载,利用螺杆泵启动备用功率即可带动复合超重机构,降低装机功率,提高系统能量利用率和提高了电机的利用率同时提高电机和系统效率,既降低装机功率又取得节电效果。而且节省了安装空间。通过低速螺杆泵的选用,利用螺杆泵转子圆滑几何形状和连续运动腔体的低剪切特点,对基本熟化的母液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化复合超重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机架(11)上的上料机构、复合超重机构(4)、驱动机构、增压泵(9)和混合器(10);所述复合超重机构(4)包括定子筒(401)和转子(402),所述转子(402)的芯轴通过两端的轴承座密封支撑在所述定子筒(401)中,所述芯轴上设置有叶轮组(406)和超重床(207),所述定子筒(401)中间设置有用于密封隔离的隔环(405),所述隔环(405)将所述叶轮组(406)和超重床(207)隔离并分割所述定子筒(401)为搅拌腔(403)和超重腔(404),搅拌腔(403)内的定子筒(401)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水击的阻流环和阻流板;所述定子筒(401)在所述搅拌腔(403)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进料的输入口(4011),所述定子筒(401)在所述超重腔(404)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出料的输出口(4012),所述芯轴在所述定子筒(401)内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搅拌腔(403)和超重腔(404)的芯轴连通孔组,所述芯轴探出所述定子筒(401)的一端为动力轴;所述上料机构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到所述复合超重机构(4)的输入口(4011),所述复合超重机构(4)的输出口(4012)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增压泵(9)入口;所述增压泵(9)连通所述混合器(10),所述混合器(10)连通油水井,所述复合超重机构(4)和增压泵(9)的动力轴均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海轩韩梅窦广瑞马怀兵盖明宏刘哲岳胡子龙段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信达科创唐山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