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承重性高强度平衡车,包括主机壳、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内部的控制电路板、可充电电池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左右两侧部位的轮毂电机;主机壳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增强产品强度的增强杆;所述增强杆横向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内部;且所述增强杆两端分别靠近所述轮毂电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壳上部的踏板组件;在所述主机壳上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嵌入所述踏板组件的踏板槽;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内部、与所述踏板组件接触感应的触发机构,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存在增强杆结构,可以显著提升产品的可靠度和强度,使用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体验度更好。体验度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承重性高强度平衡车
[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平衡车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突出的高承重性高强度平衡车。
[
技术介绍
][0002]平衡车是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代步工具,现有的平衡车存在以下一些弱点:1,铝架结构,容易断裂,成本高2,转轴结构(二层结构):间隙大,骑行寿命短,结构容易变形;3,现有的电机装配方式通过压块的方式,生产容易因为工人操作不到位产生不良;4,光电开关容易引发结构不良,引起机器故障或者失控伤人。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突出的高承重性高强度平衡车。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高承重性高强度平衡车,包括主机壳、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内部的控制电路板、可充电电池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左右两侧部位的轮毂电机;
[0005]所述主机壳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增强产品强度的增强杆;所述增强杆横向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内部;且所述增强杆两端分别靠近所述轮毂电机;
[0006]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壳上部的踏板组件;在所述主机壳上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嵌入所述踏板组件的踏板槽;
[0007]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内部、与所述踏板组件接触感应的触发机构;
[0008]所述可充电电池组件、轮毂电机、触发机构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主机壳包括上壳体以及与所述上壳体匹配连接的下壳体;所述增强杆两端以及触发机构与所述上壳体内侧相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触发机构呈对称设置于所述上壳体内侧;且所述触发机构包括与所述上壳体相连接的连接块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块两端部位的触发单元;所述触发单元包括弹簧体、处于所述弹簧体内侧的触发杆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块上、与所述触发杆位置对应的感应接触块。
[0011]优选地,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弹簧体的触发通孔;所述触发杆一端与所述上壳体内侧相连接;所述弹簧体两端分别与所述踏板组件以及所述连接块相接触,用于保持所述踏板机构的弹性回复性能。
[0012]优选地,所述踏板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主机壳上部第一踏板体和第二踏板体以及盖设于所述第一踏板体和所述第二踏板体正面的盖板。
[0013]优选地,所述主机体外侧还设置有控制按钮以及充电接口;所述控制按钮、充电接口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可充电电池组件、控制电路板处于所述下壳体的内部空间中;且所述
可充电电池组件通过螺丝柱与所述上壳体内侧相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增强杆相互垂直;且所述连接块的触发单元相对于所述增强杆呈对称设置;所述增强杆两端还连接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增强杆两端通过所述固定块与所述上壳体内侧相连接。
[0016]优选地,所述固定块与所述连接块相互平行;且所述固定块中间部位与所述增强杆之间弧形匹配活动连接;用于保证主机壳的转动性能;所述增强杆、固定块为金属材质制作。
[0017]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内部的第一控制板以及第二控制板;在所述第一控制板和第二控制板上设置有控制芯片、陀螺仪传感器以及加速度传感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承重性高强度平衡车通过同时设置主机壳、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内部的控制电路板、可充电电池组件19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左右两侧部位的轮毂电机(11/12),主机壳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增强产品强度的增强杆18;所述增强杆18横向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内部;且所述增强杆18两端分别靠近所述轮毂电机(11/1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壳上部的踏板组件;在所述主机壳上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嵌入所述踏板组件的踏板槽13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内部、与所述踏板组件接触感应的触发机构,可充电电池组件19、轮毂电机(11/12)、触发机构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存在增强杆18结构,可以显著提升产品的可靠度和强度,使用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体验度更好。
[附图说明][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承重性高强度平衡车的立体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承重性高强度平衡车的爆炸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此专利技术。
[0023]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承重性高强度平衡车1包括主机壳、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内部的控制电路板、可充电电池组件19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左右两侧部位的轮毂电机(11/12);
[0024]所述主机壳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增强产品强度的增强杆18;所述增强杆18横向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内部;且所述增强杆18两端分别靠近所述轮毂电机(11/12);
[0025]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壳上部的踏板组件;在所述主机壳上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嵌入所述踏板组件的踏板槽131;
[0026]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内部、与所述踏板组件接触感应的触发机构;
[0027]所述可充电电池组件19、轮毂电机(11/12)、触发机构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0028]本申请通过同时设置主机壳、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内部的控制电路板、可充电电池组件19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左右两侧部位的轮毂电机(11/12),主机壳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增强产品强度的增强杆18;所述增强杆18横向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内部;且所述增强杆18两端分别靠近所述轮毂电机(11/1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壳上部的踏板组件;在所述主机壳上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嵌入所述踏板组件的踏板槽13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内部、与所述踏板组件接触感应的触发机构,可充电电池组件19、轮毂电机(11/12)、触发机构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存在增强杆18结构,可以显著提升产品的可靠度和强度,使用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体验度更好。
[0029]优选地,所述主机壳包括上壳体13以及与所述上壳体13匹配连接的下壳体14;所述增强杆18两端以及触发机构与所述上壳体13内侧相连接。
[0030]优选地,所述触发机构呈对称设置于所述上壳体13内侧;且所述触发机构包括与所述上壳体13相连接的连接块(181/183)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块(181/183)两端部位的触发单元;所述触发单元包括弹簧体1831、处于所述弹簧体1831内侧的触发杆1832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块(181/183)上、与所述触发杆1832位置对应的感应接触块1833。
[0031]优选地,所述上壳体13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弹簧体1831的触发通孔132;所述触发杆1832一端与所述上壳体13内侧相连接;所述弹簧体1831两端分别与所述踏板组件以及所述连接块(181/183)相接触,用于保持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承重性高强度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壳、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内部的控制电路板、可充电电池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左右两侧部位的轮毂电机;所述主机壳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增强产品强度的增强杆;所述增强杆横向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内部;且所述增强杆两端分别靠近所述轮毂电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壳上部的踏板组件;在所述主机壳上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嵌入所述踏板组件的踏板槽;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内部、与所述踏板组件接触感应的触发机构;所述可充电电池组件、轮毂电机、触发机构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重性高强度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包括上壳体以及与所述上壳体匹配连接的下壳体;所述增强杆两端以及触发机构与所述上壳体内侧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承重性高强度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机构呈对称设置于所述上壳体内侧;且所述触发机构包括与所述上壳体相连接的连接块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块两端部位的触发单元;所述触发单元包括弹簧体、处于所述弹簧体内侧的触发杆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块上、与所述触发杆位置对应的感应接触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承重性高强度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弹簧体的触发通孔;所述触发杆一端与所述上壳体内侧相连接;所述弹簧体两端分别与所述踏板组件以及所述连接块相接触,用于保持所述踏板机构的弹性回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立荣,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市爱达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