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电梯轿厢前侧导流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4441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高速电梯轿厢前侧导流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导流降噪装置,所述导流降噪装置设置在轿厢的门机上方区域或/和轿厢的地坎下方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高速电梯运行过程中轿厢内气动噪声过大的问题,同时本装置体积较小,不占用轿顶或轿底空间,避免了将轿顶或轿底全包覆,有利于减小轿厢总重量、轿厢总高度以及非常利于轿厢的安装和电梯的维保。安装和电梯的维保。安装和电梯的维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电梯轿厢前侧导流降噪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
,特别涉及一种实现高速梯降噪的高速电梯轿厢前侧导流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电梯速度超过4m/s时,井道内的气流速度会随着电梯的运行而高速流动,高速气流与轿厢作用会产生明显的气流噪声,从而使轿厢内的乘感变差。当前,行业内解决高速电梯气动噪声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在轿厢顶部和底部加装导流罩,将轿顶或轿底全部包覆在导流罩内部,使通过轿厢的气流运动变得平缓,从而降低气动噪声。但是,该类方法会带来很多的问题:轿厢会因为这种传统导流罩的存在而显著加重,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传统导流罩的存在会增加轿厢的整体高度,从而要求建筑物的顶层和底坑高度增加;传统导流罩由于安装在轿顶或轿底,会增加电梯维修保养的难度,如更换轿顶的返绳轮以及拆装导靴会变得异常困难等。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高速电梯的气动噪声进行研究后发现,高速电梯在运行过程中,轿厢的左右侧以及远离轿门的后侧引起的气动噪声并不显著,而轿厢前侧也就是轿门侧引起的气动噪声尤为显著,轿门侧是高速电梯在运行过程中气动噪声的主要来源。
[0004]其原因在于轿厢门机突出于轿厢外而距离井道墙壁最近,当电梯高速上行时,门机结构推动上部的空气高速流动,当门机高速经过突出在井道壁上的层门门头、层门地坎时,门机周围的高速气流与这些突出在井道内的结构相碰撞而产生较为明显的气动噪声。由于门机与轿门距离很近,该气动噪声就会通过轿门传入轿厢内,从而引起乘客的不适。在没有降噪措施的轿厢内,电梯高速运行时,在轿厢门机每经过层门地坎和门头时,轿厢内都会出现明显的轰鸣声,舒适感较差。
[0005]轿厢高速下行时,因轿厢地坎突出于轿厢外,气动噪声产生原理与上述类似。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占用轿顶和轿底空间,同时能显著降低轿厢内气动噪声的高速电梯轿厢前侧导流降噪装置。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高速电梯轿厢前侧导流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导流降噪装置,所述导流降噪装置设置在轿厢的门机上方区域或/和轿厢的地坎下方区域。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降噪装置突出所述轿厢的轿厢门的那一侧。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降噪装置与轿厢顶部的其它结构或者/和轿厢底部的其它结构融合,做成一体式的结构,遮挡住所述轿厢的地坎下方区域并突出所述轿厢的轿厢门的那一侧。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降噪装置安装在轿厢的门机上或/和轿厢的地坎上。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降噪装置在电梯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的迎风面具有至少一导流面。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面具有至少一导流斜面。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斜面为两个,两个导流斜面在所述门机中间位置或者地坎中间位置交汇,交汇点位置最高或最低,两个导流斜面从交汇点向轿箱两侧倾斜。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降噪装置的宽度与所述门机厚度或者地坎厚度相同,长度不超过门机宽度或者地坎宽度,高度不超过轿箱的净高度。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降噪装置包括一外壳,在所述外壳上开设有若干吸音孔。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外壳内部填充有吸音材料。
[0018]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技术解决高速电梯运行过程中轿厢内气动噪声过大的问题,同时本装置体积较小,不占用轿顶或轿底空间,避免了将轿顶或轿底全包覆,有利于减小轿厢总重量、轿厢总高度以及非常利于轿厢的安装和电梯的维保。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导流降噪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技术。
[0022]参见图1和图2,图中所示的一种实现高速梯降噪的高速电梯轿厢前侧导流降噪装置,包括导流降噪装置,导流降噪装置分为门机导流降噪装置10和地坎导流降噪装置20。
[0023]门机导流降噪装置10安装在轿厢30的门机40的上方,地坎导流降噪装置20安装在轿厢30的地坎50的下方。
[0024]门机导流降噪装置10和地坎导流降噪装置20均包括一外壳11、21和填充在外壳11、21内部的吸音材料;在外壳11、21上开设有若干吸音孔11a、 21a。特别是,外壳11、21采用穿孔板制备而成,在穿孔板上开设有若干吸音孔11a、21a。
[0025]整个门机导流降噪装置10的宽度与门机40的厚度相同,长度不超过门机40的宽度。整个地坎导流降噪装置20的宽度与地坎50的厚度相同,长度不超过地坎50的宽度。门机导流降噪装置10和地坎导流降噪装置20的高度均不超过轿箱30的净高度。
[0026]门机导流降噪装置10和地坎导流降噪装置20在电梯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的迎风面具有两个导流斜面12、13、22、23。门机导流降噪装置10的两个导流斜面12、13在门机40中间位置交汇,交汇点A位置最高,两个导流斜面 12、13从交汇点A向轿箱30两侧向下倾斜。地坎导流降噪装置20的两个导流斜面22、23在门机40中间位置交汇,交汇点B位置最低,两个导流斜面 22、23从交汇点B向轿箱30两侧向上倾斜。
[002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28]经过大量的研究和测试分析发现:在传统的四方形电梯的轿厢30高速上行时,轿厢30前后左右侧对轿厢30内部的气动噪声贡献度是不一样的,轿厢30内的气动噪声主要来源为轿厢30前侧(轿门侧):由于门机40凸出于轿厢30外侧且层门地坎60和层门门头70凸出于井道壁80墙面,当轿厢30 的门机40高速经过层门地坎60和层门门头70时,在门机40处的高速气流受阻于层门地坎60和层门门头70处而产生紊流,进而在门机40处产生较大的气动噪声。由于门机40距离轿箱30的轿门很近,该噪声非常容易传入轿厢30内引起乘客的不适。同理,轿厢30高速下行时,气动噪声主要来源于凸出于轿厢30的地坎50处。
[0029]本技术的门机导流降噪装置10和地坎导流降噪装置20的外壳11、 21采用穿孔板制备而成,外壳11、21内部填充有吸音材料,安装于门机30 上部或地坎50下部。
[0030]如图1和图2。轿厢30上行时:(以下仅说明上行部分。下行时,层门地坎50下部地坎导流降噪装置20起作用,与上行类似)
[0031]第一方面,安装在门机40上方的门机导流降噪装置10由于存在导流斜面12和导流斜面13而使得高速气流流向轿厢30两侧,不仅减少了流入轿厢 30前部的气流而且降低了轿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电梯轿厢前侧导流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导流降噪装置,所述导流降噪装置设置在轿厢的门机上方区域或/和轿厢的地坎下方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电梯轿厢前侧导流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降噪装置突出所述轿厢的轿厢门的那一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电梯轿厢前侧导流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降噪装置与轿厢顶部的其它结构或者/和轿厢底部的其它结构融合,做成一体式的结构,遮挡住所述轿厢的地坎下方区域并突出所述轿厢的轿厢门的那一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电梯轿厢前侧导流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降噪装置安装在轿厢的门机上或/和轿厢的地坎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电梯轿厢前侧导流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降噪装置在电梯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的迎风面具有至少一导流面。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大为赵建兵王杰张世杰耿宏凯
申请(专利权)人: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