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跨区域救援保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4009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跨区域救援保障系统,每个监测区域内均设有主动检测防护系统,主动检测防护系统包括主动监测网、被动监测网、倾斜检测仪和摄像头,各监测区域内的倾斜检测仪、北斗定位模块和摄像头均与远程监控系统通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山区划分为多个监测区域,基站与基站组成救援网络,主动检测防护系统组成灾害检测阵列,能够对灾害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基站及时上报,便于相关部门快速发现灾情,快速制定救灾方案和组建救灾团队,实现高效的灾害应急救援指挥。本发明专利技术倾斜检测仪可以实时监测落石、泥石流、塌方等灾害,北斗定位模块可以监测山体的整体位移,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测救援路径路况,便于救援时制定最佳救援路线和策略。路线和策略。路线和策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跨区域救援保障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化跨区域救援保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地大物博,经常发生自然灾害,特别是山区,塌方、落石、泥石流、火灾等灾情较为普遍。一方面,因为山区往往地处偏远地带、环境复杂,信息化建设难度大,无法实现高效的自然灾害预警和监测机制,不利于相关部门第一时间掌握灾害发生情况,不利于开展灾害应急救援指挥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且救援物资极度匮乏,在救援方面困难重重。因为交通条件的限制,人员无法得到及时疏散和救援,特别是遇到老弱病残孕等人员,更是给施救工作带来了更大挑战。而且,救援疏散过程中,因为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很容易在疏散过程中遇到危险。对于山区而言,救援区域的空中和地面环境往往也不利于展开直升机救援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体化跨区域救援保障系统,将山区划分为多个监测区域,基站与基站组成救援网络,利用主动监测网、被动监测网、倾斜检测仪和北斗定位模块组成灾害检测阵列,能够对灾害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上报,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测救援路径路况,便于相关部门制定最佳救援路线和策略,快速制定救灾方案和组建救灾团队,实现高效的灾害应急救援指挥。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体化跨区域救援保障系统,包含置于山区山体上的若干个救援基站,每个救援基站对应一个或多个监测区域,每个需要进行灾害监测的监测区域内均设有主动检测防护系统;所述的主动检测防护系统包括主动监测网、被动监测网、倾斜检测仪、北斗定位模块和摄像头,所述的主动监测网和被动监测网均布设于监测区域内的山体上,所述的主动监测网和被动监测网上均安装有若干倾斜检测仪,所述的倾斜检测仪内集成有北斗定位模块,所述的摄像头沿途架设在监测区域内的救援路径上;所述的救援基站内设有信号室和动力室,所述的信号室内设有通讯设备,各监测区域内的倾斜检测仪、北斗定位模块和摄像头均通过其对应的救援基站内的通讯设备与远程监控系统通讯连接;所述的动力室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缆车动力装置,当发生灾害时,相邻救援基站的缆车动力装置之间通过缆绳相连,救援缆车装配在缆绳上。
[0005]所述的主动检测防护系统还包括火灾检测组件,火灾检测组件布设于监测区域内的山体上,火灾检测组件通过其对应的救援基站内的通讯设备与远程监控系统通讯连接;所述的救援基站内还设有蓄水室、中继室,所述的蓄水室内设置有蓄水池,所述的中继室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驱动电路与所述信号室内的通讯设备相连,中继室内的水泵通过
管路接入到其蓄水室内的蓄水池内;任意两个救援基站的中继室之间可以通过水管连通,水管与所述中继室内的水泵相连,实现任意两个救援基站之间的水源调度。
[0006]所述的火灾检测组件包括温度检测仪和风速风向检测仪。
[0007]所述的救援基站内还设有供电室,任意两个救援基站的信号室之间通信连接,任意两个救援基站的供电室之间电力可以互通。
[0008]所述的救援基站内还设有监控室,所述的监控室内设有服务器主机、监控显示器和操控台,对其余各室内的设备进行监控,所述的监控室通过信号室与远程监控系统通讯连接。
[0009]所述的主动监测网包括支撑杆、上横梁、下横梁和主动监测网安装座,所述的支撑杆、上横梁和下横梁组成安装框架,安装框架内布设网体,所述的主动监测网安装座安装在两侧的支撑杆的底部,所述的倾斜检测仪安装在支撑杆上。
[0010]所述的被动监测网包括锚杆,所述的倾斜检测仪通过安装座安装在锚杆上。
[0011]所述的倾斜检测仪包括外壳、底座、齿轮架、外筒、内筒、球碗、压力球和触动开关,所述的齿轮架安装在底座上,齿轮架的两侧均安装有可转动的齿轮,所述的外筒套接在齿轮架的外侧,内筒设于齿轮架的内侧,齿轮的一侧与外筒内壁上的齿条啮合,齿轮的另一侧与内筒外壁上的齿条啮合;所述的球碗设于外筒的顶部中心,所述的压力球置于球碗内;所述的内筒上设有导向孔,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的导向孔配合的导向柱,所述内筒的顶部与所述齿轮架的横梁之间设有复位组件,所述内筒的顶部还设有第一磁体,所述触动开关的触头上设有第二磁体,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同性相斥,所述触动开关的本体安装在所述齿轮架的横梁上。
[0012]所述的触动开关外套设有开关保护罩,开关保护罩上设有防水帽。
[0013]所述的倾斜检测仪内还设有吊坠和下椎,底座上设有吊坠杆,吊坠通过吊绳挂接在吊坠杆上,未发生倾斜的情况下,吊坠对准下椎。
