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市政道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241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水市政道路,涉及市政道路结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部基层和位于底部基层上的混凝土基层,以及位于道路至少一侧并沿道路长度方向设置的沟道结构,所述混凝土基层上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支撑道路的透水混凝土层、透水结构层、中间层、透水砖,所述透水混凝土层与混凝土基层之间安装有排水系统,排水系统连通至沟道结构,所述透水结构层包括高强纤维透水混凝土层,所述高强纤维透水混凝土层上安装有支撑体,支撑体两侧填充有粗砂层,支撑体顶部与粗砂层表层铺设有碎石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透水道路易堵塞而造成的透水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道路的透水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水市政道路


[0001]本技术涉及市政道路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透水市政道路。

技术介绍

[0002]透水道路作为一种新的生态道路种类,在道路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也日益受到人们尤其是业界的重视,现有透水道路多采用生态透水砼铺装,能够使得雨水迅速渗入到地表,有效地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可以平衡城市生态系统,透水地面还能通透地气,使地面冬暖夏凉,雨季透水,冬季化雪,可以增加城市居住的舒适度,另外,由于透水地面孔隙多,地表面积大,对粉 尘有较强的吸附力,可减少扬尘污染,也可降低噪音,在雨季雨水较多的情况下,城市透水 道路结构难以将大量的水排出,且增加了地下排水的压力,容易造成地面积水过多的情况。
[0003]现有技术参考授权公告号CN206245174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排水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上层透水的道路,道路的一侧设有透水层,透水层包括若干竖直堆叠的支撑架以及填充于支撑架内的透水材料,支撑架包括4根竖直的支柱,支柱的底部设有过滤板,过滤板上密布有过滤孔,透水材料放置在过滤板上,道路中接近透水层的一侧还设置有排水通道,透水层底部的设置有主管道,主管道沿其径向方向上设置有若干连通孔,在主管道上间隔设置有连通排水通道的分支管道。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道路排水系统中的排水层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会出现沉降,导致排水系统的孔隙率减小,进而影响排水效果的问题。
[0004]上述中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地表的雨水自然流入到路面层中,通过透水孔自然流入到透水层,路面层上的透水孔在长期使用中,易被杂质物堵塞,影响透水效果,降低透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水市政道路,具有透水效率较好的优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水市政道路,包括底部基层和位于底部基层上的混凝土基层,以及位于道路至少一侧并沿道路长度方向设置的沟道结构,所述混凝土基层上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支撑道路的透水混凝土层、透水结构层、中间层、透水砖,所述透水混凝土层与混凝土基层之间安装有排水系统,排水系统连通至沟道结构,所述透水结构层包括高强纤维透水混凝土层,所述高强纤维透水混凝土层上安装有支撑体,支撑体两侧填充有粗砂层,支撑体顶部与粗砂层表层铺设有碎石层。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混凝土基层上铺设透水砖,能够避免因地面上杂质物过多而导致透水孔隙被堵塞的问题,从透水砖过来的水通过中间层进入到透水结构层,通过透水结构层的多层结构设置能够提高道路的透水效率,且多层结构的透水结构层也能够过滤掉水中的杂质,通过排水系统和沟道结构的设置,能够使得从透水结构层过来的水通
过排水系统的作用顺利流向沟道结构,整体透水市政道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多层透水结构,透水的效果和效率较好。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水混凝土层与透水结构层贴合处水平设有多个阶梯状凸起,所述支撑体固定安装于相邻两个凸起凹槽之间。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结构层上由间隔性凸起形成凹槽,将支撑体固定安装于凹槽中,能够对支撑体进行限位,防止支撑体的移位,稳固道路结构。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强纤维透水混凝土层与透水混凝土层贴合固定,且形成与透水混凝土层上凸起对应的凸起。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强纤维透水混凝土层形成凸起,能够使得高强纤维透水混凝土层更加紧固的与透水混凝土层贴合于一体,防止高强纤维透水混凝土层在透水过程中错乱,提高透水效果。