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刀传送更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451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五金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铣刀传送更换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铣刀更替不方便,且安装固定完成中稳定性不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铣刀传送更换装置,包括锥口套,所述锥口套的为中空结构,所述锥口套左端固定套接有封板环。该装置通过卷簧和旋转环配合压块和封板环实现了对铣刀杆的夹持固定效果,相比于传统的硬夹持,夹持效果更好,更加紧实稳定,不容易造成铣刀杆表面划伤和断裂,夹持时铣刀杆表面的受力更加均匀,通过控制环的旋转实现对铣刀杆夹持松紧的调整,并方便铣刀杆拔插脱落和更换,对铣刀的更换更加方便,操作简便易行,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效率。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效率。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铣刀传送更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五金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铣刀传送更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
[0003]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3409333U)公开了一种快速更换铣刀杆装置,包括铣刀、铣刀杆、拉杆,铣刀通过拉紧螺栓、垫圈与铣刀杆固定连接,拉杆与过渡套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于铣床主轴上,过渡套安有锁紧螺母。专利技术人在实现该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1、该装置的夹持效果不够稳定,非常容易因夹持面的硬件接触及与工件之间的碰撞振动导致铣刀杆断裂,其夹持的方式并不能很好的铣刀杆表面振动或碰撞的力均摊分散;2、该装置使用更换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铣刀传送更换装置,解决了铣刀更替不方便,且安装固定完成中稳定性不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铣刀传送更换装置,包括锥口套,所述锥口套的为中空结构,所述锥口套左端固定套接有封板环,所述封板环的内侧等间距活动连接有压块。
[0008]所述封板环的内侧活动套接有铣刀杆,所述铣刀杆的一端活动套接在所述锥口套的内侧,所述铣刀杆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活动套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定位槽并延伸至所述锥口套的内部,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固定旋转连接在所述定位槽内壁的一侧。
[0009]所述锥口套的内侧活动套接有旋转环,所述旋转环活动套接在所述定位杆的表面,所述旋转环的与所述封板环之间活动连接有卷簧,所述卷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旋转环和所述封板环固定连接,且卷簧活动套接在所述铣刀杆的表面。
[0010]所述锥口套与所述铣刀杆相背的一侧固定连接控制套,所述控制套内旋转连接有控制环,所述控制环的内侧活动套接有环形弹片,所述环形弹片的外侧表面与所述控制环的内侧表面贴合抵触,所述环形弹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锥口套与所述铣刀杆相背的一端。
[0011]所述控制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贯穿所述控制套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控制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控制杆的一端活动套接有卡头,所述锥口套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头与卡槽位置相对且相互配合。
[0012]所述控制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锥口套相对的一侧旋转连接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一端与卡头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压块的数目为四个,四个所述压块均与所述铣刀杆表面抵触并压合,四个所述压块以所述铣刀杆为圆心成环形阵列设置。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卷簧活动套接在四个所述压块的外侧,所述卷簧的内侧与四个所述压块的外侧表面贴合抵触。
[00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控制环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旋转环固定连接,所述锥口套的表面开设有传动通槽,所述连接杆活动套接在所述传动通槽内。
[001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环形弹片的外侧表面为波浪形,所述控制环的内侧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弹片相配合的齿牙。