[0014]所述的远程监控系统包括云平台和/或上位机。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将山区划分为多个监测区域,基站与基站组成救援网络,主动检测防护系统组成灾害检测阵列,能够对灾害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基站及时上报,便于相关部门快速发现灾情,快速制定救灾方案和组建救灾团队,实现高效的灾害应急救援指挥。
[0016]2)本专利技术倾斜检测仪可以实时监测落石、泥石流、塌方等灾害,北斗定位模块可以监测山体的整体位移,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测救援路径路况,便于救援时制定最佳救援路线和策略,如果监测画面显示救援路径被灾情破坏,可及时调度对应基站的缆车,通过缆车可实现人员的快速疏散和物资的及时调度,且采用缆车的空中调度方式比传统地面调度方式更安全快捷。
[0017]3)本专利技术通过火灾检测组件可以及时发现监测区域内的火灾灾情,各基站之间通过输水管路和蓄水池的配合,可实现水源的快速远程调度,发现火灾时可快速调水,在救援人员赶赴现场的过程中即可同时完成水的调度,就近使用就地灭火,快速遏制火势蔓延,保障灾区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0018]4)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本地操控,还可以通过云平台、上位机实现远程监测和操控,便于相关管理部门作出快速响应和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了救援时效,有助于最大程度上保
障灾区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站和监测区分布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系统架构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主动监测网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被动监测网结构示意图;图5为未倾斜时的倾斜检测仪结构示意图;图6为倾斜时的倾斜检测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体化跨区域救援保障系统,包含置于山区山体上的若干个救援基站,基站与基站间能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相互传递和交换数据信号。各救援基站与远程监控系统通讯连接,所述的远程监控系统包括云平台和/或上位机。在山体上设计合理的救援路径(行走路径),并在关键位置建立电力、通讯、交通、物资和监测于一体的救援基站,基站由钢筋混凝土和/或石材等筑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跨区域救援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置于山区山体上的若干个救援基站,每个救援基站对应一个或多个监测区域,每个需要进行灾害监测的监测区域内均设有主动检测防护系统;所述的主动检测防护系统包括主动监测网、被动监测网、倾斜检测仪、北斗定位模块和摄像头,所述的主动监测网和被动监测网均布设于监测区域内的山体上,所述的主动监测网和被动监测网上均安装有若干倾斜检测仪,所述的倾斜检测仪内集成有北斗定位模块,所述的摄像头沿途架设在监测区域内的救援路径上;所述的救援基站内设有信号室和动力室,所述的信号室内设有通讯设备,各监测区域内的倾斜检测仪、北斗定位模块和摄像头均通过其对应的救援基站内的通讯设备与远程监控系统通讯连接;所述的动力室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缆车动力装置,当发生灾害时,相邻救援基站的缆车动力装置之间通过缆绳相连,救援缆车装配在缆绳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跨区域救援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检测防护系统还包括火灾检测组件,火灾检测组件布设于监测区域内的山体上,火灾检测组件通过其对应的救援基站内的通讯设备与远程监控系统通讯连接;所述的救援基站内还设有蓄水室、中继室,所述的蓄水室内设置有蓄水池,所述的中继室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驱动电路与所述信号室内的通讯设备相连,中继室内的水泵通过管路接入到其蓄水室内的蓄水池内;任意两个救援基站的中继室之间可以通过水管连通,水管与所述中继室内的水泵相连,实现任意两个救援基站之间的水源调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跨区域救援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灾检测组件包括温度检测仪和风速风向检测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跨区域救援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救援基站内还设有供电室,任意两个救援基站的信号室之间通信连接,任意两个救援基站的供电室之间电力可以互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跨区域救援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救援基站内还设有监控室,所述的监控室内设有服务器主机、监控显示器和操控台,对其余各室内的设备进行监控,所述的监控室通过信号室与远程监控系统通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跨区域救援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监测网包括支撑杆(1)、上横梁(2)、下横梁(3)和主动监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杰刘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