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2400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图像形成部(2),包括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图像载体(25a); 转印元件(31),与所述图像载体(25a)相对并被设置在旋转轴(31a)上,用于将形成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上;以及 记录介质输送导向机构(6),设置在所述图像载体(25a)和所述转印元件(31)的上游侧,包括将记录介质导引至所述图像载体(25a)与所述转印元件(31)之间的第一导向板(6a)以及第二导向板(6b);其中: 在包括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述记录介质输送导向机构(6)的图像形成操作中,所述第一导向板(6a)独立于所述转印元件(31)以摆动轴(34)为中心进行摆动; 所述第二导向板(6b)设置在所述图像载体(25a)侧,所述第一导向板(6a)设置在所述转印元件(31)侧,所述记录介质在所述第一导向板(6a)与所述第二导向板(6b)之间通过,并且所述摆动轴(34)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板(6a)的上游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是具有将从测速辊向上送 出的记录介质导引至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图像载体与转印元件之 间的转印位置的 一 对导向板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尤其是在彩色复印机、彩色打印机等彩色 图像形成装置中,与单鼓型相比可进行高速处理的多鼓型(串联型) 逐渐成为主流。这种串联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在规定用纸输送方向 上并列配置有例如品红、黄色、青色、黑色等颜色不同的图像形 成部,利用这些颜色不同的图^象形成部可依次形成彩色的调色剂图 像。并且,各种颜色的图像形成部与作为图像载体的中间转印带相 对设置,在各种颜色的图像形成部上依次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中间转印带上。中间转印带环状巻:f又在多个辊上,在中间转印带的外侧配置有与一次转印辊相对设置以形成转印位置A的二次转印 辊。另外,记录介质/人供纸部经由测速辊|#送至转印位置。在转印 位置上通过纟会二次转印辊施加转印偏压/人而将感光鼓上的调色剂 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上。此时,为将感光鼓表面的调色剂图像正确转印至记录介质上得到良好的图<象,必须将从测速辊输送来的记录 介质导引至转印位置的适当位置。因此,在转印位置的记录介质输 送方向上游侧设有一对导向板,用于将从测速辊输送来的记录介质 导引至转印位置的适当位置上。近年来,在兼有复印功能与打印功能的复合机不断增加的同 时,从装置的小型化、图^f象形成的高速化等方面考虑,将图^f象形成 部、定影部等配置在垂直方向,具有将记录介质向上输送的垂直输 送3各径的装置也不断增加。在这样的具有垂直输送3各径的图像形成 装置中,为缩短输送路径,较多时候在测速辊对与转印位置之间的 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不构成一条直线。另外,在记录介质为厚纸等较石更材冲牛时,由于i己录介质的后端在离开测速l 。部时产生i己录介质的 跳跃,致使形成于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容易产生图像模糊。为使厚纸等较硬记录介质也不会受到阻碍地顺利通过转印位 置,通常使转印前导向装置围绕二次转印辊的旋转轴进行摆动。另 外还提出 一种将用于限制转印前导向元件的摆动量的限制元件设 于二次转印辊侧的转印前导向装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40880号公才艮在曰本特开平9-240880号公才艮中记载的结构中,在厚纸等较石更 的记录介质经过转印前导向装置时,通过转印前导向元件摆动退 让,从而可使记录介质顺利通过。但是,在厚纸经过转印位置时, 二次转印辊A^感光鼓相应退让纸的厚度,^f旦转印前导向装置围绕二 次转印辊的旋转轴摆动后,转印前导向元件进一步从转印位置退让 二次转印辊的退让量,致使有时不能将记录介质导引至适当的转印 位置。另外,因为用于限制转印前导向元件的摆动量的限制装置设 置于二次转印辊侧,所以在记录介质经过转印位置时,二次转印辊从感光鼓相应退让纸的厚度,从而很难将转印前导向元件的摆动量 限制在预定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简单的结构抑制将厚纸等较 硬的记录介质从测速辊对向上送出并导引至转印位置时的图像模 糊、图像缩小等、且可得到适当的转印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才艮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 寸象形成部、转印元件及记录介质豸叙送导向才几构。图^f象形成部具有形 成有调色剂图像的图像载体。转印元件与图像载体相对设置,用于 将形成于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上。记录介质输 送导向机构用于在图像载体与转印元件之间导SI记录介质,具有一 对导向板以及支撑部。 一对导向板分别为设在转印元件侧的第一 导向板和设在图像载体侧的第二导向板,用于将记录介质导引至形 成有调色剂图像的图像载体与转印元件之间的转印位置。支撑部用 于支撑第 一导向板,使第 一导向板可独立于转印元件进行摆动。在该装置中,开始图像形成后,在图像载体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配合该调色剂图4象的形成及定时从测速辊对输送记录介质,将调色 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上。