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强纤维透水混凝土层上安装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截面呈梯形且内部中空,支撑体底部端面敞口。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体的设置和其截面呈梯形的设置使得在支撑体周向的粗砂层稳固,可对粗砂层中的雨水进行聚合朝特定方向流动,敞口和内部中空的设置可节省材料的消耗。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间层为铺设于碎石层顶部的细砂层。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细砂构成的中间层能够填充碎石层上碎石之间形成的较大空隙,避免碎石层空隙较大影响道路稳固。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系统包括导流渠,透水混凝土层中沿竖直方向且与导流渠贯通开设有泄水孔,导流渠的一端通至沟道结构。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透水混凝土层设置泄水孔可将来自粗砂层的雨水进行聚合引导,泄水孔与导流渠相连通,可将泄水孔过来的雨水聚合一起引导流向,流入至沟道结构中,进行汇集。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渠自靠近沟道结构的一端向远离沟道结构一端高度逐渐增加形成倾斜面,导流渠与混凝土基层固定贴合。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混凝土层和导流渠设置成倾斜状,可以很自然的引导雨水进入到沟道结构结构中,雨水较为顺利的进入到沟道结构中。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土基层表部设有防渗膜。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混凝土基层表部设置防渗膜,可阻止雨水进入到透水混凝土层中,破坏混凝土基层结构。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1.通过多层的透水结构层和透水砖的设置,使得雨水从透水砖至透水结构较为顺利,渗透效果较好,透水效率较高;
[0024]2.通过将混凝土层和导流渠设置成倾斜状,使得雨水自然顺利流入到沟道结构中。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市政道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图1的A部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1、底部基层;2、混凝土基层;3、排水系统;31、泄水孔;32、导流渠;4、透水混凝土层;5、透水结构层;51、高强纤维透水混凝土层;511、高强纤维透水混凝土底层;512、高强纤维透水混凝土面层;52、粗砂层;53、碎石层;54、支撑体;6、中间层;7、透水砖;8、沟道结构;81、路体;82、沟槽;83、沟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例:一种透水市政道路,如图1所示,包括底部基层1以及铺设在底部基层1上的混凝土基层2,混凝土基层2侧壁设有沟道结构8,混凝土基层2中安装有用于排水作用的排水系统3,混凝土基层2上远离底部基层1的端面自下而上依次设有透水混凝土层4和透水结构层5,透水结构层5上铺设中间层6和透水砖7。
[0029]参考图1,底部基层1铺设于道路的最底层,底部基层1可用素土夯实而成,夯实度≥93%,用于打牢地基。底部基层1的端面固定铺设有混凝土基层2,混凝土基层2可为C20混凝土,可以改善土基的水稳状况和扩散载荷。混凝土基层2自靠近沟道结构的一端向远离沟道结构8一端高度逐渐增加形成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锐角,便于渗入到混凝土基层2表部的水从倾斜处自然流出,夹角的设置可以导向水的流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市政道路,包括底部基层(1)和位于底部基层(1)上的混凝土基层(2),以及位于道路至少一侧并沿道路长度方向设置的沟道结构(8),所述混凝土基层(2)上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支撑道路的透水混凝土层(4)、透水结构层(5)、中间层(6)、透水砖(7),所述透水混凝土层(4)与混凝土基层(2)之间安装有排水系统(3),排水系统(3)连通至沟道结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结构层(5)包括高强纤维透水混凝土层(51),所述高强纤维透水混凝土层(51)上安装有支撑体(54),支撑体(54)两侧填充有粗砂层(52),支撑体(54)顶部与粗砂层(52)表层铺设有碎石层(5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市政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4)与透水结构层(5)贴合处水平设有多个阶梯状凸起,所述支撑体(54)固定安装于相邻两个凸起凹槽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水市政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苏缘黎开全孙朝洪戴勤波万伟蒋伟周巧黎亮彭正园冉鼎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天地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