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夹具和铆接设备,其中夹具包括第一夹取结构、第一伸缩结构、第二夹取结构和第二伸缩结构,第一夹取结构用于夹取第一待夹取件,第一伸缩结构伸缩端上设置第一夹取结构,第一伸缩结构用于驱动第一夹取结构动作,以实现对第一待夹取件的夹取,第二夹取结构用于夹取第二待夹取件,第二伸缩结构设置在第一伸缩结构上,第二伸缩结构的伸缩端上设置第二夹取结构,第二伸缩结构用于驱动第二夹取结构动作,将第二待夹取件抵压在第一待夹取件上,以实现对第二待夹取件的夹取,其中,第二伸缩结构的伸缩方向与第一伸缩结构的伸缩方向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夹取、组合和压紧产品。紧产品。紧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具和铆接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铆接设备
,具体的,涉及一种夹具和铆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空调上使用的钣金零件电机支架组件是使用铆接或点焊的方式生产,人工操作过程中通常需要人同时手持电机支架半成品和挡块两部分放置在点焊机或铆接设备上生产。但是,由于挡块零件小,形状不规则,且需要避让开焊接部位或铆接部位,抓取不方便,且人工手持操作中对产品控制可靠性差,费时、费力、费料、影响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能够自动夹取、组合和压紧产品的夹具和铆接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夹具和铆接设备,能够自动夹取、组合和压紧产品。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夹具,包括第一夹取结构、第一伸缩结构、第二夹取结构和第二伸缩结构,所述第一夹取结构用于夹取第一待夹取件,所述第一伸缩结构伸缩端上设置所述第一夹取结构,所述第一伸缩结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取结构动作,以实现对所述第一待夹取件的夹取,所述第二夹取结构用于夹取第二待夹取件,所述第二伸缩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结构上,所述第二伸缩结构的伸缩端上设置所述第二夹取结构,所述第二伸缩结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取结构动作,将所述第二待夹取件抵压在所述第一待夹取件上,以实现对所述第二待夹取件的夹取,其中,所述第二伸缩结构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伸缩结构的伸缩方向垂直。
[000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伸缩结构包括驱动部和两个第一伸缩杆,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部的两端,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相互靠近和远离。
[0007]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部驱动两个第一伸缩杆相互靠近和远离,进而带动第一夹取结构动作,实现产品的夹取。
[00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取结构包括两个U形夹取部,两个U形夹取部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上,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在运动过程中带动两个所述U形夹取部相互靠近和远离,其中,两个所述U形夹取部的开口相对应。
[0009]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部驱动两个第一伸缩杆相互靠近和远离,进而带动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伸缩杆上的两个U形夹取部相互靠近和远离,实现产品的夹取。U形夹取部可以在零件的两侧夹紧的同时,对零件上下侧结构进行避让,还可以起到托举零件的作用,防止在零件两侧夹紧的过程中零件倾斜影响后工序生产的稳定性,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伸缩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结构上垂直所述第一伸缩结构伸缩方向的端部。
[0011]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伸缩结构的设置,能够使第二伸缩结构将第二待夹取件抵压在两个U形夹取部夹持的第一待夹取件上,实现第一待夹取件和第二待夹取件的压紧。
[00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夹取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结构的伸缩端连接,另一端设置为用于精准定位的钉耙状结构。
[0013]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钉耙状结构的设置能够模仿人手指压紧零件的状态,同时也能够满足零件铆接中铆点位置的避让,实现了铆点的精准定位,提高了铆接定位的精准度,提升了铆接零件的产品质量。
[00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夹取结构上还设置有通孔,用于避让所述第一夹取结构夹持的所述第一待夹取件,避免发生干涉。
[0015]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通孔的设置用于避让第一夹取结构夹持的第一待夹取件,避免发生干涉,还可以减轻夹具自身的重量。
[0016]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铆接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夹具。
