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柏清专利>正文

一种供暖装饰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2388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暖装饰画,包括画框组件和固定在画框组件上的导热面板和导热背板,导热面板的外侧面为装饰画图案,导热面板和导热背板之间还设有发热组件,导热面板和发热组件之间、发热组件和导热背板之间均设有蓄热腔、以用于使发热组件发出的热量在两个蓄热腔内先积蓄后再通过导热面板和导热背板向外均匀导热供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制作和维护、结构稳固性好、点亮效果好、能够兼顾全透发光和半透发光的集成式发光道路交通标志的优点。道路交通标志的优点。道路交通标志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暖装饰画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家居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暖装饰画。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家居中,都会在墙壁上挂载装饰画以用来装饰家庭,提高装修美观和生活品质。同时,大部分家庭中也都会安装空调或者暖气片等设施,用于寒冷天气的居家取暖。由于安装空调或者暖气片会占用家庭的使用面积,尤其是对于小户型家庭而言,更是会缩小居家使用空间。因此有的设计想到将装饰画与供暖进行结合,虽然解决了原来安装空调或者暖气片带来的空间占用情况,但是也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3]一是现有技术中,都是直接加热装饰画本体,例如将加热线圈与装饰画背面连接,通过加热线圈直接带动装饰画表面发热来进行供暖。这种方式使得装饰画本体升温慢,加热时间长,散热效果并不是很好,供暖效果也就强差人意了。
[0004]二是现有技术中,没有对加热装饰画的背面进行设计,都是通过正面(有画的那一面)进行供暖,这使得资源没有最大化,供暖效果不佳。
[0005]三是现有技术中,加热装饰画的功能太过于单一,就是简单的将加热和装饰进行结合,智能化程度低。
[0006]四是现有技术中,没有考虑加热升温的科学分配和效率最大化问题,刚使用时就对装饰画本体进行最大功效的升温、以希望尽快使装饰画本体发热进行供暖,但是实际效果是装饰画本体升温速率并不高,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制作和维护、加热速度快、供暖效果好、智能化程度高的供暖装饰画。<br/>[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供暖装饰画,包括画框组件和固定在画框组件上的导热面板和导热背板,所述导热面板的外侧面为装饰画图案,所述导热面板和导热背板之间还设有发热组件,所述导热面板和发热组件之间、发热组件和导热背板之间均设有蓄热腔、以用于使发热组件发出的热量在两个蓄热腔内先积蓄后再通过导热面板和导热背板向外均匀导热供暖。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平铺于导热面板和导热背板之间的石墨烯发热膜,所述石墨烯发热膜通过电线与外界电源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热组件包括两块以上独立设置的石墨烯发热膜,两块以上的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可单独开启或者同时开启、以用于控制蓄热腔内的蓄热效能。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控制面板组件,所述控制面板组件与发热组件电连接、以用于控制发热组件作业。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背板包括一层以上平铺固定于画框组件
上的无纺布。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画框组件上设有一个以上凸出设置的安装座,所述画框组件通过凸出的安装座固定于墙壁上、用于在导热背板和墙壁之间形成散热间距以使导热背板导出的热量通过散热间距向外扩散。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粘贴在墙壁上的反射膜组件,所述反射膜组件对应粘贴于散热间距处、以用于使导热背板导出的热量反射后迅速向外扩散。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画框组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内框和第二内框,所述发热组件固定于第一内框和第二内框之间,所述导热面板固定于第一内框的正面、以用于通过第一内框使导热面板和发热组件中间分隔出蓄热腔,所述导热背板固定于第二内框的背面、以用于通过第二内框使导热背板和发热组件中间分隔出蓄热腔。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画框组件还包括多根边框型材,所述边框型材设有一截面呈C形的容纳腔、以用于将第一内框和第二内框包覆在内。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音响组件或者摄像头监控组件,所述音响组件或者摄像头监控组件安装于画框组件上、或者安装于导热面板上。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0]一是本技术的供暖装饰画,在发热组件的前后均科学的设有一个相对封闭的蓄热腔,这使得发热组件发出的热量先在前后两个相对封闭的蓄热腔内积蓄升温,这会使得发热组件的升温速率高,加热时间短,能耗小、节能环保。