此时,利用记录介质输送导向机构,将 记录介质导引至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图像载体与转印元件之间的 转印位置。在此,利用支撑部支撑一对导向板中的第一导向板,使 其可独立于转印元件进行摆动。因此,即使在输送厚纸等较硬的记 录介质时,通过第一导向板的摆动,也可吸收记录介质的末端从测 速辊对离开时的记录介质的跳跃等。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在第 一个方面的装置 的基础上,还包括有位置限制部。在此,位置限制部用于4吏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在该装置中,利用用于使 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的位置限制部,将记录介质导引至适当的转印位置,从而得到最适合的转印图像。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个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 一方 面的装置的基础上,支撑部包括保持转印元件的转印部框体以及设 于第 一导向板与转印部框体之间的弹簧元件。在该装置中,转印部框体与第 一导向板设有由弹簧元件构成的 支撑部。利用该弹簧元件可以简单的结构支撑第一导向板,使其可 独立于转印元件进行摆动。在此,因为在现有技术中通过使转印前导向装置与转印辊一起 摆动,所以在厚纸等较硬的记录介质通过转印位置时,转印前导向 元件进一步从转印位置退让转印辊从图像载体退让的量,致使有时 不能将记录介质导引至适当的转印位置。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记录介 质输送导向机构中,因为第 一导向板可独立于转印元件进行摆动, 所以可以避免上述现象,乂人而将记录介质导引至适当的转印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个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个 方面的装置的基础上,位置限制部i殳置于第一导向板上,是前端可 与第二导向板接触的突起部。用于使第 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之间 的间隔保持恒定。在现有技术中,用于限制转印前导向元件的摆动量的限制装置 设于转印辊侧,在记录介质通过转印位置时,转印辊从转印位置退 让纸的厚度,存在转印导向元件的摆动量也不能限制在预定位置的 问题。在该机构中,因为位置限制装置设在第一导向4反上,所以可 以克服上述问题。另外,第二导向板固定在图像形成装置上,与转 印位置的距离也保持恒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i殳置在第一导向板上且 前端可与第二导向板接触的突起部、用于使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 板之间的间隔保持恒定。因此,可使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之间 的间隔在记录介质的进入侧保持恒定,与记录介质的厚度无关,可 将记录介质稳定导引至转印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个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个 方面的装置的基础上,转印部框体可相对于图像形成部进行开闭。在该装置中,保持转印元件且支撑转印元件侧导向板的转印部 框体可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进行开闭。因此,可提高阻碍处理以及 维护等的#:作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个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 一个 方面的装置的基础上,第一导向板的与记录介质接触的面具有导电 性,第 一导向板的转印元件侧的面是用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形成的。在此,因为第一导向板与记录介质4妄触的面具有导电性,所以 可使在记录介质表面产生的电荷消失,从而抑制形成图像的图像发 散。另外,在厚纸等较硬的记录介质通过记录介质输送导向机构时, 利用设于转印元件侧的支撑部的摆动,第 一导向板向转印元件侧靠 近记录介质的厚度,但是因为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图像形成部(2),包括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图像载体(25a); 转印元件(31),与所述图像载体(25a)相对并被设置在旋转轴(31a)上,用于将形成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上;以及 记录介质输送导向机构(6),设置在所述图像载体(25a)和所述转印元件(31)的上游侧,包括将记录介质导引至所述图像载体(25a)与所述转印元件(31)之间的第一导向板(6a)以及第二导向板(6b);其中: 在包括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述记录介质输送导向机构(6)的图像形成操作中,所述第一导向板(6a)独立于所述转印元件(31)以摆动轴(34)为中心进行摆动; 所述第二导向板(6b)设置在所述图像载体(25a)侧,所述第一导向板(6a)设置在所述转印元件(31)侧,所述记录介质在所述第一导向板(6a)与所述第二导向板(6b)之间通过,并且所述摆动轴(34)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板(6a)的上游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藤浩志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