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生态修复造林的快速挖坑穴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中间位置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内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基座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两块所述支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固定板、限位柱、活动杆、滑块、推杆、连接块、连杆、限位块、弹簧和卡柱的配合动作,伸缩第二电动推杆来调整两个挖掘刀之间的间隙,进一步调整挖掘坑的直径大小,并将活动杆位置固定,防止发生滑动使得两个挖掘刀之间距离发生变化导致挖掘坑的大小发生变化,避免不同大小树木挖掘同样大小的坑穴,导致挖掘效率降低。导致挖掘效率降低。导致挖掘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生态修复造林的快速挖坑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挖掘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生态修复造林的快速挖坑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造林是指在无林地上建立新林的过程,造林已成为生物能源利用、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手段,植树造林是我们保护地球的一种最好的方法,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人们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通过造林可以加速对生态的修复,造林时往往需要挖坑穴进行载种树木。
[0003]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挖坑穴时不能根据树木大小调整坑穴直径,不同大小树木往往挖掘同样大小的坑穴,导致挖掘效率降低。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生态修复造林的快速挖坑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生态修复造林的快速挖坑穴装置,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固定板、限位柱、活动杆、滑块、推杆、连接块、连杆、限位块、弹簧和卡柱的配合动作,伸缩第二电动推杆来调整两个挖掘刀之间的间隙,进一步调整挖掘坑的直径大小,并将活动杆位置固定,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生态修复造林的快速挖坑穴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中间位置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内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基座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两块所述支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顶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侧均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活动腔内部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侧壁与限位柱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底端固定连接有挖掘刀,所述支撑柱远离电机一端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内壁与支撑柱滑动连接,所述壳体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远离壳体一端从槽口内部穿过,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输出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底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支撑柱顶端开设有条形槽,所述连杆远离连接块一端与条形槽滑动连接,所述条形槽远离连接块一端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抵块,所述第一抵块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杆远离连接块一端从第一通孔内部穿过,所述连杆侧壁与第一通孔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底端一侧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远离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条形槽侧边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侧壁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远离传动杆一端设置为斜面,所述限位槽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抵块,
所述第二抵块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侧壁固定连接有卡柱,所述卡柱顶端与限位块相匹配,所述卡柱底端延伸到限位柱表面,所述限位柱表面靠近卡柱一侧开设有凹孔,所述第二抵块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底端与凹槽底壁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基座底端固定连接有四根支撑腿,四根所述支撑腿分别位于基座底端的四个拐角处。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腿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内部转动连接有滚轮。
[0009]优选的,所述挖掘刀底端截面呈梯形,所述挖掘刀顶端截面呈弧形。
[0010]优选的,所述卡柱底端截面呈半圆形,所述凹孔截面同样呈半圆形,所述卡柱与凹孔卡接。
[0011]优选的,所述连杆底端设置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顶端与连杆固定连接。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固定板、限位柱、活动杆、滑块、推杆、连接块、连杆、限位块、弹簧和卡柱的配合动作,伸缩第二电动推杆来调整两个挖掘刀之间的间隙,进一步调整挖掘坑的直径大小,并将活动杆位置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防止发生滑动使得两个挖掘刀之间距离发生变化导致挖掘坑的大小发生变化,避免不同大小树木挖掘同样大小的坑穴,导致挖掘效率降低。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活动杆与固定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挖掘刀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图2中A部结构放大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基座、2支撑柱、3第一电动伸缩杆、4壳体、5电机、6固定板、7限位柱、8活动杆、9挖掘刀、10滑块、11第二电动伸缩杆、12推杆、13连接块、14连杆、15第一抵块、16限位块、17第二抵块、18卡柱、19弹簧、20支撑腿、21滚轮、22橡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3]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适用于生态修复造林的快速挖坑穴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中间位置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内部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基座1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3,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两块所述支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壳体4,所述壳体4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顶壁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输出轴与支撑柱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
述固定板6两侧均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柱7,所述活动腔内部设有活动杆8,所述活动杆8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侧壁与限位柱7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8底端固定连接有挖掘刀9,所述支撑柱2远离电机5一端套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内壁与支撑柱2滑动连接,所述壳体4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1,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1远离壳体4一端从槽口内部穿过,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1输出端与滑块10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0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推杆12,所述推杆12底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杆14,所述支撑柱2顶端开设有条形槽,所述连杆14远离连接块13一端与条形槽滑动连接,所述条形槽远离连接块13一端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抵块15,所述第一抵块15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杆14远离连接块13一端从第一通孔内部穿过,所述连杆14侧壁与第一通孔固定连接,所述连杆14底端一侧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远离连杆14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块16,所述条形槽侧边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16侧壁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16远离传动杆一端设置为斜面,所述限位槽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生态修复造林的快速挖坑穴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中间位置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内部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基座(1)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3),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两块所述支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壳体(4),所述壳体(4)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顶壁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输出轴与支撑柱(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两侧均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柱(7),所述活动腔内部设有活动杆(8),所述活动杆(8)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侧壁与限位柱(7)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8)底端固定连接有挖掘刀(9),所述支撑柱(2)远离电机(5)一端套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内壁与支撑柱(2)滑动连接,所述壳体(4)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1),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1)远离壳体(4)一端从槽口内部穿过,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1)输出端与滑块(10)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0)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推杆(12),所述推杆(12)底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杆(14),所述支撑柱(2)顶端开设有条形槽,所述连杆(14)远离连接块(13)一端与条形槽滑动连接,所述条形槽远离连接块(13)一端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抵块(15),所述第一抵块(15)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杆(14)远离连接块(13)一端从第一通孔内部穿过,所述连杆(14)侧壁与第一通孔固定连接,所述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义东,李智,黄程佳,刘畅,
申请(专利权)人:金柏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