[001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铆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机器人和铆接装置,所述机器人的运动端设置有所述夹具,所述机器人用于带动所述夹具运动,所述铆接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器人运动端的运动路径上,所述机器人能够带动所述夹具运动至所述铆接装置处,所述铆接装置用于完成所述第一待夹取件和所述第二待夹取件之间的铆接。
[0018]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机器人带动夹具分别运动至第一待夹取件和第二待夹取件处,完成第一待夹取件和第二待夹取件的夹取。铆接装置用于完成第一待夹取件和第二待夹取件之间的铆接。
[001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铆接设备还包括第一供料机构、第二供料机构和收料机构,所述第一供料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器人运动端的运动路径上,所述夹具能够运动至所述第一供料机构处并夹取所述第一供料机构上的所述第一待夹取件,所述第一供料机构用于所述第一待夹取件的自动供料,所述第二供料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器人运动端的运动路径上,所述夹具能够运动至所述第二供料机构处并夹取所述第二供料机构上的所述第二待夹取件,所述第二供料机构用于所述第二待夹取件的自动供料,所述收料机构用于已完成铆接工序的所述第一待夹取件和所述第二待夹取件的放置。
[0020]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第一供料机构用于第一待夹取件的自动供料,第二供料机构用于第二待夹取件的自动供料,收料机构用于已完成铆接工序的第一待夹取件和第二待夹取件的放置。
[002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供料机构或所述第二供料机构采用振动盘。
[0022]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用于第一待夹取件或第二待夹取件的自动送料。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4](1)能够自动夹取、组合和压紧产品。
[0025](2)U形夹取部可以在零件的两侧夹紧的同时,对零件上下侧结构进行避让,还可以起到托举零件的作用,防止在零件两侧夹紧的过程中零件倾斜影响后工序生产的稳定
性,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0026](3)钉耙状结构的设置能够模仿人手指压紧零件的状态,同时也能够满足零件铆接中铆点位置的避让,提高了铆接定位的精准度,提升了铆接零件的产品质量。
[0027]上述技术特征可以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技术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8]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0029]图1显示了夹具的第一轴测图;
[0030]图2显示了夹具的第二轴测图;
[0031]图3显示了夹具的第三轴测图;
[0032]图4显示了铆接设备的结构图;
[0033]图5显示了机器人的第一轴测图;
[0034]图6显示了机器人的第二轴测图;
[0035]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0036]10-夹具;11-第一夹取结构;111-U形夹取部;13-第一伸缩结构;131-驱动部;133-第一伸缩杆;135-连接块;15-第二夹取结构;151-钉耙状结构;153-通孔;17-第二伸缩结构;171-气缸;173-第二伸缩杆;19-第一待夹取件;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取结构,用于夹取第一待夹取件;第一伸缩结构,其伸缩端上设置所述第一夹取结构,所述第一伸缩结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取结构动作,以实现对所述第一待夹取件的夹取;第二夹取结构,用于夹取第二待夹取件;以及第二伸缩结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结构上,所述第二伸缩结构的伸缩端上设置所述第二夹取结构,所述第二伸缩结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取结构动作,将所述第二待夹取件抵压在所述第一待夹取件上,以实现对所述第二待夹取件的夹取;其中,所述第二伸缩结构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伸缩结构的伸缩方向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结构包括:驱动部,以及两个第一伸缩杆,其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部的两端,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相互靠近和远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取结构包括两个U形夹取部,两个U形夹取部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上,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在运动过程中带动两个所述U形夹取部相互靠近和远离;其中,两个所述U形夹取部的开口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结构上垂直所述第一伸缩结构伸缩方向的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取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结构的伸缩端连接,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汇龙,毛伟,徐艳归,任裕祥,于思贺,冯晓堤,王宁宁,曲修波,张越,张伟亮,陈旭琳,孟庆扬,殷昭阳,张学立,戎海梅,刘维阔,郑林松,剧赛赛,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电器石家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