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联企业的获取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275326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关联企业的获取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该方法包括:S1,数据准备步骤,包括:形成分别作为第五、第二、第三前置数据的企业与采购商对应关系集合、产品与生产企业对应关系集合、产品与上游产品对应关系集合;转置产品与上游产品对应关系集合形成作为第四前置数据的产品与下游产品对应关系集合;S2,目标企业的下游企业获取步骤,包括:分别根据第五、第四和第二前置数据获得第一下游企业集合、下游产品集合和第二下游企业集合;合并第一下游企业集合和第二下游企业集合获得目标企业的总下游企业集合。该方法可减少下游企业群的推荐信息遗漏、提高推荐信息齐全程度及精度。信息齐全程度及精度。信息齐全程度及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关联企业的获取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信息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关联企业的获取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

技术介绍

[0002]地方政府招商或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投资目标企业,需要对该目标企业的产业链进行了解,以确定招商或战略投资的具体方案。
[0003]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展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而这种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0004]上游企业是指处于行业生产和业务的初始阶段的企业和厂家,这些厂家主要生产下游企业所必需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等的厂商。下游企业主要是对原材料进行深加工和改性处理,并将原材料转化为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产品。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上游企业提供的原材料,下游企业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没有下游企业生产制品投入市场,上游企业的材料也将英雄无用武之地。
[0005]为此,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8694600A公开了一种为目标企业推荐上下游企业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构建带上下游关系的产业链产品目录本体;
[0007]S2、构建HS编码商品目录本体;
[0008]S3、构建两种目录本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借此将产业链产品之间的上下游关系映射到HS商品目录中;
[0009]S4、构建企业与HS编码商品目录之间的出口关系;
[0010]S5、实现计算并形成企业之间的上下游关系。
[0011]该方法由于使用了海关HS编码商品目录,只能根据所述HS编码商品目录所划分的上下游产品进行企业查找,但是由于该HS编码商品目录所划分的上下游产品的类别较为粗略,如果要寻找更细类别的产品,必须找到比其粗略的上一级产品才可以,从而导致上下游企业群的推荐信息遗漏,不齐全,精度差。
[0012]而且,HS编码商品目录,为进出口商品,所属的行业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1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关联企业的获取方法,其不但可以有效地减少下游企业群的推荐信息遗漏,而且可以提高所述推荐信息的齐全程度和精度,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所述获取方法一一对应的电子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储有关联企业的获取程序,该关联企业的获取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获取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发
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其处理器执行关联企业的获取程序时实现所述获取方法。
[001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5]一种关联企业的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S1,数据准备步骤,具体包括如下:
[0017]S11,遍历行业中的企业,确定每个企业的采购商,以形成企业与采购商的对应关系集合;所述企业与采购商的对应关系集合作为第五前置数据;
[0018]S12,遍历行业中的产品,确定每个产品的生产企业,以形成产品与生产企业的对应关系集合;所述产品与生产企业的对应关系集合作为第二前置数据;
[0019]S13,遍历行业中的产品,确定每个产品的上游产品,以形成产品与上游产品的对应关系集合;所述产品与上游产品的对应关系集合作为第三前置数据;
[0020]S14,将所述产品与上游产品的对应关系集合转置以得到产品与下游产品的对应关系集合;所述产品与下游产品的对应关系集合作为第四前置数据;
[0021]S2,目标企业的下游企业获取步骤,具体包括如下:
[0022]S21,根据所述第五前置数据,获得目标企业的第一下游企业集合;
[0023]S22,遍历所述目标企业的每个产品,根据所述第四前置数据,获得所述目标企业的下游产品集合;
[0024]S23,遍历所述目标企业的下游产品集合,根据所述第二前置数据,获得所述目标企业的第二下游企业集合;
[0025]S24,合并所述第一下游企业集合和第二下游企业集合获得目标企业的总下游企业集合。
[0026]进一步地,所述S2还包括S25校准步骤,即根据n+m个指标对S24所获得的目标企业的总下游企业集合进行校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7]S251,根据n个指标校准所述总下游企业集合,具体为