[0021]二是本技术的供暖装饰画,当前后两个相对封闭的蓄热腔内蓄积到一定温度后再通过导热面板和导热背板向外均匀导热供暖,这会使得导热面板和导热背板的散热均匀。同时蓄热腔内的高温会持续作用于导热面板和导热背板上,这种方式相对于直接使导热面板和导热背板发热升温而言,散热效果更好、体感温度更高,供暖效果更好。
[0022]三是本技术的供暖装饰画,导热面板、导热背板、发热组件相互配合形成了两个蓄热腔,这种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结构,使得形成了前后双向同时均匀发热供暖的形式,完全不同于现有的单向供暖,使得供暖升温速度更快、供暖效果更佳。
[0023]四是本技术的供暖装饰画,发热组件包括两块以上独立设置的石墨烯发热膜,具有如下技术优点:一是在刚开启供暖的阶段,先打开其中的一块石墨烯发热膜进行发热,对蓄热腔进行预热;当蓄热腔内的温度升到一定后,再同时打开另一块石墨烯发热膜,这时蓄热腔的温度可以快速上升。这种一前一后的配合相比直接同时打开两块石墨烯发热膜的方式,升温更快,同时也更节能。二是当室内温度上升到事宜程度时,可以关闭其中一块石墨烯发热膜,单块石墨烯发热膜发热来继续保持室内温度,节能环保。
[0024]五是本技术的供暖装饰画,导热背板包括一层以上平铺固定于画框组件上的无纺布。无纺布一是成本低,二是重量轻,三是散热效果好。
[0025]六是本技术的供暖装饰画,画框组件通过凸出的安装座固定于墙壁上,反射膜组件和散热间距、导热背板相互配合,这使得散热效果更佳,供暖效率更高。
[0026]七是本技术的供暖装饰画,画框组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内框和第二内框,这种结构不但保证分隔出了两个蓄热腔,而且也便于发热组件、导热面板、导热背板的固定。画框组件还包括多根边框型材,边框型材设有一截面呈C形的容纳腔、以用于将第一内框和第二内框包覆在内,通过边框型材的包覆结构,使得很好的遮盖了第一内框和第二
内框的复杂结构,也即在支持了第一内框和第二内框的效果实现的同时,使得本供暖装饰画外形美观,结构进一步稳定。
[0027]八是本技术的供暖装饰画,还包括音响组件或者摄像头监控组件,音响组件或者摄像头监控组件安装于画框组件上、或者安装于导热面板上。这使得本供暖装饰画可以作为一个载体,集成多个不同的智能化装置,智能化程度极高,很好的满足了智能家居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的供暖装饰画的正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9]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0030]图3是本技术的供暖装饰画安装在墙壁上时的侧视内部结构原理示意图。
[0031]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内框的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暖装饰画,其特征在于:包括画框组件(1)和固定在画框组件(1)上的导热面板(2)和导热背板(3),所述导热面板(2)的外侧面为装饰画图案,所述导热面板(2)和导热背板(3)之间还设有发热组件(4),所述导热面板(2)和发热组件(4)之间、发热组件(4)和导热背板(3)之间均设有蓄热腔(5)、以用于使发热组件(4)发出的热量在两个蓄热腔(5)内先积蓄后再通过导热面板(2)和导热背板(3)向外均匀导热供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暖装饰画,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4)包括平铺于导热面板(2)和导热背板(3)之间的石墨烯发热膜,所述石墨烯发热膜通过电线与外界电源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暖装饰画,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4)包括两块以上独立设置的石墨烯发热膜,两块以上的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可单独开启或者同时开启、以用于控制蓄热腔(5)内的蓄热效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暖装饰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面板组件(6),所述控制面板组件(6)与发热组件(4)电连接、以用于控制发热组件(4)作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暖装饰画,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背板(3)包括一层以上平铺固定于画框组件(1)上的无纺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暖装饰画,其特征在于:所述画框组件(1)上设有一个以上凸出设置的安装座(7),所述画框组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柏清
申请(专利权)人:唐柏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