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垛货物装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266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9:19
本实用涉及一种码垛货物装车系统,用于对垛装货物进行装卸搬运,将垛装货物的码垛从出货位搬运至车辆上的放货位,所述龙门架顶部设置有180度转动装置带动属具旋转,所述底梁下的驱动轮与从动轮将龙门架支撑在轨道上,所述侧框内设置有立杆,所述立杆上设置有激光测距传感器和红外对管传感器组,通过传感器检测龙门架的位置,实现对码垛的搬运与取放。实现对码垛的搬运与取放。实现对码垛的搬运与取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码垛货物装车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码垛货物装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制造业以及物流行业对于货物搬运的智能化、无人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码垛是工业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出货方式之一,在商品物流配送、自动化转库存储中,物料的搬运、装车、码垛等作业,是重复频率很高的作业环节。如何提高码垛装车及搬运的智能化,降低搬运装车、物料流通的成本,提高物料周转的效率,消除搬运环节的物料损耗以及工伤风险,成为智能制造领域的重要课题。中国技术专利 CN104590924A的一种能够实现多层箱式物料装车作业的物流设备,自动装箱码垛的装车设备先停放在外部输送系统之下,然后外部输送系统放置好垛型箱式物料后,自动装箱码垛的装车设备在升降装置的驱动下往上升起,升降台带动叉体托住物料,走形机构沿着轨道顺着货厢平板车方向移动,当移动到最远一个货位时,升降台下降到与平板车车厢面一定距离后停止,置于升降台上的推出装置向外推动推板,推板推出放置在叉体上的物料,同时走形机构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往推出装置推出的反方向运行,直到物料离开叉体,放置在平板车车厢上,完成一垛物料的装车过程。推出装置随后收回到原位,走形机构也退回到外部输送系统之下,等到外部输送系统放置好垛型箱式物料后,重复第一垛物料装车过程,直到完成车厢第一层的装车作业。最后将车厢第一层物料的上表面作为基准,重复第一层物料的装车作业,完成整个车厢的码垛装车过程。其缺点在于,上料为被动作业,无法进行有效识别,极易发生上料的码垛放置歪斜、偏移,进而在搬运移动过程中发生散垛,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未能够通过传感器实现实时识别以及智能化的位置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智能化的码垛货物装车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码垛货物装车系统,用于对垛装货物进行装卸搬运,将垛装货物的码垛从出货位搬运至车辆上的放货位,设置有轨道、龙门架、180度转动装置、属具架、属具,所述龙门架设置有顶架、竖梁、底梁,所述180度转动装置安装在顶架上,所述180 度转动装置设置有旋转电机、输出转动盘,所述输出转动盘设置于顶架的下表面,且输出转动盘能够在旋转电机带动下进行水平面内的180度旋转,所述属具架的顶部固定在输出转动盘的下表面,所述底梁下表面设置有驱动轮与从动轮,所述驱动轮与从动轮将龙门架支撑在轨道上,所述竖梁与底梁合围成侧框,所述龙门架的左右两侧面各设置有一个侧框,所述侧框内设置有立杆,所述立杆安装在所述底梁的上表面,所述立杆上设置有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第一红外对管传感器组、第二红外对管传感器组,所述竖梁与立杆上还设置有第三红外对管传感器组,所述龙门架设置有前门架框和后门架框,所述前门架框朝向车辆上的放货位,后门架框朝向出货位,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斜向指向前门架框,所述前门架框设置有左前竖梁、右前竖梁,所述左前竖梁与右前竖梁分别为所述前门架框的左右两侧
边,所述左前竖梁与右前竖梁上还设置有第四红外对管传感器组。
[000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龙门架设置有左侧侧框、右侧侧框,所述左侧侧框内设置有左立杆,所述右侧侧框内设置有右立杆,所述红外对管传感器组设置有发送单元与接收单元,发送单元与接收单元两两对准,左立杆设置有第一红外对管传感器组的发送单元、第二红外对管传感器组的接收单元,右立杆设置有第二红外对管传感器组的发送单元、第一红外对管传感器组的接收单元,第一红外对管传感器组、第二红外对管传感器组的发送单元设置在第一高度,第一红外对管传感器组、第二红外对管传感器组的接收单元设置在第二高度,第二高度低于第一高度,所述第三红外对管传感器组的发送单元与接收单元分别设置于左前竖梁与右立杆上,所述第四红外对管传感器组的发送单元与接收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前门架框的左前竖梁与右前竖梁上,所述第四红外对管传感器组的发送单元与接收单元位于同一高度,所述左立杆、右立杆均垂直于底梁,所述左立杆、右立杆位于输出转动盘的纵向对称面上,所述属具架的顶部固定在输出转动盘下表面的边缘。
[000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旋转电机设置于顶架的上表面,所述属具架设置有链条机构、固定架、移动架,所述链条机构带动移动架在固定架内上下位移,所述属具设置于所述移动架上,所述属具设置有推出器、叉齿,所述叉齿之间设置有叉齿间隙,所述属具底部设置有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所在位置对应于叉齿间隙,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指向属具底面,所述驱动轮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底梁的外侧面,所述轨道设置有左侧轨道与右侧轨道,所述左侧轨道的内侧设置有接触式供电装置为驱动电机供电,所述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轮旋转,使得龙门架沿轨道位移,所述右侧轨道内侧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底梁设置有左底梁与右底梁,所述右底梁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靠近后门架框,所述接近传感器设置有缺口槽,所述缺口槽与右底梁之间的间距与定位板与右底梁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缺口槽的开口朝向地面,所述定位板安装在地面上,所述定位板的顶面离地面的垂直高度,介于缺口槽的槽顶距地面的垂直间距与缺口槽的槽底距地面的垂直间距之间。