[0028]遍历所述总下游企业集合内的所有下游企业,对于给定的下游企业,如果其n个指标都大于或等于对应指标所对应的阈值,则将该下游企业放入校准后下游企业集合中,否则放入候补下游企业集合中;
[0029]S252,根据m个指标校准S251所得的候补下游企业集合,具体为
[0030]遍历所述候补下游企业集合内的所有下游企业,对于给定的下游企业,如果其m个指标中,有其中一个的指标大于或等于该指标所对应的阈值,则将该下游企业放入校准后下游企业集合中。
[0031]优选地,所述n的取值为3,分别对应研发投入,专利授权数量和企业营业收入这三个指标;所述m的取值为2,分别对应企业所在地点,产品出口额这两个指标。
[0032]进一步地,所述S1还包括在S11前的步骤S10,具体如下:
[0033]将行业中的产品的名称进行归一化,以形成产品名归一化字典;所述产品名归一化字典作为第一前置数据。
[0034]优选地,所述产品的名称归一化包括如下步骤:
[0035]S101,从若干源头中收集产品名称;
[0036]S102,计算近似产品名称,把超过阈值的所有近似产品名称放入一个集合,并随机选取其中的一个名字,作为归一化的产品名称;
[0037]S103,收集所述归一化的产品名称形成产品名归一化字典。
[0038]更优选地,所述源头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和电商平台的产品网页。
[0039]进一步地,所述产品与生产企业的对应关系集合的来源至少为所述生产企业的经营范围、生产企业的产品目录册、行业的产品目录册中的一种。
[0040]进一步地,所述产品与上游产品的对应关系集合的来源为产品的生产物料清单。
[0041]优选地,所述生产物料清单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物料的结构层次、物料编号、物料名称、规格、计量单位、来源类型。
[0042]进一步地,所述企业与采购商的对应关系集合的来源至少为企业自述的下游客户名单、企业财务报表、以及出口企业的海关数据中的一种。
[0043]再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关联企业的获取方法还包括
[0044]S3,下游企业补足步骤,即:
[0045]随机选取下游企业所属行业的龙头企业加入到所述目标企业的总下游企业集合之中,具体为
[0046]遍历下游企业所属行业的龙头企业,对于每个龙头企业产生一个0-100的随机数,如果所述随机数大于预设阈值,则把对应龙头企业加入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关联企业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数据准备步骤,具体包括如下:S11,遍历行业中的企业,确定每个企业的采购商,以形成企业与采购商的对应关系集合;所述企业与采购商的对应关系集合作为第五前置数据;S12,遍历行业中的产品,确定每个产品的生产企业,以形成产品与生产企业的对应关系集合;所述产品与生产企业的对应关系集合作为第二前置数据;S13,遍历行业中的产品,确定每个产品的上游产品,以形成产品与上游产品的对应关系集合;所述产品与上游产品的对应关系集合作为第三前置数据;S14,将所述产品与上游产品的对应关系集合转置以得到产品与下游产品的对应关系集合;所述产品与下游产品的对应关系集合作为第四前置数据;S2,目标企业的下游企业获取步骤,具体包括如下:S21,根据所述第五前置数据,获得目标企业的第一下游企业集合;S22,遍历所述目标企业的每个产品,根据所述第四前置数据,获得所述目标企业的下游产品集合;S23,遍历所述目标企业的下游产品集合,根据所述第二前置数据,获得所述目标企业的第二下游企业集合;S24,合并所述第一下游企业集合和第二下游企业集合获得目标企业的总下游企业集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联企业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还包括S25,校准步骤,即根据n+m个指标对S24所获得的目标企业的总下游企业集合进行校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251,根据n个指标校准所述总下游企业集合,具体为遍历所述总下游企业集合内的所有下游企业,对于给定的下游企业,如果其n个指标都大于或等于对应指标所对应的阈值,则将该下游企业放入校准后下游企业集合中,否则放入候补下游企业集合中;S252,根据m个指标校准S251所得的候补下游企业集合,具体为遍历所述候补下游企业集合内的所有下游企业,对于给定的下游企业,如果其m个指标中,有其中一个的指标大于或等于该指标所对应的阈值,则将该下游企业放入校准后下游企业集合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联企业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还包括在S11前的步骤S10,具体如下:将行业中的产品的名称进行归一化,以形成产品名归一化字典;所述产品名归一化字典作为第一前置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联企业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与生产企业的对应关系集合的来源至少为所述生产企业的经营范围、生产企业的产品目录册、行业的产品目录册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联企业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与上游产品的对应关系集合的来源为产品的生产物料清单。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联企业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企业与采购商的对应
关系集合的来源至少为企业自述的下游客户名单、企业财务报表、以及出口企业的海关数据中的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何一项所述的关联企业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3,下游企业补足步骤,即:随机选取下游企业所属行业的龙头企业加入到所述目标企业的总下游企业集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创业光荣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