[001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控制套的表侧开设有控制槽,所述控制槽为四分之一圆弧形通槽,所述控制活动套接在所述控制槽内。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铣刀传送更换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1)、该装置通过卷簧和旋转环配合压块和封板环实现了对铣刀杆的夹持固定效果,相比于传统的硬夹持,夹持效果更好,更加紧实稳定,不容易造成铣刀杆表面划伤和断裂,夹持时铣刀杆表面的受力更加均匀。
[0021](2)、该装置通过控制环的旋转实现对铣刀杆夹持松紧的调整,并方便铣刀杆拔插脱落和更换,对铣刀的更换更加方便,操作简便易行,大大提升了作业人员的操作效果,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剖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控制环的侧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卡头的俯视图。
[0025]图中:1锥口套、2封板环、3压块、4铣刀杆、5定位槽、6定位杆、 7旋转环、8卷簧、9控制套、10控制环、11环形弹片、12控制杆、13 限位板、14卡头、15卡槽、16安装板、17活动环、18压簧、19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铣刀传送更换装置,包括锥口套1,锥口套1的为中空结构,锥口套1左端固定套接有封板环2,封板环2的内侧等间距活动连接有压块3,压块3的数目为四个,四个压块3均与铣刀杆4表面抵触并压合,四个压块3以铣刀杆4为圆心成环形阵列设置,压块3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咬合齿,四个压块3的尺寸大小均
相同,四个压块3能够增加卷簧8与铣刀杆4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防止卷簧8对铣刀杆4进行缠绕绑持时,铣刀杆4的自转偏移影响铣刀的使用效果。
[0028]封板环2的内侧活动套接有铣刀杆4,铣刀杆4的一端活动套接在锥口套1的内侧,铣刀杆4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5,定位槽5内活动套接有定位杆6,定位杆6的一端贯穿定位槽5并延伸至锥口套1的内部,定位杆6的一端固定旋转连接在定位槽5内壁的一侧。
[0029]锥口套1的内侧活动套接有旋转环7,旋转环7活动套接在定位杆6 的表面,旋转环7的与封板环2之间活动连接有卷簧8,卷簧8活动套接在四个压块3的外侧,卷簧8的内侧与四个压块3的外侧表面贴合抵触,随着控制环10的旋转,旋转环7也同步旋转,由于封板环2将卷簧8一端的端头位置固定,卷簧8随着旋转环7的旋转其圈数增加,又因为旋转环7与封板环2之间的间距保持恒定,卷簧8的内径逐渐变小对压块3 产生挤压并对铣刀杆4进行缠绕和绑持,实现铣刀杆4的定位效果。卷簧8的两端分别与旋转环7和封板环2固定连接,且卷簧8活动套接在铣刀杆4的表面。
[0030]锥口套1与铣刀杆4相背的一侧固定连接控制套9,控制套9内旋转连接有控制环10,控制环10通过连接杆19与旋转环7固定连接,锥口套1的表面开设有传动通槽,连接杆19活动套接在传动通槽内,传动通槽为四分之一圆弧形通槽,其所在圆的圆心在所述锥口套1轴心上,控制环10的内侧活动套接有环形弹片11,环形弹片11的外侧表面为波浪形,控制环10的内侧表面开设有与环形弹片11相配合的齿牙,环形弹片11的外侧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铣刀传送更换装置,包括锥口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口套(1)的为中空结构,所述锥口套(1)左端固定套接有封板环(2),所述封板环(2)的内侧等间距活动连接有压块(3);所述封板环(2)的内侧活动套接有铣刀杆(4),所述铣刀杆(4)的一端活动套接在所述锥口套(1)的内侧,所述铣刀杆(4)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5),所述定位槽(5)内活动套接有定位杆(6),所述定位杆(6)的一端贯穿所述定位槽(5)并延伸至所述锥口套(1)的内部,所述定位杆(6)的一端固定旋转连接在所述定位槽(5)内壁的一侧;所述锥口套(1)的内侧活动套接有旋转环(7),所述旋转环(7)活动套接在所述定位杆(6)的表面,所述旋转环(7)的与所述封板环(2)之间活动连接有卷簧(8),所述卷簧(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旋转环(7)和所述封板环(2)固定连接,且卷簧(8)活动套接在所述铣刀杆(4)的表面;所述锥口套(1)与所述铣刀杆(4)相背的一侧固定连接控制套(9),所述控制套(9)内旋转连接有控制环(10),所述控制环(10)的内侧活动套接有环形弹片(11),所述环形弹片(11)的外侧表面与所述控制环(10)的内侧表面贴合抵触,所述环形弹片(1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锥口套(1)与所述铣刀杆(4)相背的一端;所述控制环(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杆(12),所述控制杆(12)贯穿所述控制套(9)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控制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3),所述控制杆(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炼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朝业精密刀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