[0006]进一步优选的,还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设置有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所述旋转电机设置有输入端口,该输入端口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口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有输入端口,该输入端口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的设置有输出端口,该输出端口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红外对管传感器组接收单元设置有输出端口,该输出端口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二红外对管传感器组接收单元设置有输出端口,该输出端口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三红外对管传感器组接收单元设置有输出端口,该输出端口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第四红外对管传感器组接收单元设置有输出端口,该输出端口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链条机构设置有输入端口,该输入端口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口相连接,所述推出器设置有输入端口,该输入端口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设置有输出端口,该输出端口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接近传感器设置有输出端口,该输出端口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口相连接。
[0007]一种码垛货物装车系统控制方法,应用于码垛货物装车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0008]步骤S101:龙门架向后行驶到取货位;
[0009]步骤S102:属具垂直提升取货,属具架旋转180度;
[0010]步骤S103:龙门架向前行驶到放货位;
[0011]步骤S104:属具垂直下降到位;
[0012]步骤S105:推出器推出码垛,然后属具复位;
[00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龙门架向后行驶到取货位,还包括,
[0014]所述码垛货物装车系统每次作业均从属具处于复位状态开始,
[0015]属具处于复位状态时,属具叉齿朝向后门架框,所述属具架上的移动架在初始高度,在该初始高度下,属具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码垛货物装车系统,用于对垛装货物进行装卸搬运,将垛装货物的码垛从出货位搬运至车辆上的放货位,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轨道、龙门架、180度转动装置、属具架、属具,所述龙门架设置有顶架、竖梁、底梁,所述180度转动装置安装在顶架上,所述180度转动装置设置有旋转电机、输出转动盘,所述输出转动盘设置于顶架的下表面,且输出转动盘能够在旋转电机带动下进行水平面内的180度旋转,所述属具架的顶部固定在输出转动盘的下表面,所述底梁下表面设置有驱动轮与从动轮,所述驱动轮与从动轮将龙门架支撑在轨道上,所述竖梁与底梁合围成侧框,所述龙门架的左右两侧面各设置有一个侧框,所述侧框内设置有立杆,所述立杆安装在所述底梁的上表面,所述立杆上设置有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第一红外对管传感器组、第二红外对管传感器组,所述竖梁与立杆上还设置有第三红外对管传感器组,所述龙门架设置有前门架框和后门架框,所述前门架框朝向车辆上的放货位,后门架框朝向出货位,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斜向指向前门架框,所述前门架框设置有左前竖梁、右前竖梁,所述左前竖梁与右前竖梁分别为所述前门架框的左右两侧边,所述左前竖梁与右前竖梁上还设置有第四红外对管传感器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码垛货物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设置有左侧侧框、右侧侧框,所述左侧侧框内设置有左立杆,所述右侧侧框内设置有右立杆,所述红外对管传感器组设置有发送单元与接收单元,发送单元与接收单元两两对准,左立杆设置有第一红外对管传感器组的发送单元、第二红外对管传感器组的接收单元,右立杆设置有第二红外对管传感器组的发送单元、第一红外对管传感器组的接收单元,第一红外对管传感器组、第二红外对管传感器组的发送单元设置在第一高度,第一红外对管传感器组、第二红外对管传感器组的接收单元设置在第二高度,第二高度低于第一高度,所述第三红外对管传感器组的发送单元与接收单元分别设置于左前竖梁与右立杆上,所述第四红外对管传感器组的发送单元与接收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前门架框的左前竖梁与右前竖梁上,所述第四红外对管传感器组的发送单元与接收单元位于同一高度,所述左立杆、右立杆均垂直于底梁,所述左立杆、右立杆位于输出转动盘的纵向对称面上,所述属具架的顶部固定在输出转动盘下表面的边缘。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静郑晓峰辛鹏飞吴桦奎陈煜林启盛邱绪珍林仁兴张力戈姚志荣
申请(专利权)人:龙合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