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SOP功能的双并网接口中压光伏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动力保障。随着能源安全、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加快发展新能源已成为国际社会推动能源转型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作为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光伏发电正逐渐由大型集中并网朝着分布式并网方向发展。
[0003]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配电网能带来降低系统损耗、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益处。尽管如此,传统电网设计为由发电侧向用户负载提供能量,即功率单方向流动,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在配电网中渗透率的提高,当光伏发电功率超过用户需求时,过剩的功率将由用户侧流向发电侧,对电能质量、继电保护、电压调节等造成了不利影响,对配电网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极大挑战。同时,该功率双向流动还会造成过电压问题,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而传统配电系统中的调节手段有限,难以应对大量间歇性分布式光伏的接入,从而限制了配电网接纳分布式光伏的能力。
[0004]智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SOP)就是应对配电网中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所带来一系列问题的新型智能配电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用于替代位于馈线末端的传统常开联络开关,通过实施适当的控制策略,可按照调度指令实现功率的双向灵活流动与精确控制,从而影响或改变整个系统的潮流分布,也可对因故障被隔离的失电区域提供有效电压支撑,使配电网的运行调度更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阵列、调压装置和并网接口电路,并网接口电路数量为两个,光伏阵列连接调压装置,调压装置通过第一并网接口电路连接第一中压馈线末端,调压装置通过第二并网接口电路连接第二中压馈线末端;第一并网接口电路包括三相,每相包括n个级联的H桥逆变器;第二并网接口电路包括三相,每相包括n个级联的H桥逆变器;n≥2;光伏阵列包括三相,每相包括n个光伏组串,调压装置包括三相,每相包括n个DC/DC变换器,每个光伏组串和一个DC/DC变换器、一个第一并网接口电路的H桥逆变器以及一个第二并网接口电路的H桥逆变器组成一个光伏并网模块,一个光伏并网模块的两个H桥逆变器共直流母线,光伏组串输出端连接DC/DC变换器输入端,DC/DC变换器输出端连接直流母线;第一并网接口电路控制输出到第一中压馈线的有功功率,第二并网接口电路控制各直流母线电压;第一并网接口电路控制输出到第一中压馈线的有功功率,包括:根据第一并网接口电路有功功率流动的目标值,获得有功电流目标值i
dref1
;根据第一并网接口电路输出无功功率的需求,获得无功电流目标值i
qref1
;根据第一并网接口有功电流目标值i
dref1
和无功电流目标值i
qref1
,通过dq/αβ坐标变换求得第一并网接口电路在αβ坐标系下的输出电流α轴指令值i
αref1
和β轴指令值i
βref1
;根据第一并网接口电路实测三相输出电流,通过abc/αβ坐标变换获得第一并网接口电路在αβ坐标系下的输出电流α轴实测值i
α1
和β轴实测值i
β1
;根据第一并网接口电路输出电流α轴指令值i
αref1
和α轴实测值i
α1
,通过PR调节器获得第一并网接口电路在αβ坐标系下的输出电压α轴指令值v
α1
;根据第一并网接口电路输出电流β轴指令值i
βref1
和β轴实测值i
β1
,通过PR调节器获得第一并网接口电路在αβ坐标系下的输出电压β轴指令值v
β1
;第一并网接口电路输出电压α轴指令值v
α1
和β轴指令值v
β1
通过αβ/abc坐标变换获得第一并网接口电路各相电压目标值,最终获得第一并网接口电路中各H桥逆变器的开关管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并网接口电路控制各直流母线电压,包括:各直流母线电压的目标值设置为额定值,根据各直流母线电压的实际值与目标值获得各直流母线电压偏差值,所有直流母线电压偏差值之和通过PI调节器获得第二并网接口电路有功电流目标值i
dref2
;根据第二并网接口电路输出无功功率的需求获得无功电流目标值i
qref2
;根据第二并网接口电路有功电流目标值i
dref2
和无功电流目标值i
qref2
,通过dq/αβ坐标变换获得第二并网接口电路在αβ坐标系下的输出电流α轴指令值i
αref2
和β轴指令值i
βref2
;根据第二并网接口电路实测三相输出电流,通过abc/αβ坐标变换获得第二并网接口电路在αβ坐标系下的输出电流α轴实测值i
α2
和β轴实测值i
β2
;第二并网接口电路输出电流α轴指令值i
αref2
和α轴实测值i...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